街道概況
雪浪街道位於無錫市濱湖區駐浪溪路,西、南鄰濱湖街道,東接
太湖街道,北為蠡湖街道。
位於濱湖區南部。東至太湖街道,西、南瀕臨太湖,北靠蠡園街道、蠡湖街道。面積66.2平方千米,人口7.49萬人(2011年)。轄吳塘、山軍嶂、西林、大浮、南泉、壬港、南湖、貢湖、裕村、濱湖、南苑、石塘、許舍、葛埭、望溪、板橋、長廣、龍川、雪浪19個社區。辦事處駐山水東路28號。
行政區劃
轄石塘、向陽、許舍、葛埭、望溪、板橋、長廣7村委會和原濱湖街道山軍嶂村委會山水東路以東、盤龍路以北區域。
沿革
1949年設雪浪鄉,以境內雪浪山而得名。1958年改雪浪公社,1983年改雪浪鄉,1987年改雪浪鎮。1996年,面積24.3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葛埭、釣橋、進溪、雪浪、許舍、向陽、北溪、板橋、仙河、陶墅、申明、新橋、方橋、廟橋14個行政村和雪浪居委會。
1949年設南泉鎮。駐地南方泉,原名坊前、南坊前,後因鎮內有一方泉(井)改今名。1956年改南泉鄉,1958年改南泉公社,1983年改南泉鄉,1993年改南泉鎮。1996年,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濱湖、方湖、新湖、裕村、鮑家、南泉、壬港、安堂、南山、竹山、塘曹、塘前12個行政村和南泉居委會。
1961年由大浮、羊岐、漆塘3個大隊合併組建城市人民公社大浮分社,1962年改設大浮公社。1978年11月山軍嶂公社併入,1983年改大浮鄉。1996年,面積28.4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大浮、羊岐、白旄、吳塘、楊巷、西林、軍南、軍北、長廣、漆塘10個行政村。1999年撤鄉建鎮。
2003年撤銷東絳鎮、雪浪鎮合併設立太湖鎮。2004年撤銷南泉鎮、大浮鎮合併設立濱湖鎮。2006年,撤銷太湖鎮設立太湖街道(原東絳鎮部分)、雪浪街道,撤銷濱湖鎮設立濱湖街道。2009年,撤銷雪浪、濱湖2個街道合併設立新的雪浪街道。
城鄉分類代碼
320211008:~001 111龍川社區 ~002 111長廣社區 ~003 111石塘社區 ~004 112望溪社區 ~005 111許舍社區 ~007 112葛埭社區 ~008 111板橋社區 ~009 111雪浪社區 ~010 111南苑社區 ~012 111大浮社區 ~013 112軍嶂社區 ~014 111西林社區 ~015 112吳塘社區 ~016 111濱湖社區 ~017 112裕新社區 ~018 111南泉社區 ~019 112南湖社區 ~020 112貢湖社區 ~021 111壬港社區
街道特色
以橋名命名村名
說雪浪街道里橋多,真是名不虛傳,僅以橋名命名村名的就占十三個行政村的大半。廟橋、方橋、新橋、板橋、釣橋就是直接以橋命名的村名;進溪、葛埭兩村也以進溪橋、葛埭橋命名,只是少了一個“橋”字而已。還有一些以橋為名的自然村,如周倉橋、萬思橋、陸店橋、何家橋、大楊橋、小楊橋、
張西橋、周思橋、富長橋、許富橋、河莊橋、陶墅橋等,這些自然村落,有的以橋呼村巷,有的以村巷名橋,這就要看先有橋還是先有村巷而定了。
橋的命名
橋的命名也十分有趣。如廟橋,則以花雲將軍廟在其旁而得名;周倉橋,傳說三國名將周倉曾屯兵於此而得名;方橋,則在其街東有一小河,河上有四方小石橋一座而成名;板橋,又以幾塊木板築橋而成;新橋,又以老橋新造得名。葛埭橋,傳說因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練丹術家葛洪曾在其旁靜修練丹,“埭之以橋”,築起一座小橋,後人為紀念他,便以他的姓為橋名,一直流傳至今。陸店橋,傳說明清之時,地處錫南交通要道之處,建有六家店鋪而成名;還有北閘橋、南閘橋,據說因橋東有明朝時財主所建的大糧倉和大曬場,建後才發現那裡地處低洼,每到夏汛時,頗有淹沒之虞,才在南北兩條河的橋上建閘截水,南橋便為南閘橋,北為北閘橋,其中南閘橋在修建錫南公路時拆除。
著名的僑
雪浪山,因遠遠望去八面生風,四面皆橫而又名橫山,山下長廣溪上的一座橋就稱為橫山橋。境內最小而又名氣最大的橋可能要算雪浪山上的“狀元橋”了,它築在山坡小澗之上,因南宋時無錫歷史上第一個狀元蔣重珍曾在雪浪山上的雪浪庵譚雲閣讀書,閣名便更名為蔣子閣,澗上之橋便改稱為狀元橋了,此橋為村民上山之必經。廟橋街上有座景賢橋,則以橋兩邊田號拼接而成,即橋東為景字號田,橋西為賢字號田。還有一些有橋而 無村的橋名,如陸巷橋,本來橋北有個陸巷,後因戰事被毀,村上人全遷他處而廢巷;還有“唐顧橋”,橋南為唐巷,橋北為顧巷,後兩巷均不見蹤影,橋名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建國後的橋
解放以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雪浪街道境內新開了幾條河,新建的橋均為現代雙曲拱橋,大多以數字編號,有的以新築道路命名,如浪溪路上的就稱為浪溪橋,育才路上的稱為育才橋等等。有人說,橋是一個地方的歷史見證,這話不假,因為只有盛世才會修橋,橋多乃經濟富裕之象徵也!
自然資源
雪浪街道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源豐足,是遠近聞名的“豐糧倉”。山嶺山坡寬闊,發展
林果業潛力極大,山場面積寬廣,極宜發展畜牧養殖業。境內亞熱帶、熱帶各類樹木150餘種,有靈芝、丹參等藥材300餘種。還有花崗岩、石英石、天青石、金、銀、鐵、鋼等礦石特產資源,以務後鐵礦、外峪子、後峪黃金礦、抱樓自天青石為主,具有極大的開採價值。
風景名勝
雪浪街道
自然生態環境獨特,境內山巒疊嶂,河流縱橫,林木蔥鬱,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奇峰與溶洞交匯,山清水秀,景色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享有“
天然公園”的美譽。魯南奇峰抱犢崮,雄居七十二崮之首,是一座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抱犢崮自古就是道教、佛教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已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她以獨特的“雄、奇、險、秀”。國家級地質公園,集群崮、雙龍大裂谷、溶洞群、龍抓崖、崩塌地質災害遺址等自然景觀為一體,堪稱“天造地設、鬼斧神工”之作,雙龍大裂谷勘稱“山東僅有,中國罕見”。公園內地質奇觀氣勢雄偉、風景獨特,極具地質科研、考古及教學價值。龍床風景區瀑布飛流、水綠如藍、奇石林立、林木繁茂,峽谷曲徑通幽,
景色宜人,慰為壯觀,被稱為“魯南小三峽”,是一處避暑休閒的旅遊勝地。洪門村是一個發展庭院葡萄的生態村,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生態家院富民計畫”示範村,是國家級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4年,雪浪街道被授予“山東省首批環境優美鄉街道”稱號。
農業發展
2006年在林果業發展上,繼續加快實施1500畝
板栗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三年轉換期第二年建設工作的同時,新發展上甸子板栗有機食品生產基地1000畝;新建上甸子板栗優質品種園50畝,嫁接
優質板栗3萬頭;完成幼樹板栗、大棗嫁接1500畝;完成生物防治工程1萬畝。在綠色養殖上,2006年該街道2000畝糯玉米特色種植喜獲豐收,種植戶戶均增收600元;發展油雞養殖5.6萬隻,完成年計畫的112%;新增養蜂1235群,使養蜂總量達到4811群。2006年奧金達峰產品合作社還成為北京百花蜂產品集團有機蜜生產基地和原料供應基地;在引導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上,該街道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6個,發揮了良好作用,實際帶動農戶4000多戶,直接受益民眾達1萬多人。
2006年街道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0978.3萬元,完成年計畫的103%;財政收入1019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63%;農民人均純收入6494.4元;大農業總收入17401萬元,完成年
計畫的100%;企業總收入完成39105萬元,完成年計畫的100.3%;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全面繁榮高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工業經濟
雪浪街道立足獨特的資源優勢,全力擴大
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提出了“工業強街道”的戰略口號,注重以資源為載體,堅持“培植骨幹、壯大載體、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培植骨幹企業和主體財源,集中精力抓好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膨脹工業經濟總量。全力做大做好“
水泥、鐵礦、煤炭”三大支柱產業,構築全街道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的新型現代工業體系,現已形成了煤炭、水泥、鐵礦開採、食品加工、板材加工、交通運輸等工業體系。
相繼投入4500萬元對全街道水泥產業進行改造擴建,擴大水泥生產規模,使北莊水泥產業從原來的46噸達到100萬噸的生產規模,北莊水泥產品技術
質量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並銷往中國各地,年實現稅收1200萬元。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年產30萬噸精鐵粉的龍滕礦業有限公司,主要對鐵礦石加工提取精鐵粉,年實現稅收1800萬元。投資1500萬元建設年產10萬噸的北莊煤礦已正式投產運營。同時圍繞發展旅遊、農副產品加工和資源開發,全力實施“園區帶動、政策驅動、典型推動、效益拉動”的四動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規劃建設了街道駐地、半湖經濟園區、風景區經濟園區2萬多平方米,重新調整了街道駐地經濟園區發展整體規劃,在務後、洪門、羊欄、街道駐地建立絲瓜、
葡萄、漁業、黃姜等專業批發市場,建立了肉雞加工福豐食品廠、食品製造熊耳山食品有限公司、黃龍洞
礦泉水廠、清泉礦泉水廠等民營企業。全街道中小型企業20多家,民營業戶達1500餘戶,從業人員達7000餘人,為北莊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雪浪街道有年產15萬噸的煤礦一所,年產值達16000萬元,實現利稅2600萬元。
社會事業
雪浪街道堅持兩大文明一起抓,統籌規劃,齊頭並進,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協調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一是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設為重點。在機關開展“思想、紀律、作風”三整頓活動,強化宗旨教育,廉潔勤政教育,樹立想民為民,扶貧濟困,敢於吃苦,無私奉獻的公僕精神,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作風。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在
醫院、供電、工商等單位以檢查行業新風為目標,以規範化服務為要求開展以社會承諾服務為主題的系列化文明創建活動,促進行業文明新風的形成。在
學校開展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全面培養青少年的優良品德,通過開展模範事跡報告會,希望工程、手拉手心連心活動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廣大師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在企事業單位開展愛崗敬業,爭做文明單位,爭做模範職工活動,增強了廣大幹部職工的創業意識,求得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充分利用宣傳車、培訓班、科技大集、廣播電視和發放明白紙等形勢,引導廣大民眾積極學科學、用科學、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增強科技致富本領和遵紀守法意識。
二是協調抓好社會各項事業,努力改善民眾的生活條件,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抓好
教育事業,不斷強化教育教學改革,使全街道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多年來升學率居全區前列。街道中心衛生院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高醫療水平,改善服務質量,成為無錫市鄉街道
醫院的排頭兵,被評為濱湖區首家“百姓滿意醫院”。擁有無錫市唯一一家鄉街道一級
福利院,投資1500萬元,實現全街道村村通油路,投資100萬元,完成了全市文明生態村試點村建設工程,被評為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力打造平安創建工程,紮實推崐進全街道平安建設,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平安創建活動,被山東省省委、省政府評為平安創建先進單位;信訪穩定工作,嚴格落實信訪穩定工作制度,積極排查隱患,化解矛盾,幫助解決
民眾的困難問題,使全街道信訪穩定局勢良好,被評為全區信訪工作模範街道,為全街道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全街道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安定,一派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