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技術特點,總體設計,火力系統,防護系統,動力系統,性能數據,衍生型號,系列型號,型號參數,改型型號,服役動態,列裝情況,參與實戰,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1920年美國在國防法實施期間研製定型了M2型中型坦克,該坦克是美國軍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裝備的僅有一型中型坦克。M2中型坦克主要特點是採用了焊接結構的炮塔和車體。該坦克只有少量裝備美軍,原準備在1940年投入大批量生產但很快被淘汰,由火力和防護力更強的M3中型坦克所代替。為解決M2中型坦克火力不足的問題,美國對M2坦克進行了改進,加厚了裝甲,並保留37毫米炮同時在車體右前側增加了一門75毫米火炮。經改進的坦克於1940年7月被定型為M3中型坦克。1941年4月,美國克萊斯勒公司、機車車輛公司和鮑爾溫機車車輛廠生產出M3試驗型樣車,8月正式開始批量生產,同年M3列入美軍裝備,到1942年12月共生產了2581輛M3中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美各國軍隊都在探索裝甲部隊的戰術思想,其中只有蘇德的裝甲戰術得到實戰檢驗。美軍裝甲戰術的始作俑者是當時但任地面部隊總司令的萊斯利·麥克奈爾中將(Lesley McNair)。他倡導的裝甲戰術,其核心是兩種坦克的分工協作。美軍計畫的M4中型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攻擊敵軍的步兵,而不是攻擊坦克,從而導致M4坦克火力不足的問題。
研製歷程
1940年8月29日,根據作戰需要美國開始了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針對M3中型坦克的不足,美國軍方要求將75毫米火炮裝在旋轉炮塔上,研製代號為T6中型坦克。
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並被正式命名為M4中型坦克,其綽號“謝爾曼”為美國
南北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威廉•謝爾曼將軍的名字。M4中型坦克初期型號的火力雖略顯不足,但它的堅固,可靠和耐久性好。在整二戰期間,M4中型坦克成為美軍坦克力量的骨幹。當時由於美軍不像德軍和蘇軍那樣裝備了重型坦克,M4有時也作為重型坦克使用。
從1942年開始,M4中型坦克批量入役。M4謝爾曼並不是二戰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巨大的裝備數量加上
蒙哥馬利、
巴頓等名將的指揮運用,使其在盟軍的武器裝備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頓將軍指揮下的美軍第三裝甲師主要裝備就是M4坦克,它們在
諾曼第登入以後的歷次戰鬥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據統計,美國M4中型坦克總計生產了49234輛。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M4中型坦克初期型的戰鬥全重為30.4噸,乘員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裝填手和副駕駛員兼機電員)。該坦克是在M3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研製,其總體設計、底盤布置和行動部分都很相似。M4坦克的炮塔為整體鑄造炮塔,圓弧過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中型坦克採用幾項領先技術:首先炮塔轉動裝置是二戰時期最快的,轉動一周只需要15秒鐘,使得M4中型坦克在近距離坦克戰中能夠快速反應,迅速射擊從而擊毀對手。其次M4中型坦克還是二戰少數裝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能夠在行進當中精確瞄準目標開炮,對機動作戰有利。
火力系統
M4中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3式75毫米火炮,彈藥基數97發。火炮彈種包括穿甲彈(占35%)、榴彈(占55%)和煙幕彈(占10%)。坦克上的輔助武器為3挺機槍: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1挺7.62毫米前向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彈藥基數為:12.7毫米500發,7.62毫米4750發。
M4中型坦克的火炮有高低向穩定器。炮塔的旋轉採用電機帶動,轉360度只需15秒。在炮塔頂部還有1具短身管51毫米榴彈發射器,攜彈12發。
M4中型坦克初期裝備75毫米L/40火炮,發射早期M72穿甲彈可在914米距離上擊穿60毫米/30°鋼板,穿甲能力比蘇聯
T-34坦克早期型號的76毫米F34火炮略強。但面對德軍加厚裝甲的
四號坦克H型80毫米的正面裝甲,只能在100米處才能有效擊穿。在1944年後,M4中型坦克大量換裝了M61型新型穿甲彈,提高了對傾斜裝甲和表面硬化裝甲的破甲性能,穿深達到了500米擊穿94毫米30°鋼板。但對抗德國四號坦克J型、虎式和黑豹坦克,則相差甚遠。
防護系統
M4中型坦克的車體為鑄造和焊接混合式結構,炮塔為整體鑄造件炮塔正面的裝甲最厚,達89毫米,其水套式彈艙對於防止彈藥誘爆有一定作用。
M4中型坦克及改型M4A1、M4A2坦克車體的正面裝甲厚51毫米,56°傾斜。側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裝甲厚76.2毫米。後期M4中型坦克M4A2、M4A3、M4A3E8型車體正面裝甲厚63.5毫米,47°傾斜。側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裝甲厚89毫米。
動力系統
M4中型坦克初期型的動力裝置為“大陸”R975型9缸風冷汽油機,最大功率350馬力。美軍後續在M4系列的各種改進型車上,共裝有4種不同型號的包括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發動機。該坦克的變速箱為機械式,有5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2~5檔有同步器。坦克行動部分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條履帶有79塊履帶板,為全鋼履帶或掛膠履帶。M4中型坦克的最大速度為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90千米。
M4A2式中型坦克曾援助蘇聯,獲得蘇軍的好評,其閉式散熱器具有在較低功率下有效利用發動機功率的特點,獨特的五葉式散熱器風扇扇葉角度不一,高速運轉時可降低噪音,使坦克具有更好的隱蔽性。
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
---|
| |
| |
| |
| |
| |
| |
| |
| |
|
| 75毫米M3坦克炮,76毫米M1A1坦克炮,76毫米M1A2坦克炮 |
| 2x7.62毫米MGM1919A4型機槍、1×12.7毫米M2HB高射機槍 |
| |
| |
| |
| |
| |
| |
衍生型號
M4中型坦克有8種改進型:M4A1、M4A2、M4A3、M4A3E2、M4A3E8、M4A4、M4A6和M4E6,幾種型號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火炮和發動機類型有所不同。此外,行動裝置也有所改進。M4中型坦克有11種共32個型號的變型車,包括水陸坦克、火箭坦克、噴火坦克、爆破坦克掃雷坦克、裝甲架橋車、裝甲搶救車自行加農炮、自行榴彈炮等。
系列型號
M4中型坦克的後期型有英國改型綽號“螢火蟲”坦克,換裝76.2毫米火炮(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正面對抗德國虎式、黑豹坦克),曾經一次擊毀3輛虎式坦克(有一說法是虎式王牌魏特曼的坐車也是被螢火蟲擊毀的)。
M4A3E2
M4A3E2中型坦克,綽號JUMBO(巨無霸),該型坦克裝甲防護增強,車體正面裝甲為102毫米(前期型M4中型坦克是50毫米),炮塔152毫米,防盾178毫米,連差速器齒輪箱都有148毫米裝甲。裝甲最厚處比德軍虎式坦克(最厚裝甲110毫米)、美軍
M26重型坦克(最厚裝甲114毫米)、英軍彗星坦克(最厚裝甲102毫米)、蘇軍
IS-2重型坦克(最厚裝甲120毫米)都要厚,在戰鬥中很難被擊毀。由於美軍準備裝備M26重型坦克,JUMBO在生產了254輛後早早停產。M4A3E2在韓戰中還換裝了不少76毫米M1A2火炮。
M4中型坦克及後續型號M4A3、M4A3E8等換裝了105毫米榴彈炮以作為步兵支援用途,M4A3E2使用的也是105毫米榴彈炮。
M4A3E8
M4中型坦克最後一種改進型M4A3E8坦克,各項能力均衡,在火力、裝甲、機動性的全面提升,完全可以與蘇聯的T-34/85中型坦克和德國的四號坦克比較。M4A3E8中型坦克使用了新式的HVSS(這是區分其與普通M4中型坦克的顯著特徵)懸掛系統(水平懸掛系統)。因此M4A3E8又被稱為M4A3(76W)(76炮)HVSS。M4A3E8的重量使原本的VVSS懸掛裝置(垂直懸掛系統)不堪重負,但新型的HVSS可以讓由於增加裝甲和改進火炮而變重的M4A3E8在行進間減少晃動,而增寬的履帶減輕了對地壓強。除了懸掛系統的差別外,M4A3E8還強化了防禦力以及製造的生產性,而且E8更採用濕式彈藥庫,減少引發彈藥庫誘爆的危險。M4A3E8搭載了76.2毫米炮,為了抵擋76毫米炮的后座力,美軍也換裝新型的制退器。M4A3E8的主炮為76毫米54.5倍徑火炮,使用HVAP穿甲彈可以在500米擊穿139毫米的鋼板,穿透力甚至超過了使用普通穿甲彈的德國黑豹坦克。M4A3E8的前方裝甲采一體成型,有著很高防彈性能。它的裝甲達到64毫米而且折算47°傾角後為90毫米等深,防護性接近於T-34/85坦克,而47°的大傾角牴御穿甲彈和高速穿甲彈的能力又高於30°傾角。經過以上改裝後,M4A3E8坦克總重量達33噸多,不過時速仍然達到42千米。
型號參數
M4中型坦克系列型號參考數據:
坦克型號 | M4A1型 | M4A2型 | M4A3E8(76)W | M4(1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x12.7毫米M2HB高射機槍、2x7.62毫米M1919A4機槍 |
改型型號
該型雙驅動坦克,實際上是一種水陸坦克。水上推進裝置為安裝在車體尾部的2個直徑660毫米的螺旋獎式水上推進器,水上最大航速可達8~10千米/小時。該種DD坦克的特殊之處是其浮渡圍帳。由於M4坦克本身不具備浮渡性能,必須靠增大排水體積來增大浮力,採用浮渡圍帳,便是其中的方法之一。該種浮渡圍帳用防水帆布製成,起關鍵作用的是其周圍的36根橡膠管。當向管內充壓縮空氣時,能在15分鐘內將圍帳撐起來。在
諾曼第登入作戰中,M4DD坦克曾大顯身手。
M4系列的裝甲工程車有許多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是T94火箭發射車,也稱為T31爆破坦克。該種爆破坦克專門用於工程爆破。其鑄造炮塔上裝有2具182型88毫米火箭發射管,外形奇特。中間的炮管是105毫米榴彈炮的木製模型,看來是嚇唬“鬼子”的。另外,在球形機槍座上安裝2挺7.62毫米機槍。T31爆破坦克是在M4A3 坦克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1945年製成樣車,但未能批量生產。
在M4坦克的變型車中,掃雷坦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既有滾壓式掃雷坦克,也有犁刀式和鏈枷式掃雷坦克。其中,“蟹”式掃雷坦克比較有名。它那張牙舞爪的樣子,真像一隻“鋼鐵巨蟹”不用時,將滾軸提起來,掃雷時,通過動力使滾軸轉動起來,帶動43根鐵鏈噼哩啪啦一陣擊打,便可以將地雷全部擊爆。該掃雷坦克的缺點是擊打時會揚起大量塵土,影響坦克乘員觀察戰場情況。在諾曼第登入作戰中,“蟹”式掃雷坦克發揮了巨大作用。
服役動態
列裝情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戰後,M4中型坦克及其各種衍生型號,除在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列裝外,還在如下國家和地區裝備使用:
阿根廷、奧地利、孟加拉國、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智利、古巴、丹麥、埃及、衣索比亞、法國(自由法國)、納粹德國(繳獲)、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戰後)、印度尼西亞、日本(戰後)、約旦、寮國、黎巴嫩、馬爾他、墨西哥、緬甸、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流亡政府)、葡萄牙、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南非、韓國、蘇聯(租借)、斯里蘭卡、中國台灣地區、土耳其、烏干達、英國、越南、葉門、南斯拉夫等。
參與實戰
1942年春天,M4中型坦克第一次出現於北非戰場。當時隆美爾的德意志非洲軍團裝備的坦克主要為
三號坦克以及少量
四號坦克長身管型,三號坦克是非洲軍團數量最多的型號,但只能在500米以內擊穿M4中型坦克的裝甲。於是M4中型坦克擁有無可置疑的戰場統治權,英軍在
阿拉曼戰役中大量使用。戰役以後,德軍指揮官
隆美爾寫道:“敵方新式M4中型坦克,比我們所有的型號都要先進。”實際上,在北非戰場上德國只有少數幾種能在1000米以外從正面擊穿M4中型坦克裝甲的武器,如
虎式坦克、Pak40反坦克炮和四號坦克F2型。
1944年6月的
諾曼第戰役,M4中型坦克在德軍
虎式重型坦克和
黑豹坦克面前處於劣勢。其第一次作戰在北非戰場,經過12天激戰,英軍擊敗德意志非洲軍團。是役,德軍當時與英軍坦克傷亡比例為1比4,即英軍擊毀1輛德軍坦克需要付出4輛坦克為代價。而在突尼西亞登入行動中,美國陸軍的M4坦克也緊隨登場,為將德意法西斯趕出北非作出了貢獻。此後,不論在歐洲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隨處可見M4中型坦克的身影。D-DAY最先登入諾曼第的坦克就是數百輛M4DD水陸坦克,成為盟軍邁向勝利的先鋒。
在太平洋戰區,M4A2坦克同樣是日軍的惡夢,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塞班島、硫磺島和沖繩島等地的戰役里日軍基本上沒有正面火力可直接和M4中型坦克系列對抗,要擊毀M4系列坦克通常得依靠隱蔽良好的反坦克炮近距離擊殺甚至是人肉特攻才能有效,另一種日軍採用的反坦克武器是磁鐵炸藥,美國海軍陸戰隊為此要在M4A2的車身加裝木板。
蘇聯偏好使用裝有柴油發動機的M4中型坦克,因為它製造的坦克如T-34也是使用柴油發動機。因此,它是繼英國協後大量使用裝備有75毫米短管火炮和76毫米長管火炮的M4A2的國家。與英國不同的是,M4A2占了蘇聯所擁有的M4中型坦克的大半。使用HVSS懸掛系統的M4中型坦克直到戰爭末期才被接收並使用。
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基本上淘汰除了裝有76毫米長管炮或105毫米榴彈炮的M4A3E8以外的M4其他型號坦克,剩餘的坦克除了棄置於各國戰場便是以軍事物資出售。
1950至1953年的韓戰中,M4中型坦克仍是美軍普遍使用的坦克。美國1954年的調查表明韓戰期間有119起坦克間的戰鬥,104起是陸軍坦克部隊參加,15起是陸戰隊坦克參加。其中M4A3E8參戰的59起(50%),M26是38起(32%),M46是12起(10%),M24是10起(8%)。其中只有24起有三輛以上的朝鮮T-34或SU-76M參戰,在這些戰鬥中美方有34輛坦克被擊毀,只有15輛是不可恢復損失。而確認被坦克擊毀的T-34/85有97輛,而且美軍有18個不確認戰果。擊毀T-34/85的有39%屬於M26重型坦克,12%屬於M46“巴頓”中型坦克,剩下的大部分是由M4擊毀的。美方統計T-34的人員損失發現有75%在坦克被擊毀後陣亡,而美方的坦克乘員被擊毀死亡率在18%,這裡面當然有美國人習慣反覆轟擊被擊毀坦克的原因。
南斯拉夫人民軍從美國總共獲得了630輛M4中型坦克,該批坦克一直用到了20世紀60年代,一直持續到T-54/55中型坦克進入南斯拉夫人民軍陣營。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中依然有少量的M4中型坦克(M4 Sherman)參加了戰鬥。
戰後的M4中型坦克也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服役並參與了20世紀末的幾場地區性衝突。有的國家(特別是
以色列)使用新型武器對M4坦克加以改造,使它繼續在戰場上作戰,而各種衍生型有的各國使用至1970年代後才被更新的支援車輛取代。日本所使用的M4A3E8型是根據MSA協定供給日本陸上自衛隊,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被
61式坦克完全取代。以色列的
以色列國防軍廣泛的裝備了包含使用法制75毫米火炮的M-50“超級謝爾曼”和擁有105毫米火炮的M51坦克,及其他多種的改裝及衍生車型。M4中型坦克也被用於第二次喀什米爾戰役和
印巴戰爭(1971年)的雙方軍隊。
南美洲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仍繼續使用M4中型坦克。
智利陸軍把M4中型坦克列為現役裝備直到1989年,而
巴拉圭是南美洲仍繼續裝備M4中型坦克的國家。
總體評價
M4中型坦克具備許多優點和採用先進的技術。首先,M4中型坦克是二戰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動力系統的堅固耐用連蘇聯坦克都遜色幾分,德國坦克更是望塵莫及。德國虎豹坦克每隔1000千米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須運回工廠大修。M4中型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戰維護就足夠了。性能可靠,故障極少,使美軍坦克的出勤率比德軍坦克更高。M4中型坦克能夠大批量生產,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機械化決戰,因為擁有M4中型坦克是進行“鋼鐵較量”的入場券。M4中型坦克的總產量達到49234輛,M4系列中型坦克創造了西方戰車生產史上的奇蹟,在歐洲大陸進行的坦克戰中,M4坦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在1945年開始的“軍隊復員潮”衝擊下,成千上萬的M4中型坦克“兔死狗烹”,要么拆解成廢鐵出售,要么充作重新恢復的歐洲邊界的哨兵碉堡。
由於美軍具有強大的空中力量,令德軍吃盡苦頭。制空權可以極大的抵消德軍坦克在質量上的優勢並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傷亡。再加上M4中型坦克擁有出色機動性經常繞到敵軍側後實施攻擊,基本可以勝任工作,對替換M4中型坦克的需求也就不那么迫切了。許多部隊使用中期型甚至初期型M4中型坦克直到戰爭結束,巨大的損失自然不可避免。但後期型的M4中型坦克和蘇軍坦克一樣可以給敵人帶來巨大的麻煩,並不比其他中型坦克要差。而且在二戰後的
韓戰和
中東戰爭中,M4中型坦克面對其他中型坦克戰鬥從不居於下風,甚至略有優勢。(
《國際展望》 評)
M4中型坦克初期型由於設計思想的局限,火炮威力較小,與同時期德國的“豹”式、“虎”式坦克相比能力存在不足。但該坦克以可靠、實用和數量眾多而聞名於世,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國當時的觀點認為,坦克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擴大戰果,不著重要求它與敵坦克作戰。另外,美國還認為只有易於保養和使用可靠的坦克才是成功的坦克。M4中型坦克的作戰性能可能無法與同時代蘇聯和德國的坦克相比擬,但它結構簡單,便於大量生產和維護保養,而且訓練也不複雜,而坦克數量上的優勢也為同盟國贏得二戰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外坦克》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