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芪

雪山芪

雪山芪,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蒺藜葉黃芪Astragalus tribulifolius Benth. ex Bunge的根。分布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雲南、西藏。具有補中益氣,固表昇陽之功效。常用於氣血虛弱,乏力,自汗,體虛感冒,貧血,子宮脫垂,脫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雪山芪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黃芪屬
  • :蒺藜葉黃芪
  • 分布區域: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雲南、西藏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性溫。

功效

補中益氣,固表昇陽。

主治

氣血虛弱,乏力,自汗,體虛感冒,貧血,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挖取根部,除淨泥土,曬乾。

形態特徵

蒺藜葉黃芪,又名滇西北黃芪。多年生草本。根長圓錐形,木質或略肉質,有分叉。莖自基部叢生,平臥,長15-30cm,疏被白色短柔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長2-5cm;托葉披針形,長3-5mm,僅邊緣疏被毛;葉柄極短,葉軸疏被短柔毛;小葉13-21枚,長圓形或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1mm,寬3-5mm,先端銳尖近截形或鈍,基部圓楔形,上面無毛,下面疏被長柔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1-8朵花;總花梗長2-3cm,密被白色和黑色的長柔毛;苞片條形,長約4mm,萼下的2枚小苞片鑽形,長約2mm,均疏被長柔毛;花萼長5-6mm,密被黑色和白色的長柔毛,萼齒披針形,稍長於萼筒;花冠藍紫色或紫紅色,旗瓣長9-10mm,瓣片近圓形,基部具白斑,爪長為瓣片的1/2;翼瓣狹窄,長8-9mm,龍骨瓣與旗瓣近等長;雄蕊10,二體,(9)+1;子房密被白色短柔毛,具短柄,柱頭具畫筆狀的髯毛。莢果橢圓形,長12-15mm,寬約5-6mm,疏被短柔毛,具短柄,1室。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700-4800m的山坡砂礫地或山坡草地。分布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雲南、西藏。

性狀鑑別

根呈長圓錐形,木質或略肉質,稍彎曲,有分枝,長7-15cm,直徑3-5mm,表面黑褐色,具縱皺紋。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具纖維性;皮部黑褐色,木部黃白色。氣微,味甘。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補中益氣,昇陽益胃。主治體虛,貧血,產後虛弱,子宮脫垂,脫肛,自汗,體虛感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