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鎮雨溝村地處縣城西3公里處,太焦線和省道南沁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積355畝,共有98戶,308口人,現有黨員22名。由於是農業小村,雨溝村2009年的集體經濟年收入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1058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雨溝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豐州鎮
- 電話區號:0355
- 地理位置: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豐州鎮下轄村
- 人口數量:308口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火車站:武鄉站
- 車牌代碼:晉D
- 耕地面積:355畝
豐州鎮雨溝村地處縣城西3公里處,太焦線和省道南沁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積355畝,共有98戶,308口人,現有黨員22名。由於是農業小村,雨溝村2009年的集體經濟年收入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1058元。
豐州鎮雨溝村地處縣城西3公里處,太焦線和省道南沁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積355畝,共有98戶,308口人,現有黨員22名。由於是農業小村,雨溝村2009年的集體經濟年收入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
雨溝,以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而命名。地名含義 因其地理位置在山溝里,而且每年降雨積水聚成水溝而得名。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屬沁水二區土沃行政村。合作化初為土沃初級社,1956年轉為高級社冠名“永義”。1958年9月公社化為土沃管理區,屬土沃鄉紅專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為土沃生產大隊,屬土沃人民公社。1984年...
於雨溝村 於雨溝村,清朝康熙年間設立。地名含義 根據該村地理位置得名於雨溝村。歷史沿革 1949年屬獅子溝公社;1961年隸屬白旗公社;1984年屬白旗鄉瓦房溝村民委員會管理至今。
雨溝克上組 村隸屬於 阿舍彝族鄉 鎮 阿吉村民委 行政村,屬於 山區(壩區、山區或半山區)。位於 鎮 邊,距離 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 鎮9.50公里,(是 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1.01平方公里,海拔1,61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 ℃,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7.00畝,...
武鄉縣豐州鎮上城村位於武鄉縣中部,縣城西南2公里處。東經112°50′,北緯36°50′。東鄰下城村,北傍王家垴,西與東垴村、白芽村、馬瑞溝村三村相依,西南與雨溝村、西河底村兩村為界,南至涅河中心線與陽城村相望。村境平面近似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總面積2.5平方公里,...
下雨溝 下雨溝是陝西省的地名,1979年廢止,根據此溝氣候多變,積雲就下雨而得名。地名含義 下雨溝村原為農村居民點,後因居民搬遷而撤銷為廢村。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成村,最多時住戶12戶,1979年撤村。
花雨溝村觀音堂 花雨溝村觀音堂,該廟供奉觀音娘娘,且坐落於花雨溝村,故而得名花雨溝村觀音堂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供奉神靈及所屬村落而得名。歷史沿革 於清代建成。
耕地709 畝,林地約400畝;丁家溝自然莊位於馮村東南1公里處,面積約0.9平方公里,耕地205畝,林地約600畝;上溝自然莊位於馮村東北1公里處,面積約4.7平方公里,耕地361 畝,林地約1000畝;李家溝自然莊位於馮村正北2.5公里處,面積約3.3平方公里,耕地190畝,林地約1000畝;雨溝自然莊分為前雨溝、後雨溝...
於雨溝 於雨溝,清朝康熙年間設立。地名含義 根據該村地理位置得名於雨溝。歷史沿革 1949年屬獅子溝公社;1961年隸屬白旗公社;1984年屬白旗鄉瓦房溝村民委員會管理至今。
搖雨溝是因特殊環境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緊靠北海山,多陰雨天有人形容手搖即可得雨,故稱搖雨溝。 歷史沿革 1958年屬吳城人民公社所轄,1972年屬王營莊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全縣人民公社制改為鄉鎮制,王營莊人民公社改稱王營莊鄉,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搖雨溝屬許家圪垯村民委員會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