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明代,里甲制,上城村屬段村里
清代,鄉約制,上城村屬石鼻約(今武鄉縣豐州鎮城南村)
民國,區村制,上城村屬下城編村(主村下城村、副村上城村和富莊村)。上城村下轄東、西二閭,大致以村中間水渠為界。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武鄉縣分為武東縣、武西縣,上城村屬武西縣,是淪陷區。1945年解放後,武東武西合併為武鄉縣,上城村屬武鄉縣。
1949年,區村制。上城村屬第五區。
1955年,中央實行省、縣、鄉三級政府制度,上城村屬城關鄉。
1958年,人民公社實行,上城村屬城關公社。
1982年,鄉鎮制。上城村屬城關鎮,
2001年,改隸豐州鎮(由城關鎮和曹村鄉合併而來)。上城村、縣、縣1縣縣 縣屬
地理環境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年平均無霜期150天,年降水量550毫米
極端低溫1971年1月22日,零下26度
極端高溫1966年6月22日,37度
河流
流經的大河主要是涅河,濁漳北源一級支流。
村莊有一條小河,名叫西溝灣河。源於西北流向東南,常年乾涸為季節性河流。90年代以只有在來降水量充足的年份時而出現。
20世紀50年代以前,溪流不斷,並在【老洞溝】【白石溝】【石盆溝】積水成池。
地形
平均海拔10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的【老神頂】,海拔1074米,是村莊最高點。東南部的【涅河灘】,海拔942米,是村莊最低點。
自然資源
耕地資源
建國初期,上城村耕地共有1400餘畝。其中,溝谷河灘地700餘畝,水土流失坡耕地400餘畝。
1964年,轉讓縣農場種子培育一等地60畝。
1971年,太焦線占用80畝。
1980年,興建磚廠、預製場占用100餘畝。
2004年,和信電廠占用95畝,還有臨時用地280餘畝。南沁公路改線占用40餘畝,太長公路改線占用20餘畝。
人口增長,住宅占地50餘畝,以及退耕還林占用。
現僅剩600餘畝。
但是村內坡耕地、棄耕地面積大,潛力大,待開發利用前景好。
礦產資源
貧乏,僅有幾處劣質鋁土礦、石膏礦。
地下1500-2000千米有優質無煙煤,但是無開採條件和開採價值。
森林資源
集中分布於村西北的【老神頂】、【西坡上】、【大嶺兒】、【樓底溝】等地。約500餘畝,於90年代的小流域治理,已經拍賣給個人。
地下水資源
較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全村居民使用自來水。自來水機井位於村莊西頭的渠底。
人口民族
漢族。全村人口650餘人。
建國前後,上城村姓氏:“四大姓八小姓”。
四大姓:陳、郝、魏、楊。
八小姓:史、王、閆、張、趙、邵、劉、段。
後陸續遷入:程、馬、李、龐、別、蔣等姓氏。
經濟概況
農業
糧食作物:小麥、穀子、高粱、玉米。
2007年,小麥種植在本村絕跡。絕大多數以種植玉米為主,年產量60萬斤左右。
手工業
作坊企業:上城村建國前後本村富農楊耀亮等,曾經在自己家中開辦酒坊和油坊。其中酒坊生產的酒酒質好,遠近聞名。
磚廠、預製場:現磚廠已經拆除,劃為村民小區住宅用地。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清末光緒年間,最早的私塾國小,聘請專職教師。
民國初年,上城村公立國民國小校創辦。幾年後,誕生最早的一批高小畢業生:陳月照、楊廣義、陳積洞
1937年,校名更名為民族革命國小,由於村莊淪陷,停辦。
1945年,冬,恢復上城村國小。
1951年,建國後上城村第一批國小畢業生。
2000年,由上城富裕村民出資擴建村國小,但由於學生日益減少,國小停辦。
約2010年前後,上城村國小停辦。
體育事業
沒有組織。
上城陳姓女青年曾經奪得晉東南第四屆運動會腳踏車比賽的亞軍。
文藝事業
曾經一度組織“上城村秧歌劇團”,但在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壞。
2000年前後,女子方塊隊成立,每年代表村莊參加每年一度的豐州鎮文藝匯演。
醫療事業
1968年成立村衛生所,鄉村醫生為陳姓村民。
歷任領導
歷任村黨支部書記
史鳳明,1938-1945
趙存保,1945-1947
楊清河,1947-1948
閆全成,1948-1964
郝效文,1964-1965
郝效田,1965-1971
陳猴猴,1971-1973
邵二應,1973-1982
楊銀旺,1982-1983
邵二應,1984-1988
陳國義,1989-1998
邵二應,1999-2001
陳國平,2001-至今
歷任村委會主任
楊生水,1945-1948
郝三牛,1949-1960
陳書晉,1960-1966
陳猴猴,1966-1969
劉晉明,1969-1975
楊銀旺,1976-1977
陳文華,1978-1988
張順德,1989-1998
楊文秀,1999-2001
郝進文,2001-2003
楊紅軍,2003-2005
陳國平,2005-至今
歷任會計
陳存林,1952-1963
閆雲照,1963-1964
趙晉宏,1964-1965
陳有銀,1966-1970
楊銀旺,1971-1975
陳永祿,1976-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