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離台詩六首》
- 作者:丘逢甲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嶺雲海日樓詩鈔》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釋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序
將行矣,草此數章,聊寫積憤,妹倩張君,請珍藏之,十年之後,有心人重若拱璧矣,海東遺民草。
其一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其二
虎韜豹略且收藏,休說承明執戟郎。
至竟虬髯成底事,宮中一炬類鹹陽!
其三
捲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偉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
其四
從此中原恐陸沉,東周積弱又於今。
入山冷眼觀時局,荊棘銅駝感慨深。
其五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氣消除《道德》編。
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再升天。
其六
亂世團圓骨肉難,弟兄離別正心酸。
奉親且作漁樵隱,到處名山可掛單。
注釋釋文
詞句注釋
(1)妹倩:妹婿。
(2)拱璧:大璧。後用以喻極其珍貴之物。
(3)海東遺民:丘逢甲自署“海東遺民”。海東,指台灣。
(5)孤臣:丘逢甲自稱
(6)扁舟:小船。
(9)虎韜豹略:虎韜,古代兵書《六韜》之一。泛指兵書。豹略,古代兵書《六韜》中有《豹略》篇,後因以《豹略》指用兵的韜略。
(10)承明:漢官殿名。在未央宮內。
(11)執戟郎:秦漢時的宮廷侍衛官。因執勤時手持戟,故名。《史記·淮陰侯列傳》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
(12)虬(qiú)髯(rán):蜷曲的連鬢鬍鬚。隋末張仲堅,須赤而蜷曲似虬,號虬髯客。仲堅有雄才大略,見世方亂,欲起事爭天下,會李靖攜紅拂奔經靈石,遇於旅舍,因與靖至太原得見李世民,識為英主,乃悉以其家所有贈靖別去。
(13)底事:何事。
(14)宮中一炬類鹹陽:項羽在鴻門宴之後,率領大軍進入鹹陽,他看到秦宮的富麗代表秦皇的暴政,就放了一把火,把秦宮燒毀,大火燒了三個月。此處指日軍之放火焚燒。《史記·秦始皇本紀》:“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鹹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史記·項羽本紀》:“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15)捲土重來未可知:唐朝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指重整旗鼓再戰一回,結果怎樣還不知道呢!
(16)成名豎子:豎子,對人的鄙稱,猶今言“小子”。《晉書,阮籍傳》:“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後指無能者僥倖得以成名。
(17)義旗:為正義而戰的或起義的軍隊的旗幟。亦俗指義師。
(18)中原:古稱河南及其附近地區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指黃河下游為中原。此處指中國大陸。
(19)陸沉:陸地無水而沉。比喻國土淪陷於敵手。
(20)東周積弱:東周,朝代名。周自平王東遷迄赧王,均都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前期為春秋時代,周室衰微,諸侯相繼爭霸。積弱,長期衰弱。
(21)荊棘銅駝:漢鑄銅駝兩座,原置洛陽宮外。晉朝索靖有遠量,知天下將亂,指銅駝嘆日:“會見汝在荊棘中耳!”後因以喻世亂荒涼。
(22)火氣消除《道德》編:消除火氣靠《道德經》。火氣,怒氣。《道德經》相傳為老子所著。分上、下兩篇。因上、下篇首句各有“道”字與“德”字,故名。
(23)升天:飛升登天。
(24)團圓:親屬團聚,多指未妻或父母子女而言。
(25)骨肉:身體。比喻至親,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
(26)漁樵:打魚砍柴。漁人和樵夫。指隱居。
(27)掛單:行腳僧就寺院投宿。單,指僧堂里的名單。遊方僧投宿寺院把衣缽掛在名單下,故稱。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序
我即將要離開台灣內渡大陸,草草寫了這幾首詩,藉以表達心中積累的憤懣,請妹婿張曉峰珍藏這幾首詩,十幾年後,有人會將它們視作玉璧那樣珍重。台灣遺民丘逢甲書。
其一
宰相與敵簽約割地喪權,孤臣我沒有能力可以回天。
像越國范蠡駕小舟離去,只能滿懷悲憤回頭望一眼台灣。
其二
即使我胸懷智謀才略,也只好暫時藏起來,更不用說曾擔任未央宮宮廷侍衛的東方朔了。
如今的台灣好像當初的鹹陽宮被火燒了一樣,形勢危急,我這個長滿鬍子的虬髯客究竟能成什麼事呢?
其三
當年項羽要是重整旗鼓再戰一回,結果怎樣還不能知道呢!大好河山,需要偉大的人才出來領導維護。
有誰也願意做一個乘勢而起的英雄,在台海上樹起義旗,率領義軍轟轟烈烈大幹一番呢?
其四
從此以後中國大陸的恐怕會不斷陷入敵手,就像東周長期衰弱已非一日。
我有志難伸,報國無門,只好遁入深山冷靜理智地觀察當前局勢,感概甲午中日一戰,中國戰敗後必將處於多難之秋。
其五
我這次內渡並非是想要做個身居世外桃源、逍遙自在的神仙,做一個消盡了心中火一般的熱情志氣、奉行《道德經》的無所作為的人。
而是要做一個行俠仗義的劍俠,直到將仇敵殺盡才飛升登天去做神仙。
其六
混亂不安定的時代,要好好跟骨肉至親團聚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兄弟正要分開離別使我內心悲痛酸楚。
為了侍奉雙親,我只能像打漁砍柴的人那樣隱居,四處漂泊。
創作背景
《離台詩六首》是丘逢甲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離開台灣之前所作。1895年4月,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訊息傳開後,台灣人民群情激質,丘逢甲等人一面上書表示對清政府喪權辱國不滿,一面組成抗日義軍,表示抗敵雪恥的意志。丘逢甲率領義軍浴血奮戰,新竹一仗與敵人拼搏二十餘晝夜。終因彈盡援絕而敗,丘逢甲本想收抬殘部,據山死戰,挽回局面,而部將謝道隆則勸他離台內渡。以待時機,東山再起、在離台前夕。詩人悲憤交加,心情難以平靜,於是執筆賦詩以抒發內心的“積憤”。因為一時無法找到詩箋,將《離台詩六首》題寫在《增補全圖足本本草備要》後頁空白處,交妹夫張曉峰珍藏。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其一
該詩是《離台詩》的首篇:詩中的“宰相“系指李鴻章,“孤臣 “指詩人自己,這兩句對仗工整,對比鮮明。詩人以滿腔的怒火痛斥李鴻章執行清王朝的投降路線,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喪權辱國行為,並以沉重的心情感嘆自己無力挽回這一既成事實的局面。
“鴟夷子”即越國的范蠡,詩人將離台內渡比作隱居避世的范蠡,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的。全詩以“回首故土意黯然”結束,表達了詩人對離台內渡不禁愴然神傷之情。
其二
該詩可說句句用典,以歷史典故來抒發丘逢甲請纓無路、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虎韜豹略” 是從古代兵書《六韜》《三略》脫化而來,加“虎”“豹”二字,乃是用虎、豹的力量形容丘逢甲胸藏深厚的智謀才略。“執載郎”用的是東方朔故事,有人諷刺東方朔說,儘管你有大智大謀、也不過是“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東方朔聽後非常感慨地說,如今太平盛世,有才能的人也顯露不出來了。詩人與東方朔比較,感到不必像東方朔那樣用話來自我安慰,這是正話反說,因為詩人所處的並不是太平盛世,而是動盪的亂世、這樣說是表達自己不被重用的抑鬱心情,不滿意清政府的昏庸腐朽、投降賣國。
“至竟虬髯”中的“虬髯”,用的是隋朝張仲堅的故事。張仲堅有雄才大略。詩人以虬髯客自比,認為自己很有才能。但是如今的形勢如同當年威陽官被火燒一樣,台灣省陷落,祖國正處於被割據之中。由此詩人禁不住反問自己,我這個“虬髯客”究竟又能幹些什麼呢?全詩用典貼切,氣勢雄渾,委婉曲折地抒發了詩人空懷報國之志,卻無用武之地的抑鬱心情。
其三
該詩的一、二兩句,詩人以熱烈而誠摯的感情呼喚:江山也是需要偉人來扶持的,如果有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能率領台灣人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這樣台灣人民是可能捲土重來的。 “捲土重來未可知”套用了杜牧的《題烏江亭》,杜牧對項羽的自刎烏江提出了批評,他認為戰爭的勝負是很難預料的,應當忍辱負重,以圖捲土重來。丘逢甲借《題烏江亭》一詩,表達了他內渡後日夜思念“捲土重來“,復土雪恥的雄心壯志。三、四兩句是以《阮籍傳》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演化而來的。
該詩從批判項羽的烏江自刎,聯想到江東子弟捲土重來,由此又聯想到歷史上不少偉人,原來都是乘時而起的“豎子”,希望有人也能乘時而起,在海上高舉義旗,轟轟烈烈大幹一場,立下收復台灣的不朽功績,成為一個扶持江山的偉人,詩人借歷史事跡表現了日夜難忘的憂國憂民思想。
其四
該詩一開始就以日趨衰落的東周王朝比作中日甲午之戰後的中國,兩者的“積弱”都已非一日,詩人以古喻今,對祖國的危亡處境表示出極大的憂慮,但因為他有志難伸,報國無門,只好被迫“入山冷眼時局”。末句“荊棘銅駝感慨深”引用《晉書·索靖傳》的典故。詩人以索靖自比,預見甲午中日一戰,中國敗北,從此中國將處於多難之秋,以另一歷史典故表現了對國家命運的預見和憂慮。
其五
該詩中,詩人表示這次內渡並非真正想當一個身居世外桃源的“神仙”,做一個消盡火氣、奉行《道德經》的無所作為的人,而仍然要做一個行俠仗義的劍俠之流,直到把仇敵殺盡,才升天成為一個超然世外的神仙。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內渡的打算和心愿,詩人內渡後的所作所為確實如此,直到抱病參加孫中山的臨時政府組織,歸來不久即死,一直對革命事業堅持不懈,忠心耿耿。可說是“春蠶至死絲方盡”。
其六
該詩是組詩的結尾,他面對即將到來的親人離別,又抒發了亂世團圓難的感慨和除父母之外,家人間的生離死別之情。從今後他再也不能和台灣人民一起戰鬥,而必須象漁父樵夫一樣,為奉養雙親而到處漂泊,詩的結尾對今後的生活處境作了形象的概括,讀者眼前仿佛出現一片到處漂泊的孤帆,真切哀傷,給讀者留下餘味無窮的懸念。
綜述
綜觀《離台詩六首》,筆法雄健,於沉鬱悲憤中露出一股豪邁氣勢。“仇頭斬盡再升天”,充分表達出丘逢甲堅定不移的愛國思想,詩中史實典故雖多,卻都化煉成句,無生搬硬套之嫌,且給人以想像與啟迪。
名家點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原所長羅可群《丘逢甲〈離台詩〉淺析》:《離台詩六首》,雖然只有24句,168個字,但內容卻十分豐富。它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和著血和淚寫成的詩篇。它準確地反映了甲午戰爭失敗後的時代特點,真實地再現了一位不甘失敗的愛國志士的形象。表現了丘逢甲這位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海東遺民”,不得已離台的悲傷之情、戀鄉之情、激越之情,引起了台灣同胞的共鳴。
作者簡介
丘逢甲(1864—1912),一名滄海,字仙根;一字仲閒,號蟄仙,台灣彰化縣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甲午中日戰後,清政府割台灣給日本,丘逢甲率義軍血戰二十餘日,後離台內渡,辛亥革命後曾任孫中山臨時政府參議員。生平作詩甚多,甲午戰役亡佚亦多,今所存詩多為內渡及民國初年所作,故以思念故土,渴望收復失地為主題,被梁啓超推為“詩界革命一巨子”。有《嶺雲海日樓詩鈔》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