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市拐

雞市拐

雞市拐在東關正街東端,其實最初真的是個農貿市場,只是年代較為久遠而不被年輕人知曉而已。據《東關舊事》里介紹說,“明末清初,養雞者便集中在此賣雞,形成雞市。‘市’後加了個‘拐’字,源出何處,無從考證,就這么叫著,習慣了,覺得很有意思,沒有了‘拐’字,反倒彆扭得難以接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市拐
  • 外文名:Ji Shi Guai
  • 性質:地名
  • 前身:農貿市場
  • 所屬地區:陝西省 西安市 碑林區
  • 具體位置:東關正街與更新街丁字路口
簡介,案例,位置,

簡介

據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說,當時的東關是西安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有京廣百貨、布匹棉花、土產雜貨、乾果調料、農具用具、肉類蔬菜,七十二行應有盡有。
京貨巷、雞市拐、炮房街,都是因專業市場得名的,大街小巷車來人往,一片喧囂。當年雞市拐的確切位置,應在東關正街東端與柿園路相接、向北進入更新街的岔口處。如今的雞市拐並沒有確指哪一條街道,而泛指這一片地區。要說具體點就是更新街最為接近了。而更新街在解放前則叫更衣坊,在明清時,是接待進入西安府的官員的迎候之處。
雞市拐路南公車站位置

案例

79歲的楊俠山老漢,自1957年從江蘇來西安後就把家安在了雞市拐,拓寬不久的更新街上還有他一爿店面,專配各種眼鏡,據說生意還不錯。說起雞市拐四十多年的變遷往事歷歷在目,指著腳下的商店和身後的社區家屬樓,楊俠山說當時還只是一片荒草坡,商店對面的更新街東側是逃難來的外地人搭建的棚戶。但東關正街口的拐彎處,也就是當年真正的“雞市拐”在他初來西安時依然車水馬龍,甘肅、寧夏販賣土特產的商戶依然來此交易,雖沒了明清時的氣勢和規模,但也維持了好多年。直到現在,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更新街也會有熱鬧的集市,占用整條街道,車輛幾乎無法通行。
進入雞市拐,除了更新街是一條規規矩矩的南北直線外,北面的幾個小巷彎彎曲曲猶如人體經脈一般向外發散開來,而更新街就是一個束口。比起剛剛拓寬的東關正街雖然窄了許多,但也全部都作了硬化處理,乾淨整潔的路面經常看到穿梭往來的私家車,兩側的棚戶區早就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所替代,沿街清一色的商業店鋪,已經尋找不到一點歷史的痕跡。楊俠山說,惟一能讓人回憶起歷史的就是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的廟會,熱鬧如常。當然這離不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的道教聖地八仙庵。

位置

位於長樂坊街北的八仙庵,距更新街不過百十來米,八仙庵內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雖處鬧市的五進式道院平日倒顯得幾分冷清,偶爾來三五個遊客,也輕手輕腳的,生怕打擾了這裡的清淨。
但道觀門外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自上個世紀80年代西安興起古玩玉器時,這裡便是眾多玩家經常來淘寶的好地方。各種古玩珍品、竹木牙雕、古董家具、珠寶玉器、古籍拓片、錢幣、陶瓷、書畫、民俗工藝、古舊雜項,把整個八仙庵門口擺了個嚴嚴實實。賣吃貨的摻雜在這些半俗半雅的生意人中間叫高聲賣著,時不時還有幾個中年婦女走到跟前悄悄詢問“算卦不”,要是同意了就七彎八拐進入某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內,一仙風道骨的長者便滔滔不絕地述說你的前世今生。要是到了趕會的時節,那更熱鬧,擺攤設點的商販從八仙庵門口一直延伸出來,向西一拐順著長樂坊街再深入到整個更新街,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構成一幅熱鬧的東關風情畫。
雞市拐今雖已無雞,但其熱鬧繁榮卻遠遠勝於有雞的年月。
西安地理 雞市拐
西安的很多地名都既有歷史又非常有趣,東關的雞市拐就是其一。初聽此名,不少人都要反覆確認才能搞清雞市拐究竟是哪幾個字,清楚後又不免好奇“很少出現在地名中的‘拐’字是從何而來”?
清末時叫作“雞兒市”
西安城東門外向東一站路的丁字路口被人們稱作雞市拐。那裡,是東西走向的東關正街與南北走向的更新街的交匯處,有十餘路公車在一旁停靠,並以雞市拐為站名,進站時車廂內響起的報站聲,不經意間提升著雞市拐的知曉率。
知道了雞市拐,卻不一定能說出它的由來。為什麼附近的大街小巷都各有其名,還要給路口再起這么個名字呢?那裡真的有過雞市么?而且為什麼筆直的路要叫個“拐”,這又是什麼意思?
“要想說清原因,就得追溯到古代了。”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老先生介紹說,今天的雞市拐,在明清時期,位於東郭城內,是東關正街的東段。它的確切位置,應該就是東關正街向北轉入更衣前坊(今更新街南段)的岔口處的一小片區域。名稱的來由,相傳是清朝時周邊許多養雞的生意人把雞、雞蛋拿到這個地方來售賣,時間久了,逐漸形成了較為集中的市場,被人們用兒化音喚作“雞兒市”。“雞兒市”也就是後來雞市拐名稱的雛形。
那“拐”又是從何說起呢?原來,在明清、民國直到解放後的很長的時間裡,西安城的東門外並不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是一條筆直大道。那時,雞市拐附近是一塊高地,東門外朝東的大路,到了這裡就順著地勢朝北拐彎了,這條朝北的路,叫作更衣前坊和更衣後坊。而作為東關正街的東段,“雞兒市”恰好處於東關正街向路北更衣前坊轉彎的拐口位置,正因為此,所以時間久了,“雞兒市”便被人們形象地叫做成“雞市拐”。
不過,至於雞市究竟持續到哪個年月、“雞兒市”又是什麼時間變成了“雞市拐”,葛老先生也沒考證出確切記載。如今能夠知道的是,在清光緒年間,人們還在使用“雞兒市”的名稱。這點在光緒十九年的《清西安府圖》中有所印證。從圖中可以看到,“雞兒市”就在今天雞市拐的位置,它往北是更衣前坊,往東是柿園坊,柿園坊是東郭城內一個坊里名,位於東郭城中大街之東,以坊內有柿園巷而得名,坊址大約在今天的東關柿園路一帶。看得出,那時更衣前坊路較寬敞,柿園坊一片路面較狹小。過了柿園坊再往東,更是沒有通直大道了。相反,相對寬敞的更衣坊走到盡頭向東轉彎,仍是一條大道,可一路直線出東郭門。
“這和我們現在的情況恰好相反,那時正東方向沒有像樣的大路,如今的柿園路還不存在,是一些居民區,反而現在是小街巷的更新街倒是一條交通要道。”葛老先生說:“那時,往東去十里舖、去灞橋,甚至出西安的人們,都得從雞市拐這裡往北拐,經過現在長樂坊、八仙庵一帶,才能再繼續東行。反之,從東邊進西安也要走這條線。所以雞市拐這個拐口位置比較突出,也有單獨命名的意義。”
雞市拐和東梢門是兩回事
說到雞市拐,有一個概念不得不提,那就是“東梢門”。眾所周知,在如今西安城牆的西門、南門和北門外,分別有西梢門、南梢門及北梢門,卻獨獨東門外沒有相應的東梢門,於是,一部分人從地理位置上判斷,認為雞市拐應該就是東梢門,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東梢門?
“有過東梢門。”採訪中,多位東關老居民如是告訴記者。住在雞市拐附近的9旬老翁李永堂說,“曾經存在過東梢門的叫法,但並不是在雞市拐這裡,要比雞市拐靠北,在八仙庵、長樂坊往東的位置上。我小時候那兒還有城牆、城門,我和小夥伴們經常一起在城牆上玩,城牆上能走三輪車。東梢門南邊是個菜市場,出了東梢門比較荒涼,是大片農田。解放後,那段城牆和城門被拆掉了,東梢門的叫法也就漸漸不再提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
對李老先生的說法,記者在採訪中有所體會,一些上了年紀的東關居民在聊天或講述往事時,偶爾還會提到東梢門,以此做地理坐標,而問到的年輕人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是否有過東梢門。
李老先生所說的東梢門,其實就是明清西安城東郭城的東郭門。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說,東郭城是東西南北四個郭城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一共有五個門,然而,卻沒有一個門在正東方向與西安城牆大東門呼應。李老先生所說的東梢門,即東郭門,位於郭城東面偏北,是郭城東面的正門,門上建有門樓,門址大概在今天東關的長樂坊東端與興慶路、西窯坊、傘塔路交匯處附近。而東郭城和其他三個郭城不同的是,東郭城不是一個規則的長方形,它的東城牆並不平直,正東方向沒有直通的大門。對於如此構築的原因,張教授推測可能是由於東關範圍大,同時受限於城內原本自然形成的道路,或許還有出於保護西安東大門的考慮。
對於東梢門的消失,幾位老人都認為和它的地理位置關係很大,“因為沒在東門外的大道上,知道的人相對少,再加上城門樓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拆掉了,同時,東關正東方向大道取直,東梢門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所以慢慢就被人淡忘了。”
由此看來,雞市拐並不是東梢門。
雞市拐旁的四條小巷有過漂亮木門樓
解放後幾十年里,隨著西安城市的日新月異,曾經迂迴的東關正街雞市拐被打通,形成了東關正街、柿園路這一線通直寬敞的大道,昔日車水馬龍的更衣前坊、更衣後坊(即今更新街)倒成了一條小街巷,東去的車輛不必再經此迂迴。不過,由於與雞市拐緊鄰,更新街附近有時也被人理解為雞市拐。
更新街其實是解放後的名稱,從明清至解放前,那裡由南至北分別叫更衣前坊和更衣後坊。《西安明清詞典》里介紹,明清時,更衣前後坊是西安城東郭坊里名,相傳,外地官員從東邊來西安,在進入西安府城之前,都要在這裡下榻更衣,因此得名,街北頭名接官廳,地名至今沿用。
李永堂老先生就是那裡土生土長的居民,也記得許多早年的事,和其他老鄰居一樣,仍習慣把更新街叫做更衣前坊、更衣後坊。李老先生說,雖然知道雞市拐曾經是雞市,但是他小時候已經沒見過了,應該很早前就沒有了。不過,作為東郭城的中心區域,那時的雞市拐、更衣前後坊一帶非常熱鬧、繁華。李老先生回憶說:“雞市拐和更衣前後坊以商業氛圍為主,路還沒有現在寬,路邊都是店鋪,經濟活躍,白天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人氣很旺。雞市拐有幾家糧店,有戲樓,順著往更衣前後坊走,是飯館、燒火用的柴草店、油坊、調料店、土產雜貨店、花轎店、馬車店、挽具店等等,在更衣前坊路西還有一座南嶽會官廟(音),後來一度用作國小學校。更衣前後坊里,路兩側共有四條小巷,都是從明清時期留存至今的,從南向北,分別是:索羅巷、中和巷、面王巷和管家巷。其中,索羅巷和面王巷在路東,中和巷和管家巷在路西。不同於正街上的雞市拐和更衣前後坊的商業氛圍,這四條小巷是以居民區為主。那時居民家沒有電,都用煤油燈、清油燈,路上沒燈,一到夜晚,黑洞洞的。這四條明清時候留下來的小巷子原來路口處都有木門樓,很是漂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後一一拆掉了。”說到這四條巷子,李老先生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兒時念的一個順口溜:“穿綢掛緞中和巷,做官為宦面王巷,挑蔥賣菜管家巷,屙屎屙尿索羅巷。”這段順口溜,簡單清楚地描述出了四條小巷所住居民貧富的特點。
講到這兒,李老先生又很有感觸地講了一件挽具店(售賣馬車上韁繩、馬鞍等皮具的店)“救命”的事兒。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劉鎮華圍西安城八個月時,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難。當時李永堂還很小,和家人住在面王巷裡,糧食不夠吃,大家幾乎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吃了個遍,野菜也吃完了,“家人就到油坊買榨油剩的油渣,回來砸碎,混上水吃。後來一家挽具店的外地生意人撂下店跑了,家裡人就把人家剩的皮料拿回來煮著吃,前後一共吃了十幾塊皮料,我們才熬過那段日子,真是比要飯還難受!”
如今的雞市拐,雖然雞市早已悄然消失,但是名稱卻一直延續使用,只是當年的“拐”變了模樣,成了標準的丁字路口。站在這個路口,看到的是東門外路兩側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是東關正街上川流不息的車輛,是或悠閒或匆匆的路人。更新街、索羅巷、中和巷、面王巷和管家巷,都是不算寬敞的巷子,巷子兩側大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改造建起的居民樓。要想尋找雞市拐一帶早年的影像,只能聽老住戶們來一一勾勒了……
民間記憶
我家的老院子
有五六十米長
採訪中,幾位居民告訴記者,雞市拐一帶的發展和西安城市其他地方沒什麼大的不同,不過在附近的面王巷裡,還保留著個別土坯房的老院子。
隨後,在熱心的張福祿師傅指引下,記者來到面王巷東段。因為拆遷改建,面王巷東西兩段並不是一條水平直線,東段要稍微向北折一些,還沒有蓋成普通居民樓,仍是不多的幾家老式民房。有幾座院房,還是木樑泥牆,歷經歲月沖刷,牆體斑駁陳舊,甚至能看出泥坯築起的牆身,傾斜的房頂上一株株植物從磚瓦的縫隙中生長出來,院門口擺著精緻的石墩,大門內房間密集緊湊,院子較深。張師傅說,以前雞市拐附近的居民房,就是類似這樣的院子。
69歲的張師傅說,他小時候,這些院子都很寬敞,醬菜商家的院子裡擺著醬菜缸,藥材店的院子裡鋪晾著藥材,都是後來才越蓋越擁擠了。之所以對這裡如此了解,是因為張師傅家很多年前就住在那裡。介紹起自己家原來的院子,張師傅很有感情地說:“面王巷裡原來就二十戶人家,做生意的多,門頭不一定多大,但是院子都不錯。我們家的房子原來是一戶當官人家的祠堂,院子有五六十米深,辛亥革命後祖上才在那裡安的家。前些年拆遷改造後,搬進了附近小區。”
糧店引來燕子飛舞
71歲的西安市教育局退休歷史教研員封五昌老先生家住雞市拐附近,對雞市拐一帶的變遷記憶深刻。
老先生說,雞市拐的範圍並不大,就是路口拐彎處那一點區域,它的名稱和騾馬市、案板街等類似,都是因為售賣某種貨物集中而得名。可惜年代久遠,他也沒有見過雞市存在的場景,不過,倒是對解放前後在雞市拐存在了一段時間的“人市”,印象非常深刻。“‘人市’可不是賣人的,其實就是咱現在通常說的勞務市場。每天清晨,雞市拐更新街口附近,就圍聚來許多務工人員,有木匠、泥水匠等,他們穿著粗布衣服,腰上纏著布帶子,蹲著的、站著的,一般能有百十號人,之後便是此起彼伏的招呼聲、討價還價聲,熱鬧得很。”封老先生說,自己家就曾在那裡請過工人,給家裡的房子補窟窿。等到了上午10點左右,路邊的糧店要開門營業了,這時,門前的‘人市’就讓開地方,自行解散了。“而糧店的存在,還給雞市拐增添了一道景色”——說到這兒,封老先生顯得格外開心,他說,糧店門口常有飛蛾,或是散落一些稻穀,吸引得小鳥兒都飛來啄食,尤其是一到黃昏,那片天空成群的燕子飛舞,煞是好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