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帽

雞冠帽

雞冠帽,是尼濮(撒梅人)未婚女子的帽飾,彝語稱之“撒尼莫吐”(撒尼帽子),因此帽形似雞冠,故又稱雞冠帽。凡女孩年滿三歲以後都要戴此帽,直至出嫁為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冠帽
  • 名字來源:帽形似雞冠,故又稱雞冠帽
  • 釋義:是尼濮未婚女子的帽飾
  • 佩戴時間:女孩年滿三歲直至成婚
簡介,特點,緣起,概述,傳說一,傳說二,傳說三,流傳,象徵,

簡介

撒梅人是彝族的一分支,分布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阿拉彝族自治鄉(已經撤鄉改街道辦)。“雞冠帽”是撒梅人服飾最具特色的地方。“雞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雞冠形狀,在表面上繡上各種花卉,戴在頭上像一隻“喔喔”啼鳴的雄雞。雞冠帽是撒梅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徵。撒梅族姑娘要擁有至少一頂雞冠帽。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伴著姑娘,永遠光明和幸福。
雞冠帽在雲南這邊的彝族女性當中都有佩戴的習俗,例如名片裡面的那個就是楚雄地區彝族女性佩戴的雞冠帽,撒梅人的雞冠帽主要是用黑色絨布做成,上面有繡花。
雞冠帽

特點

雞冠帽根據地區不同,其質地和形制又有差異,有的以多層紅布做底鑲以銀泡等飾物,帽口很小,戴時用帶子固定於頭頂,酷似雞冠帽,有的形制稍大,用二疊五、六層厚的硬布片裁剪成雞冠狀的帽片縫合而成,如同帽子戴在頭上,這種帽片多以紅色或黑色絨布做底,上繡五彩花草,魚蟲等裝飾圖案,並綴彩色絨球,一頂雞冠帽,以正中為脊,分左右兩側,每一側面由1000多顆小銀泡分七八層圍繞中間,類似八卦陣圖的螺形圖案,蜿蜒曲折鑲嵌而成;而在螺形圖案上邊,則懸下數隻小銀鈴,走起路來銀鈴聲聲,十分悅耳;中脊上是一排較大的顆粒銀泡,從頭到尾起伏排列,有的在帽片上鑲滿密密麻麻的珍珠般大小的銀泡,前者艷麗,後者華貴,但無論前者還是後者,撒梅族姑娘戴在頭上都顯得端莊,俊俏,她們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

緣起

概述

撒梅族姑娘戴這種獨特的帽飾是與其久遠的生活習俗相關的,在我國雞作為家禽被飼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雄雞報曉早與人們的生活起居息息相關。昔日,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具體時間的概念,破曉前的公雞啼鳴成為一種報時信號,每當雞叫三遍人們紛紛起床,投入新的一天生活勞作,特別在農忙之季,它及時喚醒沉睡的人們,早起耕作莫誤農時,所以,在撒梅族山寨別的家禽可缺,報曉的公雞確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公雞作為報時“衛士”,忠實地守護著山寨,它頭上的雞冠格外引人注目。

傳說一

有一年外敵入侵,形勢危急。一天晚上,敵人調集重兵,準備天一亮就要圍攻撒梅寨。撒梅人也恰在這一晚作了部署,也準備天一亮就要進攻敵人。一場惡戰在即。不知為什麼,離天亮還有好幾個時辰,撒梅寨里的公雞卻叫了起來,枕戈待旦的撒梅人警醒過來,以為天快亮了,便一齊揮舞大刀長矛,吶喊著向敵軍陣地衝去,頓時殺聲震天,弩箭齊發。敵軍猝不及防,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最後被全部殲滅。戰鬥勝利結束後過了一兩個時辰,天才蒙蒙亮。撒梅人取得勝利,全賴提前發動突襲,如果敵人有準備而硬拼硬打,肯定自己要吃虧,撒梅人認為是公雞早啼幫助了他們。為永遠記住公雞的功績,他們照公雞的樣子做成雞冠帽,姑娘們戴上,顯得格外漂亮,於是代代相傳。

傳說二

很久以前,有一對人人羨慕的彝族情侶,姑娘美麗善良,小伙勤勞勇敢,他們整天形影不離,白大一起上山牧羊,晚上一起和夥伴們對歌跳舞。森林中的魔王卻妒忌他們的愛情,發誓要將他們拆散。在一個月夜裡,當他們在森林裡約會時,魔工施了一個法力,把小伙子變成了一塊大石頭。然後逼著姑娘和他成親。姑娘誓死不從。在一個星光稀少的夜晚,姑娘機智地逃走,在明亮的星星和月亮的指引下,姑娘逃到了一個山寨,魔王緊追小放,這時山寨中的雄雞突然嗚叫,魔王害怕天亮將失去法力,便逃跑了。聰明的姑娘悟出魔王懼怕雄雞的叫聲,於是她抱起一隻雄雞跑回森林,在雄雞的叫聲中,她的情人居然復活了。從此,只要有公雞在,魔王就不敢再來欺負他們。不久,姑娘與小伙結為了夫妻,過著幸福的生活。於是雄雞驅魔的傳說在彝族撒梅人中廣泛流傳,姑娘把象徵占祥幸福的“雞冠帽”戴在頭上,希望雄雞永遠保護自己。“雞冠帽”寄託著撒梅姑娘對辛福的向住,也把撒梅姑娘裝扮得更加嬌艷。

傳說三

彝族的祖先們從很遠的地方遷徙到雲南,想找一個富饒的地方。他們不知走了多少大,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終於來到了一個山青草綠、土地肥沃的好地方,就住了下來,蓋房墾田,日子越來越好。可誰知這裡是蜈蚣王的地 盤,蜈蚣王怎能允許人來這裡居住,於是下令全體蜈蚣出動,向彝族人發動攻擊。一時間無數蜈蚣漫山遍野地爬出來,見人就咬就叮,人們猝不及防,急忙撤離村寨,退到很遠的地方。正當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漢族老大哥趕馬路過這裡,彝家人問他有沒有對付蜈蚣的辦法。漢族大哥說有,於是就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從前,蜈蚣和公雞是好朋友,一次,蜈蚣要到朋友家做客,它覺得自己的樣子太一般,就跟公雞借冠,公雞二話沒說,就把頭上美麗的雞冠脫下來,借給了蜈蚣。蜈蚣戴著鮮紅的雞冠去做客,大家都夸漂亮,回來後,蜈蚣就不願歸還雞冠,想永遠占有。公雞跟蜈蚣要,蜈蚣裝沒聽見,折頭就跑。公雞追去,蜈蚣見事不妙,急忙往石頭縫裡鑽,石縫很小,蜈蚣拚命往裡鑽,結果身子被擠扁了,永遠也變不過來了。從此公雞和蜈蚣結下冤仇,見到蜈蚣就非要啄死不可。故事講完,漢族大哥趕著馬走了。彝家人得到啟發,於是就養了很多雞,把雞放到山上去,沒多久,山上的蜈蚣就被吃光了,人們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彝家人為了感謝雞的恩情,特地繡制了雞冠帽,戴在青年女子頭上,代代相傳。

流傳

於是雄雞驅魔的傳說在彝族撒梅人中廣泛流傳,姑娘把象徵吉祥幸福的“雞冠帽”戴在頭上,希望雄雞永遠保護自己,鑲在帽上的銀泡代表的是星星和月亮,表示前途光明。“雞冠帽”寄託著撒梅姑娘對幸福的嚮往,同時它也把撒梅姑娘裝扮得更加嬌艷動人。

象徵

雞冠帽,是撒梅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徵。因此,每年過“尼遮西”節時,撒梅族姑娘們都要繡制一兩頂雞冠帽。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伴著姑娘。昆明西山區撒梅族女青年在訂婚以前,所戴“雞冠帽”雞頭向後,表示未婚;訂婚“吃大酒”儀式上,就要將“雞頭”從頭後轉向頭前。如今,各民族的習俗都在變化,但每逢節慶這日,撒梅族姑娘們仍喜於穿著自己艷麗多姿的民族服裝,戴上心愛的雞冠帽參加各種喜慶活動。撒梅族民間公雞可驅魔避邪,作為一種吉祥物,能帶給人類幸福,平安的觀念在這頂雞冠帽這一服飾特點的珍愛中得到極好的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