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背景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齡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病原是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IBDV屬雙RNA病毒科,禽雙RNA病毒屬病毒。它有兩個血清型,即血清I型和血清II型。I型毒對雞有致病性,又分為不同亞型,如經典株、變異株、超強毒株和致弱株等。IBDV傾向於侵襲活躍的分離細胞,在雞體內,主要侵害中樞免疫器官-法氏囊中的前體B細胞,使其發生凋亡和壞死,進而使成熟B細胞減少,導致免疫抑制,從而降低機體對其它疫病的易感性和對其它疫苗的反應性。該病現已遍布全球養禽地區,在工業化養禽業發達的國家尤為嚴重。
中國於1979年先後在北京、廣州等地發生該病,初期病死率較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開始流行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vvIBDV),使IBD的發生有了新的變化:病死率升高達100%和60%以上;雛雞易早期感染,急性發病;原有的經典株弱毒苗不能給免疫雞提供完全的保護;帶有較低母源抗體水平的雞群也常常不能抵抗vvIBDV的攻擊。李樹根等發現,TAD(德國)、D78(荷蘭)、BV(美國)、CJ(北京)等弱毒疫苗對由廣東分離的6株血清I型IBDV毒株GF903、GZ902、GN903、GS904、GB905、GD906等的保護率都不高。由於vvIBDV在抗原性上與經典株和經典疫苗株一致,只是在致病性上出現急劇增強的趨勢,理論上講,常規標準血清I型疫苗能夠提供對vvIBDV的保護,但在臨床實踐中,vvIBDV卻能突破母源抗體而感染雛雞。即使不致雛雞死亡,也使法氏囊組織受到嚴重損傷,導致嚴重後果。因此研製出能抵抗國內vvIBDV分離株、免疫原性強、安全性好的疫苗,並將其推廣套用就迫在眉睫。截至2012年1月認為適當提高疫苗的含毒量或選用中毒力疫苗株是提高疫苗免疫效力的兩個好辦法。Vandenberg等證明,D78疫苗免疫接種的規定含量較PBG98疫苗的高10倍,前者抗vvIBDV的效果就比後者好。而中毒力疫苗或殘毒疫苗雖然對IBD的控制效果較好,但不免使人對其毒力和使用後果有些擔心。因此《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發明人認為,分離中國國內vvIBDV,篩選、培育出毒價高,抗原性強的毒株,研製IBD滅活苗,用於雛雞將引起主動免疫,且無毒負作用;用於種雞,將提高子代雞的母源抗體水平,防制早期感染,抵抗中國國內vvIBDV的攻擊。
截至2012年1月,《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發明人將分離到的vvIBDV-Gx株,經過鑑定、篩選、培育,將其5代細胞適應株(IBDV-G)作為種毒,經鑑定後,研製了超強毒滅活疫苗,並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室免疫效力試驗、安全性試驗、對中國國內vvIBDV的攻毒保護試驗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目的之二在於提供所述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在製備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藥物中的套用。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組合物。
技術方案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發明人從廣西某地IBD免疫後發病雞群採取法氏囊組織,經標準化方法處理後,得到IBDV-Gx株。對Gx株進行了致病性試驗,克隆其主要保護性抗原基因VP2,並進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較。結果表明,其與歐洲標準超強毒UK661的親緣關係較近,主要結構蛋白核苷酸同源性為99%,胺基酸同源性為100%,其對SPF雞胚半數感染量(EID50)為10/0.2毫升,以2×10EID50/只的劑量接種9~11日齡的SPF雞,死亡率達40%,以2×10EID50/只的劑量接種4周齡SPF雞,死亡率達64%。從而證實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Gx為一株符合歐洲超強毒標準和特點的中國國內超強毒株。
對該Gx毒株經SPF雞胚連續傳代5代後,又經SPF雞胚成纖維細胞連續傳代25代,結果表明病毒在細胞上穩定地大量增殖。其中細胞5代毒在接種後72小時,毒價可達4.0×10噬斑/毫升,病毒對SPF雞胚半數感染量(EID50)為10/0.2毫升,以2×10EID50/只的劑量接種4周齡SPF雞,死亡率達60%,進而篩選得到了《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一種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其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Gx株的細胞適應株,命名為IBDV-G株,分類命名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其菌種保藏編號為:CGMCCNo.5553,保藏日期為2011年12月5日。
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IBDV-G以同步接毒的方式進行批量培養,收穫病毒,經甲醛滅活,以礦物油為佐劑製成油乳劑滅活苗。疫苗接種10日齡及36周齡SPF雞,注苗後均無不良反應。雛雞免疫後7天開始產生抗體,14天時對超強毒IBDV-G(vvIBDV-G)的致死性攻擊,具有100%的保護率。免疫種雞後,28天后直至8-10個月,子代雞均可獲得被動保護,10日齡時對vvIBDV-G的致死性攻擊的保護率為100%,同中國國內外部分同類疫苗進行的比較研究中,該超強毒滅活苗抗體陽性率、抗體滴度及對超強毒的保護率,在參與比較的疫苗中,均居於首位。
因此,《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提出了所述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在製備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藥物中的套用。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一種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疫苗組合物中,其有效成分包含滅活後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所述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
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研究中將致死率作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疫苗免疫保護性的可靠性依據及判定標準。雞傳染性法氏囊超強毒株在中國的出現,使病死率已升高到60~100%,由於vvIBDV在致病性上出現了急劇增強的趨勢,使得傳染性法氏囊病具備了高死亡率的特徵,所以使用嚴重發病及致死率作為免疫保護性指標,可以客觀地評價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滅活疫苗對雞群遭受vvIBDV致死性攻擊時的保護效率,具有極大的可靠性;免疫攻毒保護的雞應臨床不死亡、不發病、無精神沉鬱、食慾廢絕現象。
自1962年Cosgrove首次報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以來,世界各國相繼開展了IBD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油佐劑滅活疫苗具有免疫保護期長、免疫效果確實等優點,截至2012年1月各國使用較多的油佐劑疫苗的毒株包括IBDV的標準毒株和變異株。其對種雞的免疫可將母源免疫力提供給後代,這些母源抗體能保護雞免受早期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世界各國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劑滅活苗的研製成功和套用在對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控制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該研究中將該產品與部分中國國內外同類疫苗,包括已批准的雞傳染性法氏囊滅活苗(CJ-801-BKF株)在內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該疫苗抗體陽性率、抗體滴度及對超強毒的保護率,在參與比較的疫苗中,居於首位,已批准的CJ-801株雞傳染性法氏囊滅活苗的各項指標與超強毒滅活苗相比基本相同,但超強毒滅活苗有著免疫劑量小(超強毒滅活苗成雞免疫劑量為0.6毫升/只,CJ-801株法氏囊病滅活苗成雞免疫劑量為1.2毫升/只)的明顯優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該滅活苗的毒種具有超強毒的特性,同時能在細胞中適應並大量增殖,易於提高疫苗中的抗原量。
採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製成的疫苗具有如下優點:
1、《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一種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具有超強毒的特性,能在細胞中適應並大量增殖,易於提高疫苗中的抗原量;
2、《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疫苗組合物其抗體陽性率、抗體滴度及對超強毒的保護率高;
3、《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超強毒滅活苗有著免疫劑量小(超強毒滅活苗成雞免疫劑量為0.6毫升/只,CJ-801株法氏囊病滅活苗成雞免疫劑量為1.2毫升/只)的明顯優勢;
4、研究結果表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滅活苗具有免疫原性好、免疫保護持續期長、免疫劑量小等優點。
IBDV流行與分布較廣,加之病毒本身對外界抵抗力較強,感染舍的徹底消毒也十分困難,因此使用能夠抵抗中國國內vvIBDV流行的高效疫苗對易感雞群進行免疫預防,減少甚至避免其對養禽業造成的危害勢在必行。該研究結果表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滅活苗具有免疫原性好、免疫保護持續期長、免疫劑量小等優點,它的的推廣套用將有效地預防了中國局部地區vvIBD的暴發和流行,給免疫場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地促進了免疫地區乃至中國養禽業的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IBDV-G在CEF上的生長曲線;
圖2為種毒IBDV-G的電鏡照片。
技術領域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涉及一種超強毒株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特別涉及一種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在製備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藥物中的套用。屬於生物疫苗領域。
權利要求
1.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細胞適應株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Gx株的細胞適應株,命名為IBDV-G株,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其菌種保藏編號為:CGMCCNo.5553。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在製備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藥物中的套用。
3.一種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疫苗組合物中,其有效成分包含滅活後的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
實施方式
1、材料和方法
1.1疫苗用種毒的鑑定
1.1.1種毒的培養及毒價測定
以10日齡SPF雞胚製備雞胚成纖維細胞,以同步接毒方式接種5代細胞毒,即《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IBDV-G,37℃培養。不同時間收集病毒培養物,以病毒蝕斑形成方法測定病毒含量,繪製病毒生長曲線,並確定收毒時間和種毒毒價。
1.1.2電鏡觀察
種毒細胞培養物凍融後,直接負染法做電鏡觀察;經不連續蔗糖梯度離心純化後,抽取40%蔗糖段的病毒帶,加PBS超速離心(27000轉每分,2.5小時),少量TNE懸浮後,直接負染法做電鏡觀察。
1.1.3外源病毒檢查
IBDV-G培養物,稀釋至1×10噬斑/毫升,將其與超強毒IBDV-G單特異血清等量混合併經37℃1小時中和後,取10日齡SPF雞20隻,以滴鼻、點眼的途徑進行接種,每隻雞接種0.2毫升(1.0×10噬斑/只),20天后,採集血清,分別使用血凝抑制(HI)、瓊擴(AGP)、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中和試驗(VN)、免疫螢光(IFA)等方法,檢測血清中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雞馬立克病毒(MDV)、雞新城疫病毒(NDV)、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征病毒(REV)、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禽白血病病毒(LLV)、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LTV)、禽腦脊髓炎病毒(AEV)、雞痘病毒(POX)的抗體陽性率。
1.1.4生物學特性
以1.0×10噬斑/只劑量的IBDV-G接種12隻10日齡SPF雞,於接種後3、5、7、10天,各剖檢3隻雞,觀察剖檢變化和病理組織學變化,並用ELISA方法檢測組織中的IBDV。
1.2疫苗用種毒的特異性及免疫原性
1.2.1特異性
取培養24小時的2個100毫升方瓶CEF,將種毒稀釋至1×10噬斑/毫升後與vvIBDV-G單特異血清等量混合併經37℃1小時中和後,每瓶接種0.2毫升,培養5日,觀察細胞病變;IBDV-G病毒培養物經27000轉/分,2.5小時超速離心後,80倍濃縮,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雞傳染性貧血病(CIA)、雞馬立克病(MD)、雞新城疫(ND)、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禽流感(AI)、雞傳染性喉氣管炎(ILT)等陽性血清作瓊擴試驗。
1.2.2免疫原性
將毒價達4.0×10噬斑/毫升的IBDV-G病毒培養物,經0.2%甲醛溶液滅活48小時後,與白油佐劑按1∶1.5混合,製成油乳劑,分別以0.05毫升/只、0.1毫升/只、0.2毫升/只劑量肌肉注射接種20隻10日齡SPF雞,免疫後14天和28天分別以4.0×10EID50/只vvIBDV-G株進行攻毒,確定超強毒攻毒保護率並分別在免疫後7、14、21、28天採血,檢測AGP和ELISA抗體,計算免疫後不同時間的血清抗體陽性率。
2.結果
2.1疫苗用種毒鑑定
2.1.1種毒的培養及毒價測定
IBDV-G在CEF上可穩定而有規律地增殖,圖1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病毒增殖狀態。接種後72小時左右,培養液中的病毒量最多,毒價達4.0×10噬斑/毫升以上,因而,收毒時間定為72小時。
2.1.2電鏡觀察
種毒細胞培養物凍融後,直接負染法做電鏡觀察,可見視野中大量散在的、典型的IBDV粒子,未見其它病毒粒子,如圖2所示。
2.1.3外源病毒檢查
以IBDV-G培養液經單特異血清中和,接種SPF雞後,血清中除檢測到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抗體外,無其它病毒抗體,證明種毒較純,無其它外源病毒的污染;使用SPF雞進行實驗,結果可靠(見表1)。
表1、種毒的外源病毒檢查
2.1.4生物學特性
試驗結果顯示,IBDV-G能在體內靶器官中有效增殖。接種3天后,即可在法氏囊組織中檢到IBDV抗原(見表2)。
表2、接種後不同時間組織中IBDV的ELISA檢測結果
註:表中數字為ELISA檢測陽性結果。
2.2疫苗用種毒的特異性及免疫原性
2.2.1特異性
細胞培養結果表明,細胞均未產生細胞病變,毒種可被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的特異性陽性血清中和。IBDV-G病毒培養物經瓊擴試驗,與IBD陽性血清出現清晰緻密的、肉眼可見的沉澱線,而與CIA、MD、ND、IB、AI、ILT等陽性血的檢測試驗均清呈陰性反應。
2.2.2免疫原性
以4.0×10噬斑/毫升的IBDV-G乳化成疫苗後,以0.05毫升/只(0.8×10噬斑/只)、0.1毫升/只(1.6×10噬斑/只)、0.2毫升/只(3.2×10噬斑/只)的免疫劑量分別對20隻10日齡SPF雞進行免疫,其中0.1毫升/只(1.6×10PFU)劑量免疫組,在免疫後7天即產生瓊擴抗體,在免疫14天以後,對超強毒的保護率就達100%(10/10),對照雞全部死亡,免疫後14天、21天、28天的抗體陽性率分別為80%(16/20)、100%(10/10)、100%(10/10),而0.05毫升/只(0.8×10噬斑/只)劑量免疫組,不能對超強毒的攻擊提供良好的保護,因此以4.0×10噬斑/毫升IBDV-G種毒株病毒經滅活和乳化後,其最小免疫劑量為0.1毫升/只(1.6×10噬斑/只)(見表3)。
表3 IBDV-G接種雞後的超強毒攻毒保護率和免疫後不同時間的抗體陽性率
1、材料和方法
1.1SPF雞及飼養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SPF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的SPF雞並在澳大利亞進口負壓隔離器中飼養和進行試驗。
1.2比較試驗所用疫苗
均購自各生產廠家或代理商。
1.3效檢用毒株及攻毒劑量
中國國內標準超強毒分離株vvIBDV-G,其EID50為10/0.2毫升,以4×10EID50/只的劑量,經點眼、滴鼻等途徑接種10隻4周齡SPF雞,感染雞至少應死亡8隻。
2疫苗的製備
2.1培養及毒價測定
首先製備雞胚成纖維細胞(CEF),以與CEF同步接毒方式批量培養5個批次病毒,接種後72小時,收集病毒培養物,以病毒蝕斑形成方法測定病毒含量。
2.2滅活及安檢
培養的病毒經無菌檢驗後,用最終含量為0.2%的甲醛溶液,37℃滅活48小時,取5批次滅活病毒培養液,按細胞培養液量0.5%同步接種於製備好的CEF細胞上,37℃培養,觀察細胞病變,每24小時至少觀察2次,連續盲傳2代,進行滅活病毒培養液的安全性檢驗。
2.3制苗及性狀
滅活病毒培養液輔以白油佐劑,製成批號為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個批次的油乳劑滅活苗,進行性狀檢驗。
3、疫苗的免疫效力實驗
3.1免疫劑量測定
3.1.1對雛雞的最小免疫劑量
以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等5批次滅活疫苗測定雛雞最小免疫劑量。每批次疫苗分別以0.1、0.2、0.3、0.4毫升/只的劑量免疫四組10日齡SPF雛雞,40隻/組。免疫後7、14、21、28天各組分別取出10隻雞,採血後,以4.0×10EID50/只的vvIBDV-G攻毒,以攻毒保護率確定最小免疫劑量,血清用於瓊擴抗體的檢測,並以此為基礎確定使用劑量。
3.1.2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
該試驗中使用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個批次滅活苗分別以0.3、0.5、0.8、1.0毫升/只的劑量,肌肉接種20隻36周齡SPF成雞,免疫後14、28、42、64天分別收集種蛋、採血,測定各組收集種蛋的卵黃抗體以及成雞血清中的瓊擴抗體,孵化不同組別、不同時間種蛋,得到子代雛雞,在10日齡時以4.0×10EID50/只的vvIBDV-G攻毒,以攻毒保護率確定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並確定其使用劑量。
3.2免疫期的測定
3.2.1對雛雞的免疫期測定
以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個批次滅活苗,測定滅活苗對雛雞的免疫產生期和持續期。各批次疫苗,分別以對雛雞的使用劑量免疫三組10日齡SPF雛雞,60隻/組。免疫後7、14、28、42、56天分別取出10隻採血後以4.0×10EID50/只的vvIBDV-G攻毒,血清用於瓊擴抗體的檢測,確定免疫產生期和免疫持續期。
3.2.2對成雞免疫期的測定
使用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批次滅活苗,測定對成雞的免疫產生期和持續期。以對成雞的使用劑量免疫36周齡10隻SPF雞。免疫後14天、28天、2個月、4個月、6個月、8個月、10個月採血、收集種蛋、孵化子代雞雛,子代雞10日齡時使用4.0×10EID50/只的vvIBDV-G攻毒,檢測免疫後不同時間的血清和卵黃中的瓊擴抗體,確定免疫產生期和免疫持續期。
3.3子代雞母源抗體消長規律的測定
使用成雞免疫產生期和持續期測定試驗中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個批次疫苗免疫後第4個月所產種蛋,分別孵化的30隻子代雞,在7、14、21日齡分別取出10隻採血後攻毒,確定子代雞母源抗體消長規律及其攻毒保護率。
3.4攻毒保護率的測定
3.4.1對雛雞的保護率測定
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等批次疫苗分別以使用劑量免疫五組10日齡SPF雛雞,40隻/組。免疫後14、28、42、56天,每組取10隻,以4.0×10EID50/只的vvIBDV-G經滴鼻點眼途徑攻毒,攻毒後觀察7天,記錄病死率。
3.4.2對子代雞被動保護率測定
根據對成雞免疫期的測定試驗結果計算被動保護率。
4、疫苗的安全性檢驗
以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五個批次滅活苗進行安全性試驗。各批次疫苗,均以使用劑量的倍量,2-3點肌肉注射免疫10日齡SPF雛雞,免疫後3周內觀察臨床症狀、剖檢變化和組織學變化。
5、其它同類疫苗的比較試驗
將超強毒滅活疫苗與部分中國國內外同類疫苗,包括與農業部已經批准的雞傳染性法氏囊滅活疫苗(CJ-801-BKF)進行比較,按各自規定的免疫劑量分別免疫10日齡SPF雛雞10隻,免疫後不同時間採血,進行抗體檢測,21天時以vvIBDV-G攻毒,觀察7天,記錄發病和死亡情況。
6、疫苗的保存期測定
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各批次滅活疫苗分別取3瓶,在4℃~8℃冰櫃中保存至一年,將同批次的疫苗混合,分別免疫10隻10日齡的SPF雞,免疫後14天內觀察臨床症狀及注射局部的異常情況,採血後以4.0×10EID50/只的vvIBDV-G攻毒,測定其攻毒保護率。
7.結果
7.1疫苗的製備
結果表明,試驗室試製的總計5批次疫苗毒效價均達到2.0×10噬斑/毫升以上,滅活徹底,製成油乳劑疫苗以後,疫苗的含毒量為0.8×10噬斑/毫升,5批次疫苗經3000轉每分離心20分鐘均不分層,均為物理性狀合格產品。
表4、5個批次疫苗毒的效價
7.2疫苗的免疫效力實驗
7.2.1最小免疫劑量測定
7.2.1.1對雛雞的最小免疫劑量
五批疫苗均以0.2毫升/只(1.6×10噬斑/只)以上劑量免疫時,免疫後7天產生抗體,14天后,免疫劑量為0.2毫升/只以上的試驗組的保護率均為100%,抗體陽性率均為70%(7/10)以上,對照雞攻毒後全部死亡或嚴重發病。因此,滅活疫苗的最小免疫劑量確定為0.2毫升/只(1.6×10噬斑/只),使用劑量確定為0.3毫升/只(2.4×10噬斑/只)(見表5、6、7、8)。
7.2.1.2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
各個批次滅活苗0.5毫升/只(4.0×10PFU)以上的劑量免疫成雞,14天產生血清抗體,子代雞攻毒保護率均達到50%以上,28天時,子代雞攻毒保護率均達100%,血清抗體和卵黃抗體陽性率也均達到100%(5/5、3/3),對照雞攻毒後全部死亡。因此,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為0.5毫升/只(4.0×10PFU),使用劑量確定為0.6毫升/只(4.8×10PFU)(見表9、10、11、12、13)。
表5、滅活苗免疫雛雞後7天的攻毒保護率及抗體檢測
表6、滅活苗免疫雛雞後14天的攻毒保護率及抗體檢測
表7、滅活苗免疫雛雞後21天的攻毒保護率及抗體檢測
表8、滅活苗免疫雛雞後28天的攻毒保護率及抗體檢測
表9、199901批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的測定
*血清和卵黃試驗數據為瓊擴抗體陽性比例
表10、199902批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的測定
*血清和卵黃試驗數據為瓊擴抗體陽性比例
表11、199903批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的測定
*血清和卵黃試驗數據為瓊擴抗體陽性比例
表12、200001批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的測定
*血清和卵黃試驗數據為瓊擴抗體陽性比例
表13、200002批滅活苗對成雞的最小免疫劑量的測定
*血清和卵黃試驗數據為瓊擴抗體陽性比例
7.1.2免疫期的測定
7.1.2.1對雛雞的免疫期測定試驗結果表明,五個批次疫苗分別以0.3毫升/只(2.4×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SPF雛雞,均於免疫後7天開始產生抗體及攻毒保護力,14天時超強毒攻毒保護率達100%,抗體陽性率達70%以上,28天以後,抗體陽性率達100%,100%攻毒保護率可持續至56天以上,對照雞攻毒後全部死亡(見表14)。
表14、滅活苗對雛雞的免疫期測定
a:瓊擴抗體陽性率。b:瓊擴抗體平均滴度(LG2)。c:攻毒保護率。*因效價過低,未計算。
7.1.2.2對成雞免疫期的測定
五個批次疫苗0.6毫升/只(4.8×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成雞後14天,即可檢出血清抗體和卵黃抗體,28天時,血清抗體和卵黃抗體陽性率均達100%,並可持續8~10個月,種蛋經孵化後,雛雞在10日齡時,使用vvIBDV-G進行攻毒,免疫14天后的成雞子代雞即可產生攻毒保護力,免疫28天后的成雞子代雞的攻毒保護率達到100%,並可持續到8~10個月(見表15)。
7.1.2.3子代雞母源抗體消長規律的測定
試驗結果表明,經滅活苗以0.6毫升/只(4.8×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後的成雞,其子代雞的母源抗體效價可達4log2,在14日齡前可對雛雞產生100%的攻毒保護,抗體陽性率達100%(見表16)。
7.1.3攻毒保護率的測定
7.1.3.1對雛雞的保護率測定
滅活疫苗以0.3毫升/只(2.4×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的雛雞,在56天之內對中國國內vvIBDV不同分離株的保護率均為100%(見表17)。
7.1.3.2對子代雞被動保護率測定
根據對成雞免疫期的測定試驗結果表明(表12),199901、199902、199903、200001、200002各批疫苗0.6毫升/只(4.8×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SPF成雞,在免疫14天后的SPF成雞的子代雞中即可產生攻毒保護力,免疫28天后的成雞子代雞的攻毒保護率達到100%,並可持續到8至10個月。
表15、滅活苗對成雞免疫期的測定
表16、雛雞母源抗體消長規律的測定
表17、滅活苗對雛雞的保護率
7.2疫苗的安全性檢驗
安全性試驗表明,滅活疫苗以0.6毫升/只(4.8×10噬斑/只)的劑量免疫後,雛雞無IBD臨床症狀,注射局部無異常反應;剖檢觀察,各臟器無異常變化;組織學檢查,免疫第二周時,法氏囊組織濾泡增生,生髮中心淋巴細胞細胞增多,無其它病理變化。證明疫苗安全有效(見表18)。
表18.滅活疫苗的安全性
B:法氏囊組織S:脾組織K:腎組織
7.3其它同類疫苗的比較試驗
超強毒滅活苗抗體陽性率、抗體滴度及對超強毒的保護率,在參與比較的疫苗中,居於首位,經農業部批准的雞傳染性法氏囊滅活疫苗(CJ-801-BKF)的抗體陽性率、抗體滴度及對超強毒的保護率等指標等同於或略低於超強毒滅活苗,同時其規定的免疫劑量為1.2毫升/只,超強毒滅活苗與之相比較,則具有免疫劑量小、免疫持續期長、抗體滴度高、攻毒保護確實等特點(見表19)。
表19、滅活疫苗與其它疫苗的比較試驗
7.4疫苗的保存期測定
結果表明,所有批次疫苗保存一年,免疫雞後均無不良反應,且對免疫雞的保護率均在100%(見表20)。
表20、疫苗的保存期測定
榮譽表彰
2018年12月20日,《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超強毒的細胞適應株及其套用》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