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種車軸草(學名:Trifolium hybridum L.)是豆科車軸草屬植物,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3-5年,高30-60厘米。主根不發達。莖直立或上升。掌狀三出複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序球形,直徑1-2厘米,著生上部葉腋;總花梗4-7厘米,比葉長。莢果橢圓形;通常有種子2粒。種子甚小,橄欖綠色至褐色。花果期6-10月。
原產於歐洲,世界各溫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東北有引種,也見逸生於林緣、河旁草地等處。
雜種車軸草草質柔軟,細嫩,適口性好,是馬、牛、羊、兔和禽類的好飼料。可供青喂,青貯或調製乾草用。也供放牧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3-5年,高30-60厘米。主根不發達,多支根。莖直立或上升,具縱棱,疏被柔毛或近無毛。掌狀三出複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草質,具脈紋5-6條,下部托葉有時邊緣具不整齊齒裂,合生部分短,離生部分長漸尖,先端尾尖;葉柄在莖下部甚長,上部較短;小葉闊橢圓形,有時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3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細鋸齒,近葉片基部鋸齒呈尖刺狀,無毛或下面被疏毛,側脈約20對,與中脈作70°角展開,隆起並連續分叉;小葉柄長約1毫米。
花序球形,直徑1-2厘米,著生上部葉腋;總花梗4-7厘米,比葉長,具花12-20(-30)朵,甚密集;無總苞,苞片甚小,錐刺狀,長約0.5毫米;花長7-9毫米;花梗比萼短,花後下垂;萼鐘形,無毛,具脈紋5條,萼齒披針狀三角形,近等長,萼喉開張,無毛;花冠淡紅色至白色,旗瓣橢圓形,比翼瓣和龍骨瓣長;子房線形,花柱幾與子房等長,上部彎曲,胚珠2粒。莢果橢圓形;通常有種子2粒。種子甚小,橄欖綠色至褐色。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雜種車軸草生長於逸生於林緣、河旁草地等處。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溫帶和寒溫帶各地都能生長。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5℃,最適溫度為22-25℃。土壤解凍不久就返青,6-7月生長最盛,8-9月雖然溫度逐漸降低,但仍加速營養生長。抗寒性較強,生長中的雜種車軸草,在早春和晚秋,能抗禦零下5-6℃的低溫。生育期較長,一般都在200天以上。又頗抗熱,中國南方各地都能生長。
雜種車軸草喜濕潤,適生在排水良好的低濕地上。有一定的耐淹性,短時間被水淹埋仍能恢復生長。總需水量以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為適宜。根入土較淺,不抗旱,水分不足則生長不良。
雜種車軸草有一定的耐蔭性,在疏林下或與禾草間,混種時都生長良好。雜種車軸草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都能生長,但以濕潤而富含腐殖質的黑色土壤為愛好。耐酸性較強,適宜的土壤pH為6.5-7.5,但低至5.5的酸性土壤不宜生長。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歐洲中部和北部,其中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墨西哥、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都有大量栽培。中國20世紀30年代引進,在東北、華北濕潤地區和南方高海拔地區種植。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雜種車軸草不宜連作,種植3-4年即應倒茬一次。最好的前作是麥類,薯類和葉菜類。整地質量良好的退化草地。退耕牧地,新墾耕地等也可種植。雜種車軸草根臢發達, 固氮能力強,根量大,殘肥多,土質好,所以雜種車軸草之後適宜種植玉米,高粱、蘇丹草等耗損地力較強的高產飼料作物。種雜種車軸草的地,要秋翻、秋耙,創造疏鬆的耕土層。夏播複種也要細緻整地。土質貧瘠的地,每畝施半腐熱的堆肥或廄肥2500-3000千克,翻埋在底層作基肥。雜種車軸草播種後7-8天即出苗。從出齊苗到封壟前,要適時中耕除草2-3次。
雜種車軸草一年可刈割2-3次,在開花期刈割,秋播的雜種車軸草,次年5月開花,可提早刈割利用。一般第一次刈割產量較高,第二次刈割產量較低,第三次刈割產量更低,通常以兩次刈割為好。每次刈割之後,必須經40-50天的再生長後,才能進行下一次刈割。最後一次刈割要留高茬,以備積雪保溫,增加水分,促進返青。
主要價值
雜種車軸草草質柔軟,細嫩,適口性好,是馬、牛、羊、兔和禽類的好飼料。可供青喂,青貯或調製乾草用。也供放牧用。牛、羊等反芻動物在雜雜種車軸草地放牧,要放到大半飽為止,青餵時要控制餵量,禁放“露水草”,與禾本科草搭配喂, 以防得臌脹症。雜種車軸草莖細葉多,營養豐富。據分析,粗蛋白質含量為14-18%,消化率在70%以上,是人工草地的優良草種。又是優良的蜜源植物和草坪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