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共包含5本書。《靈魂的手書》,《愛拯救個性》,《美是自由的呼吸》,《深淵裡的求告》,《人與世界的割裂》。
基本介紹
- 書名:雙頭鷹文庫
- 又名: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
- 作者:洛扎諾夫
- 譯者:方珊,何卉,王利剛
- ISBN:7806429212
-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5-1
劇情簡介
洛扎諾夫被人稱為瘋人、怪人、狂人,他在書寫自己的思想時極為隨便,有的是在鑑定古幣時,有的是在列車上,在周圍儘是妓女的城外大街上,在花園裡仰望天空時,在法院裡等待書記員時……洛扎諾夫在這些時刻不僅沒有放棄思考,而且也不放過寫作,他在稿紙或標語的背面,在信封和名片上,在鞋底上,寫下了一些胡不相干的句子,在旁人看來,這些話無異於囈語、夢話。洛扎諾夫是一位充滿批判激情的思想家,這一點就決定了他的隱居只不過是展開思想的一種形式而已。他十分珍惜那些“出人意料的吶喊”,記錄這些聲音是一種精神需要。洛扎諾夫的隨想錄《隱居及其他》是一個混沌的文本,裡面有詩,有哲學,有故事,有日記,也有文學批評。洛扎諾夫也清楚自己的這些飄忽的思緒和情感是拒絕閱讀的,粗糙的閱讀會損害思想的完整性。洛扎諾夫厭惡讀者,因為讀者的存在無形中構成了對思想的消解。這種感受只有洛扎諾夫這般敏感得近乎神經質的思想者才能夠感受到。他認為跟讀者在一起是一件極其無聊的事情,他甚至用讓人難以接受的比喻來描繪讀者的不開竅:“他張著嘴,等著你餵他。在此情形下,在他大吼大叫之前,他的樣子活像一頭驢。”洛扎諾夫的狂妄與他獨特的精神氣質有關,坎坷、潦倒的經歷使他無法心平氣和的面對人生。
洛扎諾夫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是“誰也不為”的寫作,這與其深廣的宗教情懷有關。由於生活的苦痛遠比生活的興趣強大,所以,哲學和文學總是脆弱的,他厭惡那些虛偽的天才,他們自以為是,趾高氣揚,竭力掩飾自己,用精神財富來作交易。洛扎諾夫直截了當地說:“我厭惡文學”。我相信洛扎諾夫厭惡的不是文學本身,而是厭惡那種庸俗的文學習氣。他確信文學早在發表前就已經存在,信教者早於任何宗教,它記憶體於人們的靈魂波動之中。洛扎諾夫所謂的這種“本能”,是俄羅斯思想家所具有的一種精神力量,不要輕易將其認定為虛妄之語。一個將堅定信念、捍衛信仰視為精神本能的民族是偉大而神聖的。洛扎諾夫竭力將自己的作品同上帝的“願望”結合在一起,不顧一切地傾聽、挖掘和記錄“內在的聲音”,如此執拗而忘情地寫作是那些徵求虛名的“文學家”所無法比擬的。
洛扎諾夫是一個為思想而生活的人,思想使他從容地面對生活的各種折磨,並在榮耀面前保持冷靜。他並不是那種血管繃緊,善於論戰的人,否則,他就不會用“隱居”這個詞來描繪自己的生存狀態了。鬥爭狀態顯然不是思想者的最佳境界,如火如荼的爭辯甚至會損耗思想的魅力。洛扎諾夫這樣來敘述自己:“總是沉默……總是聽……總是想……那些傻瓜的話,還有這些聰明人的話……”,洛扎諾夫沉思默想的方式擺脫世俗規則的束縛。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洛扎諾夫放棄了銳利的觀點,他對外界浮躁情緒的排斥使他保持了精神高度,保持了人格上的清醒。洛扎諾夫的沉默是有敵意的,他膽敢與同代人作對。他認為“今天的一代”是“沒什麼意義”的,在歷史的嘆息之後,一代人的存在又能證明什麼呢?洛扎諾夫瞧不起那些盲目追隨時代的群體,他們發出的雜音雖然會形成一時的熱鬧,但是,終究不會長遠。人們只記得那些當時稀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清晰、濃厚的聲音。洛扎諾夫說:“關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人我們知道什麼?只有普希金講過的東西。我們知道、記得他的每一行詩,還要加以研究。而他的同代人對自己的時代而言也是存在的,對我們的時代來說就無論如何不存在了。”如果普希金不與同代人作對,就無法超出那個時代。
與同代人作對是錘鍊個性的需要。洛扎諾夫稱自己是個奇怪的布道者,他更多的時候冷眼觀世,而當思想的潮流涌動的時候,他又無法讓自己停止發言。洛扎諾夫的聲音不是自外於社會的,他用百倍的警惕關注著社會狀況,他那些遊手好閒的知識分子懷有反感,憎惡下流無恥的輿論界。同代人是獨立思考的障礙,是自我表達的阻隔。過於沉溺於同代人所製造的歡樂,就只能曇花一現。洛扎諾夫堅定地說:“社會,周圍的人,只能使靈魂受損,而不能使靈魂受益。”洛扎諾夫所怒視的同代人指的是一個群體,他並沒有排除“能使靈魂受益”的朋友的存在,然而,這樣的知己畢竟是少數。只有繞過人群才能接近他們。躲開同代人是洛扎諾夫所謂的“隱居”方式,洛扎諾夫認定:“當代的實質是:把一切納入規範、模式和套語中。”逃離庸俗話語的纏繞是洛扎諾夫一生的努力。
洛扎諾夫的“隱居”與中國傳統文人的出世入世互動使用的生存策略完全不同。洛扎諾夫用這種方式來對時代、對文學和哲學負責。正如他所說的:“隱居中有一切。隱居中有力量。隱居中有純真。隱居是集中精神,是——還我‘完整的我’”。
愛拯救個性——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作者:索洛維約夫 著,方珊,何卉,王利剛 選編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7806429239
內容提要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經。
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1853-1900),傑出的歷史學家謝爾蓋·索洛維約夫的兒子,生於莫斯科。年輕時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經歷了一個宗教懷疑論時期,但其思維框架是唯物主義的。在以優異成績完成中學學業後,進入莫斯科大學物理和數學學院。翌年興趣發生轉變,迷上了哲學。1874年,他聆聽了莫斯科神學院的講座。
索洛維約夫以《西方哲學的危機(反對實證主義)》的碩士論文答辯完成了大學的學業。這部著作具有唯心主義和東正教傾向。他很快被該校指定為哲學講座的高級講師。
1875年,索洛維約夫利用公休假到了國外,在大英博物館工作,並研究古典哲學。回國後,他調到了聖彼得堡大學,在那裡他答辯了他的博士論文《抽象原理批判》。這部著作加上他的碩士論文,以及《三種力量》(1877)包含了他思想發展第一階段哲學觀點的理論基礎1881年3月,他出面為那些參與謀殺沙皇的人辯護,並公開向亞歷山大三世呼籲寬大處理。結果索洛維約夫被禁止公開講課。作為一個教師這使他感到沮喪,他退出了大學,放棄了學院生涯。從那時起直到去世,他過著流浪生活,沒有家庭,也沒物質上的安逸。
19世紀80年代,索洛維約夫主要從事神學研究,他的《生命的精神基礎》(1882-1884)、《神權政治的歷史和未來》(1887)《俄羅斯和普世宗教》(1889)都是致力於這個問題的。
他最後10年的創造性著作表明他哲學興趣的回歸,這一時期的著作主要有:《自然中的美》(1889)、《愛的意義》(1892-1894)《上帝的觀念:為斯賓諾莎的哲學辯護》(1897)、《理論哲學的基礎》(1897-1899)、《善的證明》(1897-1899)和《三次談話》(1900)。
美是自由的呼吸——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作者:別爾嘉耶夫 著,方珊,何卉,王利剛 選編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7806429220
內容提要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經。
別爾嘉耶夫是19世界末和20世紀初,俄國社會大動盪中所產生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俄國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學家。他是一位獨特而又自由的思想家,中年時被驅逐出自己的祖國,流亡海外,但他始終關注著人及其命運,並建構了屬於自己的宗教哲學、歷史哲學、文化哲學和社會哲學,在歐洲享有極高的聲望,並於1947年榮獲劍橋大學榮譽神學博士稱號。本文作者通過對他一生中典型的思想和生活活動的總結——《自我認識:思想自傳》的閱讀,來試著把握和分析其思想中最精彩也最重要的部分——自由。
深淵裡的求告——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作者:舍斯托夫 著,方珊,方達琳,王利剛 選編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7806429247
內容提要舍斯托夫是19—20世紀俄羅斯著名思想家中極富獨創性的偉大思想家。他的一生始終圍繞著自明真理與啟示真理、理性與信、雅典與耶路撒冷、知識與拯救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不懈地爭鬥,由此揭示出深淵與主之間雖已在人類思想的漫長發展過程中幾近完全斷裂,但仍有少數思想家在邊呻吟中邊探索,邊絕望中邊呼告,以便掙脫理性思維的枷鎖,獲取人應有的生命活力,得到信仰與自由。
舍斯托夫的思想觀點極為獨特,他的語言似曠野呼告。隨著其著作的陸續翻譯出版,會有中國讀者研讀他的非邏輯、非體系、無根據的“荒誕”思想,以走出自明的“魔圈”,品嘗到在著名思想家靈魂中漫遊的苦澀、孤獨、迷惘,還有破壞與創新的欣悅與快感。
人與世界的割裂——雙頭鷹文庫:俄羅斯思想家智慧隨筆作者:弗蘭克 著,方珊,方達琳,王利剛 選編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7806429255
內容提要俄羅斯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絢麗的明珠,儘管它歷經磨難,仍不失其燦爛耀眼的光輝。
“雙頭鷹文庫”願繼前輩學者漢譯俄羅斯文化學典之大業,並與同輩學者共鑄文化交流之輝煌,推進國人對俄羅斯文化的全面了解。本文庫定名為“雙頭鷹文庫”,旨在讓中國讀者走近俄羅斯,走近俄羅斯之魂。雙頭鷹是俄國的國徽,也是俄羅斯文化之象徵:它的一頭偏向西方,另一頭卻朝向東方;一雙眼睛盯著西方,另一雙眼睛去凝視著東方。這恰好是俄羅斯及俄羅斯文化所處境遇的絕妙寫照,也是俄羅斯文化歷史發展的形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