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領鴴

雙領鴴

雙領鴴(學名:Charadrius vociferus)屬中小型涉禽。背褐色,腹白色,胸有兩條黑色帶。飛行時顯現出黑白相間的翅和褐色的尾。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分布於美洲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領鴴
  • 拉丁學名:Charadrius vocife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鴴科
  • 鴴屬
  • :雙領鴴
  • 亞種:3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Killde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雙領鴴體長在20~28厘米之間,翼展46~48厘米,體重75~128克,背部褐色,腹白色,胸有兩條黑色的帶狀長紋。飛行時顯現出黑白相間的翅和褐色的尾。腿粉紅色,尾巴,臀部和較低的背後,有顯著的橙色斑紋,棕色的眼睛兩性同形,有繁殖羽和冬羽之間的差異。
雙領鴴雙領鴴

棲息環境

棲息于田野,牧場和乾燥的高地。高爾夫球場、航空地坪、多草泥灘、短草牧場是首選棲息地。

生活習性

遷徙原因僅為避雪,春天早於大多數鳴禽返回繁殖地。鳴聲嘹亮,連續不斷。以甲蟲、蝗蟲類、蜻蜓和其他昆蟲為食。

分布範圍

安圭拉,安提瓜,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格瑞那達,瓜德羅普,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聖·馬丁(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英屬維京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美國。
雙領鴴分布圖雙領鴴分布圖
旅鳥:法國,巴西,法羅群島,格陵蘭島,蓋亞那,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挪威,葡萄牙,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

繁殖方式

在地面上挖淺坑為巢,內墊以石塊。雄鳥造幾個巢,而雌鳥從中選擇一個。每窩產卵4枚,呈淡灰色,具黑色斑紋。雙親交替孵卵,孵卵期24天,共同照料幼雛,幼雛出殼後不久即自己行走進食。若有入侵者走近其巢,親鳥即在地面上跛行或拍打翅膀,裝成受傷樣子,把敵害從營巢地引開,這種行為稱為“折翅”。

亞種分化

雙領鴴(3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雙領鴴北美亞種
Charadrius vociferus peruvianus
2.
雙領鴴安島亞種
Charadrius vociferus ternominatus
3.
Charadrius vociferus vociferus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