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雄墓,位於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東,目的是紀念劉金山、王志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雄墓
- 位於: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東
- 目的:紀念劉金山、王志勝
- 特點:兩墓相隔百米
簡介,英雄簡介,王志勝,劉金山,
簡介
雙雄墓位於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東150米處,兩墓相隔百米,也稱“雙雄墓”是為紀念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金山,副大隊長王志勝而建。整個墓葬區綠樹成蔭,鮮花環繞,威武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英雄簡介
王志勝
王強的原型,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陳莊人。出生在一個鐵路工人家庭里,兄弟五人,排行第四,十五歲開始跑火車,做小本生意。自小和洪振海是好朋友,自小練了一身“飛車”本領。1938年3月,日軍侵占棗莊後,王志勝,洪振海由人介紹到滕縣墓山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義勇隊。10月在棗莊建立了情報站,洪振海為站長,王志勝為副站長。為及時搜到敵人情報,王志勝利用各種關係到日軍在棗莊設立的洋行。1939年8月的一天,王志勝和洪振海第一次血洗洋行,將大掌柜,二掌柜擊斃,三掌柜擊傷,奪取長短槍各一支,震撼了敵人。10月他和洪振海經過周密計畫,又在臨棗鐵路結球萵苣上,“飛車”襲擊日軍,劫取敵人眾多槍枝彈藥並及時運到蘇魯支隊。並在棗莊車站北陳莊以開炭場作掩護,積極發民抗日力量。1940年1月魯南鐵道隊在陳莊成立。第一次打洋行後,日軍對洋行加強了防備。8月下旬的一天夜裡,洪振海,王志勝帶領32名隊員,分成五個組摸到洋行附近,因圍牆高且有電網,不能越牆,他們便用鐵桿在牆上打洞,直到第二天凌晨4點,才將院牆挖通。王志勝帶領4個人組進院內,洪振海帶短槍組在外面掩護,三四分鐘結束了戰鬥。這時日軍發現洋行出事,探照燈不停地朝洋行掃射。日軍集隊包圍過來,情況十分危險期。洪振海此時己出不來,一名隊員急中生智,將隨身帶的大斧一氣砸開了門鎖,隊員們迅速脫離。魯南鐵道隊夜襲洋行聲威大振,至今廣為流傳。1942年8月他被魯南軍區評為一級戰鬥英雄。
臨山
劉金山
1915年,劉金山出生於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蔡莊村一戶礦工家庭。他6歲喪母,8歲喪父,過早地過上了流浪兒的生活,飽嘗了資本家、封建把頭和反動獄警的皮鞭棍棒之苦,但磨難也塑造了他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性格。1938年4月,當他得知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在滕峰邊山活動時,便毅然加入了這支隊伍。不久,因在一次戰鬥中負傷,遂與部隊失去聯繫。1940年9月,他經人介紹加入了鐵道大隊。大隊長洪振海見他聰明能幹,便安排他在大隊部當通信員。劉金山進步很快,不久就被提拔為鐵道大隊分隊長,第二年1月便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鐵道大隊的骨幹力量。
1941年夏,劉金山參加了鐵道大隊夜襲敵臨城火車站的戰鬥,負責剷除臨城站日軍站長高崗(小說《鐵道游擊隊》中日軍特務隊長崗村的原型)。他帶領隊員先設計除掉了高崗的重要耳目,接著化裝成鐵道工人,深入到高崗辦公室附近偵察方位、配置及日軍崗哨情況。然後帶領精幹隊員,於夜間10點多鐘直撲高崗的辦公室。劉金山用力踢開門,正伏案的高崗見有變故,正要伸手摸槍,被劉金山一槍擊斃。睡眼惺忪的衛兵剛抬起頭,劉金山的槍口已頂住了他的腦門。整個戰鬥進行不到10分鐘,不僅剷除了高崗,還繳獲了兩挺機槍、30餘支步槍、3支手槍及數千發子彈。類似這樣的戰鬥,劉金山參加了十餘次。大隊長洪振海犧牲後,劉金山即被全體隊員推舉為代理大隊長。1942年5月,劉金山被魯南軍區正式任命為大隊長。
1942年4月,劉少奇到山東濱海檢查指導完工作後準備返回延安,魯南軍區把護送劉少奇跨越津浦鐵路的任務交給了鐵道大隊,並確定由劉金山帶領9名隊員具體執行護送任務。第二天晚上,化名“胡服”的劉少奇騎上一匹騾子,隨劉金山等人出發了。他們從沙溝附近的一條幹沙河涵洞悄悄跨越津浦鐵路,在喬廟稍事休息後,將劉少奇送到了微山湖的船上。由於湖西敵人“掃蕩”,封鎖嚴密,他們又陪劉少奇在船上住了兩天才告別,由湖西軍區的部隊繼續送劉少奇西行,圓滿完成了任務。此後,鐵道大隊又相繼護送過陳毅、蕭華、羅榮桓、朱瑞等過路幹部千餘名,為主力部隊輸送了數百名骨幹力量。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重大勝利,魯南抗日軍民也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進入到局部反攻階段,鐵道大隊的中心任務也由護送幹部過路逐步轉移到配合主力部隊反擊日偽頑軍的進攻。這時鐵道大隊隸屬於魯南獨立支隊二大隊,但對外仍稱魯南鐵道大隊。從這年2月起,劉金山帶領鐵道大隊取得了一系列反擊日偽頑軍戰鬥的勝利,如反擊湖西頑軍胡介藩部、韓繼堯部戰鬥,程子廟戰鬥,高莊戰鬥,奇襲臨城偽區部戰鬥及攻克趙坡戰鬥等。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駐棗莊一帶的1000多名日軍及家屬企圖乘一輛鐵甲列車南逃徐州。當鐵甲車開到沙溝附近時,前進或後退的路均已被鐵道大隊截斷。但此時日軍還想作最後的頑抗,拒絕向鐵道大隊投降。劉金山遵照魯南軍區的指示,到沙溝向日軍鐵甲車大隊長太田義正詞嚴地申明我軍立場,並派代表到姬莊與日軍代表談判交涉,終於使日軍低頭認罪,交出武器投降。這次日軍共交出山炮兩門、重機槍8挺、輕機槍130多挺、步槍1400多支、手槍數十箱、子彈百餘箱。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鐵道大隊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1946年3月,魯南鐵道大隊奉命撤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魯南鐵路局,劉金山被任命為副局長。同年8月,為遲滯徐州地區國民黨軍向魯南解放區的集中進攻,魯南軍區又調集原魯南鐵道大隊部分骨幹,重新組建了有190餘名隊員的魯南鐵道大隊,劉金山再度出任大隊長。同年11月,因對敵鬥爭形勢發生變化,魯南鐵道大隊番號再次奉命撤銷,部隊被改編為魯南軍區特務團二營,劉金山任副團長兼二營營長。此後他隨軍南下,參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任魯中南縱隊三O七團副團長等職。建國後,劉金山歷任三十五軍三O七團團長、浙江金華軍分區參謀長、一O五師參謀長、公安十七師參謀長、江蘇省南通軍分區副司令員、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81年9月離職休養。於1996年病逝,現埋於棗莊市薛城區臨山鐵道游擊隊紀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