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兩證
照“雙證”互通的思路,對職業技術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實行“一教兩證”,即一種教育形式同時頒發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對社會人員實行“證書折學分”,即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可按照規定的辦法和程式將職業資格證書折算為學分,並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進入職業學校修滿規定的其他學分,可獲得相應的文憑。學員可以獲得學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即雙證,開展這樣教育培訓的機構俗稱為雙證班按。
背景資料
國務委員
陳至立在第五屆全國考委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為適應繼續教育和終生教育發展的需要,在辦好自考學歷教育的同時,應積極拓展非學歷教育的證書考試。行業對其所需的繼續教育比較熟悉,要注意加強與部門行業的合作,發揮部門行業的積極性,使專業設定和課程能內容更具有針對性,符合部門行業的實際需要。協會與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聯合推出資格證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專業(專科、獨立本科段)合作項目以確定開考。同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與行業協會即將退出滿足市場經濟需求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對促進行業發展和增強自學考試社會適應性具有深遠影響。
中國加入WTO組織以後,各行業與國際接軌的速度日趨加快。中國行業協會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了解決中國各專業人才的嚴重短缺的有效途徑:即引進吸收國外已開發國家人才教育培訓的經驗和系統,發展中國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而又與國際接軌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企業在職職工既希望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隊獲得學歷證書也有強力的需求。而通過參加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則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途徑。
自學考試具有開放性、社會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而“部門和行業在人才需求,、培養目標和方式、專業課程設定和人才使用等方面具有優勢,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好這些資源優勢,合作開考社會急需的,符合行業特色的學歷證書和非學歷的執業證書考試,講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機結合。做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社會需求”。
綜合所述,行業協會與自考機構合作開展“雙證”教育既是行業培養專業人才進行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今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及新的增長的,同時也是實現雙贏的最佳選擇。
本質內容
所謂的“雙證班”,要么是指“成教文憑證書+職業資格(技能)證書”,要么是“自考文憑證書+職業資格(技能)證書”。其實,考生不通過“雙證班”,自學一樣可以拿到成教或自考的學歷文憑。
主要形式
所謂“雙證班”,顧名思義,可以拿兩個學歷證書的形式。首先要弄清楚的便是這個兩個證書到底是什麼。為了便於理解,以北京A大學B學院為例:
第一種證書,是北京A大學B學院 學生頒發的證書。咋一看是正式的三本學歷。其實不然,學校是三本不錯,但是每個學校每年的招生限額是上級教育部門規定的,不會有多餘數量供自己隨意安排,以這種所謂“雙證班”形式進校的學生。根本不是通過正常渠道錄取的,因而學校根本不會有學籍,只是在這個校園中的某個教學樓或者校外某處以這個名義上課而已,最後頒發的證書當然是自己隨意蓋章就能拿出來的,是沒有在教育部門註冊備案的,就是說,沒有任何作用的,跟在街頭花20塊做的假證是一個效果。
第二種證書,一般情況就是北京A大學
網路學院的證書了。這個網路學歷,人們都應該知道,國家明文規定,是業餘學習的學歷,不可以全日制教育,換句話說,想拿網路文憑,根本不需要每年花一萬多學費、再用上四年時間在學校的學習。自己隨便找個學習中心,學費最貴的北京也就是一個學分100塊。本科下來也就是一萬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上這個“雙證班”,不管花費了多少時間個金錢。隨後換得的就是某某大學的網路文憑。
優勢特點
滿足企業需求、社會需求是合作開展“雙證”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社會主義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的大環境,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崗位變動的頻率加快,以數千萬計的現有從業人員,需要主動適應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職業水平升高的新需求。繼續學習、不斷更新自我,將是必由之路。因為培養社會急需並且能和國際接軌的人才不僅是行業協會的目標也是教育部門目標。
雙證教育的優勢在於:了解和掌握本行業對各個層次人才需求的狀況,以崗位需求確定任成才培養的目標,避免盲目性,還可以發揮行業優勢向其會員單位推薦優秀自考畢業生;了解和掌握行業標準,並以此來設定職業資格證書的質量標準和專業課程等,防止理論與實踐脫節;了解和掌握國外同行業管理的成熟經驗,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職業資格證書,推動國內行業與國際接軌,保持行業水平的先進性。但行業進行教育培訓的局限性在於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與學歷教育脫節,不利於在職人員多方面的需求;難於做到理論知識與時間能力的有機融合;培訓的設計面難以擴展,不能吸引社會個層次的人員廣泛參加。
自學考試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時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學考試自1981年建立以來,20多年間共有4200萬人約9000多萬人次殘參加學習考試,520萬人取得專科以上畢業證是,全國每35人中就有一人參加過自學考試。
作為中國首創的開放式的社會化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在構建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當中,仍將繼續發揮作用。
自學考試的優勢在於:具有廣泛性、社會性的特點,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參加高等教育學習提供了條件;具有嚴肅性、嚴格性的特點,自學考試以其嚴格的考風、考紀著作。自考學歷得到國內各行各業的認可,並可得到世界38個國家的承認;具有靈活性、持久性的特點,自學考試專業設定靈活,社會需要什麼人才,就設定什麼專業。還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拓繼續教育、終生教育的新形式,保證其持續、持久發展。但自學考試的局限性在於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行業需求變化方面反應遲緩,不能及時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偏理論教育,輕實際能力的問題普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行業協會再教育方面的優勢可以彌補自學考試的不足,反正,自學考試的優勢也可以彌補行業協會的不足。
雙方優勢互補,相互依託,大力發展“雙證”教育,並將國際證書有機融合進行本土化,這將是行業向
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發展和
自學考試向非學歷教育發展的改革的大趨勢,是一種極有潛力的合作方式。
中英自考
中英自考是國家考委與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合作推出的一種自學考試形式,指定教學點統一辦班授課,考試由主考院校與劍橋大學聯合命題,畢業可以同時獲得國內名校學歷證書和劍橋管理兩個證書。
目前中英合作的專業有“商務管理”、“採購與供應管理”、“銷售管理”、“物流管理”、“金融管理”。中英自考的特點有:
1、教育部全國考委與著名學校劍橋大學強強聯合,世界上50多個國家認可中英自考學歷,極具權威性。
2、教材內容權威,人民大學等知名學府在編輯教材時都有借鑑中英教材的某些內容。
3、中英自考的專業非常具有實用性,商務管理”、“採購與供應管理”、“銷售管理”、“物流管理”、“金融管理”這些專業都是針對最今中國最緊缺的人才崗位設定的專業。
4、中英自考一年有四次考試,最快可以一年畢業,專本可聯讀。
5、中英自考在留學中可申請免修和減修部分課程。
國家規定
中國
成人高考實行全國統一招生,考生只要報名參加入學考試,達到錄取分數線後就能獲得入學資格。除了專門的成人高校外,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都不能辦成教“脫產班”,只能辦業餘班、雙休班。“因此,宣稱是招普通高校的全日製成教生、與統招生一樣住在校本部學習,那肯定是違規的。”該負責人說。
至於自學考試,目前有三類開考形式,即面向助學班開考、面向社會開考和面向系統委託單位開考。報名自考助學班只有兩種方式:
一是通過“網路報名服務平台”進行網上報名,二是考生本人到舉辦院校報名。除此以外,舉辦院校不得接受任何機構、集體或個人的報名。禁止這些高校與其他機構合作舉辦全日制助學班,高校校外教學點必須由學校直接管理,杜絕中介參與招生。
專家建議
雙證班中宣稱的職業資格證,需要考生參加當地主管勞動部門批准的具有合法資質的的民辦學校的培訓,然後報名參加國家部委或相關機構的認證考試,考試通過了才可以獲得職業資格(技能)證書。沒有勞動部門審批的職業培訓資格的學校,就沒有培訓資格,考生一定要認清資質,遇到不實招生也可向該廳投訴。
發展趨勢
突破舊框框,創造新模式是合作開展“雙證”教育的結合點。加大改革力度,是合作開展“雙證”教育的切入點。21世紀是終身學習化、國際化、信息化的世紀,這為建立“雙證”教育的完整體系提供了良好機遇,同時也使中國教育市場面臨開放打得巨大壓力,尤其是中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市場價值已引起西方國家的極大興趣。“雙證”教育應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以質量為核心,以多途徑為手段,以現代化為目標,通過完善的培養目標體系,進行教學方式與考試方式的變革,加強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發展涉外考試項目,借鑑已開發國家的有益經驗,建立起高起點的自考教育平台,讓世界認識自考,使自考走向世界。因此,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雙證”教育的改革力度。
一是加大高端培訓的力度。開展自學考試研究生教育的試點,既適應中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需求,也成為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 滿足廣大公民接受高層次教育願望的重要途徑。
二是加大助學工作的改革力度。助學是“雙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發揮非政府行業協會的作用,由強調以考試為中心,轉向以教育為中心,注重教育過程,使社會助學活動形成自我約束和評價的有效機制。促進“雙證”教育活動健康、有序的發展。
總之,加快行業協會與自考機構在“雙證教育”中的改革步伐,相互依託,打造精品,持久發展,就可能全面實現在“雙證”教育過程中1+1>2的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