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色蹄蝠

雙色蹄蝠H. bicolor( Temminck); Bicolored leaf- nosedBat為最小的蹄蝠。中國分布於雲南、福建、廣西、海南、台灣;國外見於印度、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分布於中國的為中國亞種H.b. sinensis andersen。

基本介紹

簡介,亞種,

簡介

主要分布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廣西廣東香港雲南海南福建湖南等地,多生活於岩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雙色蹄蝠

亞種

雙色蹄蝠印度亞種(學名:Hipposideros bicolor fulvus),Gray於1838年命名。分布於台灣島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雙色蹄蝠北部灣亞種(學名:Hipposideros bicolor gentilis),Andersen於191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廣東、雲南、湖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雙色蹄蝠H. bicolor( Temminck); Bicolored leaf- nosedBat為最小的蹄蝠。外形與中蹄蝠相似,但鼻葉簡單,僅具一馬蹄形前葉和項葉。耳甚大,尾長,股間膜寬闊。體背棕褐色,腹面淺棕褐色。體毛均兩色,基部白色,向尖部漸變成褐色。老年個體變淺棕黃色且喉部變白色。體長37-47mm,前臂長約40mm,體重約6g。多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岩洞中。群居,每群達數百頭,冬季群偏大,夏季劇減。多與其他蝠類共棲。夜間覓食。群體中雌雄比例相近。1月尚未發現有孕母獸。其糞可作夜明砂入藥,但數量少。中國分布於雲南、福建、廣西、海南、台灣;國外見於印度、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分布於中國的為中國亞種H.b. sinensis anders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