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缽翔齒獸

北京自然博物館孟慶金研究員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原始的滑翔哺乳動物化石,比現存最早的滑翔類哺乳動物化石早了1.1億年。台北時間2017年8月10日凌晨,相關成果的兩篇論文同時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缽翔齒獸
  • 拉丁學名:Vilevolodon diplomylos
命名,形態特徵,

命名

雙缽翔齒獸(Vilevolodon diplomylos):拉丁語“Vilevol-”,意思是“飛翔”;“-odon”意思是“齒”,所以屬名為“翔齒獸”。拉丁語“Diplo-”意思是“雙”,“-mylos”的意思是“研磨、研缽”,所以種名為“雙缽”。

形態特徵

翔齒獸為典型的中生代小哺乳動物體型,體重大約35克-55克。翔齒獸化石標本都非常精美地保存了皮膜和毛髮的結構,這些皮翼連線在頸部、前後肢和尾椎之間,形成前皮翼(膜)、側皮翼(膜)和尾皮翼(膜),與現生哺乳動物的滑翔皮翼(膜)相似。新化石屬種的另一個顯著骨骼特徵是其鎖骨與間鎖骨已經癒合,形成“Y”的形狀,與飛行的鳥的叉骨的形狀相似趨同。翔齒獸的其它前肢骨關節顯現出靈活的運動特點,其四肢骨骼的比例具有許多與滑翔功能相關的形態特徵,充分表明這些新化石哺乳型動物是滑翔動物。翔齒獸與現代滑翔哺乳動物也有許多差別。新發現的原始哺乳型滑翔動物不僅骨骼形態與現代哺乳動物有所不同,它們滑翔的運動方式與植物食物的組合也依賴完全不同的植物類群。翔齒獸新化石還展現出了一個以前未知的下頜骨中耳結構的獨特形態組合,即鼓骨的前支和較短的麥氏軟骨連結在下頜骨角區的很小的三角形區域,但翔齒獸的麥氏骨溝退化。這種中耳的獨特的特徵組合增加了哺乳動物性狀複雜轉換的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