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泉寺村

雙泉寺村

雙泉寺村位於石景山區西北部,距區政府9.6公里,屬五里坨街道辦事處轄村。雙泉寺村三面環山,東鄰陳家溝,東南為滿井,西南是佟家村、黑石頭。聚落為南北兩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泉寺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五里坨街道辦事處轄村
  • 人口:126人
歷史介紹,名稱由來,

歷史介紹

現存正殿(已改建),東、西配殿,二道門,石碑2座,古柏4株。雙泉寺以東有摩崖石刻2處:一處為半米見方隸書“翠微山”,3字下方刻有謝宇七絕2首;另一處為2尺見方“佛”字石刻。
雙泉寺前有澗名黑龍灣,為方便通行,建雙泉寺時曾架一拱橋,初名雙泉橋,清光緒九年建雙泉寺時,重修雙泉橋,橋體加長、橋面加寬,更名為萬善橋。萬善橋,形單扶,磚石結構,長18米,寬3.1米,高約10米,護欄外側鐫“萬善橋”3字。橋北兩株古柏之間,有石佛一尊,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堪稱上乘之作。
雙泉寺村南有黑陳路,可通門頭溝路。現有居民54戶,126人。

名稱由來

清《日下舊聞考》載明香盤寺碑云:“都城西四十餘里有寺名雙泉,有山名翠微。泉山幽勝,甲於他山。金章宗明昌五年,至其寺潛暑,寺有雙泉,因而得名。即建祈福寶塔於寺北。至明成化五年十月,賜名香盤禪林。”雙泉寺為金章宗八大水院之一,稱雙水院,村以寺為名。
雙泉位於雙泉寺西牆外,平均流量21.6立方米/日,礦化度為0.19克/升,水質良好,甘爽可口。泉水經石雕螭口流出注入蓄水池。1958年,東泉枯竭,西泉至今長流不息。
清光緒九年(1883),於香盤寺舊址以東重建雙泉寺,四年後竣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