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江谷精草
- 拉丁學名:Eriocaulon acutibracteatum W. L. M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粉狀胚乳目
- 亞目:帚燈草亞目
- 科:谷精草科
- 屬:谷精草屬
- 亞屬:三數花亞屬
- 分布區域: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草本。葉披針狀線形,叢生,長4-5厘米,中部寬3-3.5毫米,無毛,半透明,具橫格,脈10-14條,葉質較厚。花葶3-5(-9)個,長25-40厘米,直徑0.7-1毫米,扭轉,具4-5棱;鞘狀苞片長5.5-8厘米,口部斜裂,膜質;花序熟時球形,淡棕色,長5-7毫米,寬5.5-7毫米;總苞片倒卵狀橢圓形,禾稈色,開展,膜質稍硬,長2.5毫米,寬1.4-1.8毫米,無毛;總(花)托有密毛;雄花:苞片倒披針形,頂端長漸尖,長2.7-3毫米,寬1-1.5毫米,除位於花序外圍的無毛外,在背面的上半部均有短毛;花萼合生,3裂;花冠3裂,裂片長圓形至披針形,中片稍大,內面有疏毛,個細胞構成的毛;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苞片倒卵形,先端漸尖,長2.5毫米,寬1.6毫米,背面中部有毛;萼片3枚,離生,側片舟形,背部有明顯的龍骨狀突起,中片稍平坦,具狹小的龍骨狀突起,長1.7-1.9毫米,上部及邊緣有毛;花瓣3,離生,線狀倒披針形,中片稍大,無腺體或2個側瓣各有1小腺體,邊緣及兩面均有毛,膜質;子房3室,花柱分枝3。種子橢圓形,長0.6毫米,表面有六角形的橫格,每格有2-3個牙齒狀的小突起。花果期11-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米附近的沼澤地。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模式標本采自雙江縣青海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