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斑草雀

雙斑草雀

雙斑草雀(學名:Taeniopygia bichenovii):體長10-11厘米,體重7-12克,兩性幾乎相同。從前額有一道黑色帶包圍著白色的臉頰,並在下頦處會合,頭頂部、頸背部棕色,帶有細小黑色條紋,翅膀羽毛深棕黑色,帶有白色圓點。具有銀白色胸部,腹部以下是奶油色至黃色,尾巴黑色。鳥喙藍灰色,腿和腳灰藍色至深灰色。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 雙斑草雀與其他梅花雀科鳥類同樣有高度的社會性,雄鳥會通過"唱情歌"向雌鳥求偶。分布於澳洲東部及北部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斑草雀
  • 拉丁學名:Taeniopygia bichenovii
  • 別稱:貓頭鷹雀、鹿子雀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斑胸草雀屬
  • :雙斑草雀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Vigors & Horsfield, 1827
  • 英文名稱:Double-barred Finch
  • 英文名稱:Owl Finch
  • 英文名稱:Bicheno Finch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雙斑草雀體長10-11厘米,體重7-12克,兩性幾乎相同。從前額(直接在喙上方)開始有一道薄黑色帶包圍著白色的臉頰,在臉頰附近繼續延伸,並在下頦處會合,第二道黑帶位於胸腹部。 頭部的頂部、頸背部和背部棕色,帶有細小黑色條紋,翅膀羽毛深棕黑色,帶有白色圓點。具有銀白色胸部,腹部以下是奶油色至黃色,尾巴黑色。 臀部(上尾部覆蓋處)為白色。亞成鳥看起來像父母的灰暗版,上體的羽毛斑記不太明顯。鳥喙藍灰色,腿和腳灰藍色至深灰色。

棲息環境

棲息地為森林或稀疏林地帶,或在草原旁的水流周圍。多生活在氣候炎熱而潮濕的地區,比較常見於乾燥的稀樹、灌木叢開闊林地,和平原、鹽沼、耕作區邊緣、種植園、公園、庭院等,總是離水不遠,旱季在水塘邊聚集。

生活習性

在野外集群活動,多達40隻。為雜食性鳥類,主食為穀物和禾本科植物種子,也食植物的嫩芽、葉,平時在地面靈活地蹦跳覓食,也吃少量地上或飛在空中的小昆蟲。雙斑草雀與其他梅花雀科鳥類同樣有高度的社會性,雄鳥會通過"唱情歌"向雌鳥求偶。
人工飼養時可將種子散在地面上餵食。也吃昆蟲,尤其是在繁殖時。 喜歡吃蛋食、青菜和浸泡或發芽的種子。應該給它們提供碎蛋、牡蠣殼和海螵蛸以補充鈣質。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及北部地區。約克角半島、昆士蘭沿海、並向南延伸到新南威爾斯北部。白腰的雙斑草雀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黑腰的雙斑草雀生活在金伯利地區,混合(雜交)的雙斑草雀種群生活在卡奔塔利亞灣南部。
雙斑草雀分布圖雙斑草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雙斑草雀的雀巢是一個圓形的巢,有側入口,內部鋪設細草、羽毛。 巢放置在距樹木或灌木1至5米的地方,甚至建在建築物的屋檐處,通常靠近活躍的蜂巢。 雙親共同孵化並餵養雛鳥
每窩產4-6枚白色的卵,在第三枚卵產出後就開始孵化。孵化是由雄鳥和雌鳥共同進行,並持續約13天。雛鳥孵化初具深色的皮膚和灰色絨毛,羽毛在大約18天后長出,並具有了類似於成鳥的黑喙,但白色區域是灰色的。幼鳥在2周左右可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雙斑草雀(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雙斑草雀白腰亞種
Taeniopygia bichenovii annulosa
Gould, 1840
2
雙斑草雀指名亞種
Taeniopygia bichenovii bichenovii
Vigors & Horsfield, 1827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這種鳥的鳴叫聲細柔,聲音十分好聽,加之活潑可愛,它既可作觀賞鳥,又可作鳴鳥,深受人們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