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名,為直翅目,蟋蟀科。分布在廣東、台灣、廣西、雲南、福建、浙江、西藏。寄主於蔬菜、瓜類、玉米、甘薯、甘蔗、水稻、茶、麻類、鳳梨、梨、桃、李、柑桔等。成蟲、若蟲啃食為害。食葉成缺刻或孔洞。有的咬食花英或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斑大蟋
- 拉丁學名: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異名Acheta bimaculata Ge Geer
- 別稱:咖啡兩點蟋、甘蔗蟋、雙斑蟋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直翅目
- 科:直翅目
- 分布區域:廣東、台灣、廣西、雲南、福建、浙江、西藏等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活習性,種群分布,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體長23~27毫米,前翅長15~18毫米,後足腿節長12~15毫米,產卵管長15~17毫米。體大型,黑色、光禿。頭胸有光澤;觸角窩上方,除側單眼為黃色外,無淺色斑紋;前翅黑色,個別赤褐色,長達腹端,基部具兩個橫黃斑為該種的重要特徵。頭小,3個單眼略在一水平線上。前胸背板寬大於長,前、後緣均向後凸,呈緩弧形,側片前下角呈直角。發音鏡近橢圓形,長稍大於寬,四角圓,鏡內有一彎曲橫脈,斜脈4。後翅發達,長過腹端,露出如長尾。
生物學特性
生活習性
雙斑蟋常躲在草叢間、樹皮下、落葉及石頭間,若不注意並不容易發現;蟋蟀的前翅相互摩擦可以發出聲音,但只有雄蟲能發聲,目的是為了吸引雌蟲的注意。北京年生6代,台灣年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8—9月成蟲棲息在草叢間、甘蔗田,世代重疊;中南部多;成蟲壽命40天左右,雌蟲產卵量630粒。若蟲共10齡。雄蟲善斗,人們常飼養作斗蟋用。
種群分布
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台灣、四川、湖北。
防治方法
(1)毒餌誘殺。苗期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25—40ml,拌30—40kg炒香的麥麥夫或豆餅或棉籽餅,拌時要適當加水,然後撒施於田間。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60ml,拌細土75kg,撤入田中,殺蟲效果90%以上。施藥時要從田四周開始,向中間推進效果好。
(2)燈光誘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