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性化

雙性化”是希臘語Androgyny 的詞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結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是一個有爭議的辭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性化
  • 外文名:Androgyny
  • 詞根:andro(男)和gyny(女)
  • 解釋: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
簡介,美國教育,方式,鼓勵學習,增加機會,不宜過清,順其自然,避免極端,爭議,不同於中性化,

簡介

雙性化的心理學概念分為兩種:一種是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反映兩性由生理差異造成的心理特徵的兼具或統一的狀態,如“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心理特徵”(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羅森伯格,1980)、“男女兩性正性特徵在個體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種概念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強調兩性心理氣質的社會功能的協調,具有動力性和系統性,如J.H.Blovk(1973)就將“雙性化”理解為協調能動性(agency)與合群性(communion)兩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過程。

美國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兩千餘名兒童作過調查,結果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展一般較為片面智商情商均較低,具體表現為:
綜合學習成績不理想(特別是偏科現象嚴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遇到問題時要么缺少主見,要么固執己見,同時難以靈活自如地應付環境。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緻等氣質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成年後,兼有“兩性之長”的男女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裡,更能占據優勢地位。
這個發現印證了今日美國日益流行的一個嶄新的教育思路—雙性化教育。所謂“雙性化教育”,是擯棄了傳統的、絕對的“單性化教育”後應運而生的一種親職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認為,在教育幼兒時,過於嚴格、絕對的性別定型(即男孩只培養其粗獷、剛強等男性氣質,女孩只培養其溫柔、細緻等女性特點),只會限制他們智力、個性健康全面的發展,進而可能令男孩過於粗獷、勇猛而缺少平和、細膩氣質,無法學會關心體貼他人及擁有細膩的情感世界,令女孩過於柔弱、內斂而缺少勇氣、自立精神,缺乏競爭心及剛強的心理素質,最終在社會適應、情緒調控、壓力化解以及處理包括家庭在內的各種人際關係上,都劣於那些“雙性化”的男女女孩。
可能因此缺乏獨立性和上進心,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最終難以成材;男孩可能變得剛愎自用、難解人意、冷酷冷漠,或乾脆成了工作狂,不僅在事業上難有競爭優勢,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歡迎。

方式

美國專家提出了如下建議:

鼓勵學習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在發揮自己的“性別”優勢的同時,主動向異性學習,克服自己性別上天然的弱項,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善於表達和善解人意,女孩則多多學習男孩的剛毅、堅定和開朗。

增加機會

孩子向異性學習應通過自然而然的接觸,故應為他們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機會。

不宜過清

不少性格或行為特徵(如熱情活潑、獨立自主、堅忍不拔、富有責任心、善解人意、無私善良等),應是男女兩性共同具備的,不宜被視為某種性別專有,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不宜區分過清,而應兼收並蓄—這正是“雙性化教育”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順其自然

在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時,必須順其自然,切忌威逼強迫,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

避免極端

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學過了頭,就會顯得“娘娘腔”;女孩學過了頭,就會成為“假小子”—這自然就不是“雙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爭議

關於雙性化是否從各個方面都優於男性化或女性化傾向,當前的研究並未能得出一致的結論。
有研究發現,具有過多異性性別特徵的兒童,往往處於被同伴拒絕的邊緣,自尊水平較低。一項針對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二年級學生性別角色和適應狀況的研究發現,適應良好的男孩和女孩將自己看作自身性別群體的典型成員,但同時也認為自己有探索異性領地的自由(Egan等,2001)。教育專家認為,“雙性化”並不等同於“男女無別”,雙性化教育應該是順著孩子先天的性別傾向來引導他,讓男孩和女孩首先認同自己的典型性別傾向,樂於做一個男孩或女孩,然後再從學習異性特質中受益。

不同於中性化

為什麼選秀文化會盛行?為什麼中性潮會流行?在某種程度上,這跟人們對一個當前影響甚廣的理論——雙性化理論的誤讀有關。
在性別教育領域,雙性化理論可謂炙手可熱,許多人紛紛撰文,不分清紅皂白,認為這個來自異域美國的舶來品可以幫助我們的性別教育。從雙性化理論的起源來看,它本來是一個與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作鬥爭的理論。根據本姆的雙性化理論,一個人的性別傾向可以分為四種:男性化、女性化、雙性化和中性化。雙性化理論認為雙性化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性別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別優點,雙性化個體在各種條件下比性別典型者(男性化、女性化)做得更好,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評價、受同伴歡迎、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優於單性化者。本姆認為:“中性化”可以說是“無性化”,是社會性別最不突出的一類群體,它沒有顯著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
因此,本來是個很好的理念——男女相互學習,有助於男女兩性擺脫傳統文化對性別的束縛,但到了中國,“雙性化”卻被許多人誤讀為“中性化”,被扭曲了,被學過頭了,走火入魔,結出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惡果。在此誤導之下,男孩變得越來越陰柔、越來越“娘娘腔”,而陽剛則日漸遠離。女孩變得越來越剛強,越來越“假小子”了,女性特有的溫柔也越來越稀少了。
這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邯鄲學步的故事:許多男孩就像那個學步的邯鄲人,女性的陰柔之風學到了,而自己看家的本錢——男孩的陽剛之氣卻丟失了。
捨本逐末,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