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皮影戲

雙城皮影戲

雙城皮影戲是流傳於黑龍江省雙城市的傳統藝術形式。雙城皮影唱腔高亢、清脆,採用了二人轉等藝術唱腔。形成了高亢、粗獷、激越的黑龍江皮影戲藝術特色。入選黑龍江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城皮影戲
  • 遺產級別:黑龍江省級第一批擴展項目
  • 批准文號:黑政發〔2009〕49號
  • 批准日期:2009年06月10日
  • 項目編號:省Ⅰ擴展-003
  • 申報單位:黑龍江省雙城市
歷史淵源,表現形式,藝術特色,代表人物,相關風俗,傳承情況,

歷史淵源

雙城皮影戲源於河北樂亭皮影,據《松花江文藝志》載:175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大批河北開戶旗丁湧入黑龍江地區,其中就有河北皮影戲藝人在各地演出,深受民眾歡迎。隨著時代的發展,皮影戲藝人為滿足東北百姓審美情趣,大量吸收了當地語言和民間音樂的豐富營養,皮影藝術逐漸地方化。

表現形式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戲要藉助“影窗子”和照明燈表演。早年,雙城皮影的影窗子用大張“川連紙”糊就,用大勺裝上麻油或豆油,點燃棉花芯子照明,後改用馬燈,近現代才用電燈。影人子用熟過而透明的驢皮或其他獸皮鏤刻而成,施以顏色,塗上桐油。雙城最有名的皮影鏤刻藝人是城東的韓玉孚和城西的關德林,二人可不打樣兒,直接在驢皮上刻制,技藝嫻熟,作品玲瓏剔透,形象生動,在國內皮影界名氣很大。特別是韓玉孚的作品,造型灑脫大氣,形象生動傳神,刀法張弛有度,色艷而不俗,具有東北皮影的典型特徵。
圖2 徐雙山收藏的老影人圖2 徐雙山收藏的老影人
雙城皮影戲講究唱念做打,演員精悍,分工很細,基本功紮實,演員人數以6人為宜,絕無濫竽充數者,行話稱“七閒八礙眼”,並且在唱功和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流派。皮影影人子分頭與身兩部分,可根據劇情插上或換下。頭部稱“頭茬”,分“生旦淨末”,用以表現各色人物。影身子有蟒、靠、官衣、道袍、袈裟、裙襖、打衣、抱衣,以代表人物身份。早期的影人子只有5寸身高,流傳到雙城之後,由5寸發展到8寸、1尺、1.2尺,最終定格為2尺身高。同時,舞台道具也由最初簡單的桌椅、車馬、刀槍之類,細化為文案、武案,使得亭台樓閣、山水園林、風雲花鳥、雨雪雷電、硝煙烽火、刀槍劍戟,甚至飛機大炮都能在影窗子上表現出來。影人子憑藉三根竹棍兒操縱,操縱者分為“拿上影”與“拿下影”兩人,必須站立表演與演唱。特別是拿上影者,要對影卷(腳本)和每部戲的角色了熟於心,掌握整部戲的人物上下場和進程,相當於導演。樂隊也分文武場,有四弦胡(主弦)、葫蘆頭(板胡)、二胡以及鼓板與鑼鼓。演奏均由演員兼任,一隻腳踏在木凳上,邊演奏邊看著影卷演唱。影卷上除唱詞、念白外,尚有許多表演提示,演唱者必須精力十分集中,以防止出差錯。唱腔分行當,唱詞韻律嚴謹。皮影唱腔屬板類行當音樂,要求嚴格,絕不準許跑梁子與改動唱腔、唱詞。

藝術特色

雙城皮影戲的唱腔與演唱方法與河北樂亭皮影有明顯區別,形成了流派。早期的皮影戲,旦角由男演員反串演唱。樂亭影旦角捏著嗓子發聲,聲音顫抖,聽著很不舒服。雙城皮影旦角用小嗓(嘎音)演唱,聲音優美、婉轉、柔和。後來,雙城皮影又破例招收了女演員,使旦角唱腔更加純正。雙城皮影唱腔高亢、清脆,採用了二人轉等藝術唱腔。到19世紀中葉,隨著皮影戲在該地區的普及,從操縱影人到音樂唱腔、道白等全面改觀,形成了高亢、粗獷、激越的黑龍江皮影戲藝術特色。

代表人物

公元1850年~1861年(清鹹豐年)前後,河北的皮影藝人張振江馮兆祥落戶於雙城堡正白五屯,後又遷居雙城西官所,開始組班唱影。1895年,滿族藝人馬德華、趙國海、於財子組班在雙城東官所一帶演唱“溜口影”,收徒傳藝,並在日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三清”(王連清王品清王尚清)、“三廣”(鄭廣福、鄭廣成、鄭廣和)、“三閣”(高鳳閣、王鳳閣、吳鳳閣)為代表的雙城皮影。
影響最大的當屬高鳳閣影箱子。東北驢皮影講究的是“生旦淨末醜,捎帶說大手。”高鳳閣最拿手的就是說“大手”。“大手”又稱“大下巴”或“大爪子”,是皮影戲中插科打諢的丑角兒。每當劇目演至中間時,大手便出來調解氣氛。高鳳閣的大手,最擅長的就是現抓詞兒,裝傻充愣,說出的話一套一套的,合轍押韻,惹得滿堂喝彩,被譽為“高大滑稽”。
圖3 雙城皮影戲中的“大手”圖3 雙城皮影戲中的“大手”
高鳳閣不喜歡循規蹈矩,做人做事、唱影作文,總想來點創新。當年,他帶領女兒高金華、徒弟吳永江和白伍斌,不但經常演出《五峰會》《雙失婚》《金石緣》《萬寶陣》等傳統保留劇目,還自己動手創作演出一些現代戲。20世紀五十年代,他創作的新影戲《美軍暴行》,不但內容新,而且在舞台道具和音響效果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改革,在影窗子上出現了飛機、大炮、坦克、機槍,以及風雨雷電,放煙花、放盒子等影像與音響。

相關風俗

皮影戲與二人轉一樣,是活躍於黑龍江農村最早的娛樂活動。皮影藝人不僅在農閒時走村串寨演出,年節、婚嫁、老人慶壽、嬰兒百天,都要請皮影藝人唱“堂影”。唱“願影”要殺豬宰羊,焚香擺供,禱告神靈,一唱五天。唱到第三天時,要由影匠在供桌前“打喜歌”,第五天叫“還願場”,由影匠唱鑼鼓調。每逢農曆初八、十八、二十八,在廟會上唱影,叫“會影”。有時,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民集資請影箱,稱“太平影”。

傳承情況

到21世紀初為止,雙城皮影在東北地區開創、發展經歷了六代人百餘年的努力。
圖4 傳承人向學生宣傳雙城皮影戲圖4 傳承人向學生宣傳雙城皮影戲
第一代影匠溫德髮帶著兒子溫長淮從河北樂亭來到東北,在雙城一帶安家。皮影戲最輝煌的時期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溫長淮、付榮魁、金傳武李安、鄧桂苓等第二、三代皮影藝人對雙城皮影戲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作出了一大批包括《禿尾巴老李》、《豬八戒背媳婦》、《三打白骨精》等優秀作品。
1959年,雙城皮影戲還進京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憑藉著獨特的唱腔、活靈活現的表現手法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從而使雙城皮影戲一夜間成為當時各大中央級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禿尾巴老李》等劇目也成為幾十年來家喻戶曉的皮影戲
到現代社會,雙城皮影戲在演出中很少有唱腔了,多半成了舞台劇的模式,專職藝人也越來越少。為了保護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龍江省藝術研究所已經徵集並整理了一些珍貴的唱片等影音資料,但作為延續民間藝術的最好方式,還是儘快培養傳承人。
圖5 老藝人表演的傳統雙城皮影戲圖5 老藝人表演的傳統雙城皮影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