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一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下轄地區:戴村、李村、姚家場、李家山下、清水潭、茅家塘、塔里
- 地理位置:安吉縣東南端
- 人口:2614人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
戴村、李村形成歷史悠久。據1949年後建房時發現的幾十口枯井和山塢中殘存屋基推測,漢代已有人類聚居。宋代,李村名叱石山,戴村名戴陽村,屬鳳亭鄉沉珠里。清代屬鳳亭鄉四莊。辛亥革命初期,兩村組成聯合村。1926年改鳳亭鄉為朗里鄉,雙一村區為第五、六保。1946年後屬三港鄉。1949年秋撤鄉建區時屬遞鋪區,稱戴村;1950年屬雙溪鄉,為第一村。1954年成立雙一初級林業生產合作社,為全縣第一個林業社,簡稱雙一社,雙一之名始此。1955年屬雙建鄉。1956年秋,初級社改為高級社。1958年屬遞鋪人民公社雙溪管理區;1959年為遞鋪人民公社雙一生產隊;1961年為雙建人民公社雙一大隊;1984年1月稱鳳凰山鄉雙一村。
李村、戴村歷為人口眾多的大村。清《(同治)安吉縣誌》載:"鳳亭鄉村落頗多,而李村與戴村為最著"。李姓始祖,南宋建炎元年(1127)由廣德遷此,以姓名村。戴村原是戴姓聚居,後戴姓漸少,朱姓增多,現以朱姓為主、方姓為次。朱姓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由安徽篁墩遷入;方姓於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由六泉村(今縣內南北莊鄉赤漁村)銅嶺遷此。相傳清鹹豐年間太平軍入浙時,當時戴村有二三百戶,後經戰爭,或遭清軍屠殺,或死於瘟疫,或隨太平軍出走,因而人口銳減。民國期間,村民饑寒交迫,人口增長緩慢。至40年代末,雙一村區僅千人左右。1949年後,安居樂業,人口不斷增多,雖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現仍為鳳凰山鄉人口最多的一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雙一村育竹經驗引起四方重視。1959、1974年,全國農業展覽館展出雙一村的大毛竹、竹製品及毛竹豐產經驗。第三十三屆廣州商品交易會上,展出安吉"多產毛竹,支援建設"情況介紹,突出了雙一村經驗。1959、1973年,林業、科研部門兩次編印雙一村科學育竹的小冊子,廣為宣傳。50年代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幹部不斷來雙一參觀、考察;雙一也派出上百名育竹能手,前往湖南、江西等省傳授挖掘退毛筍和毛竹鉤梢、加工毛料的技術。1956、1958、1979年3次被評為全國林業(農業)先進集體,獲林業部獎狀;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國務院"嘉獎令"。1979年,黨支部書記朱岳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9年被授予高級農技師職稱。
文明山村
本世紀50年代以來,村民護林成風,竹林密茂,山清水秀。村委會駐地戴村,三面環山,戴陽泉水終年不斷;村前有溪,架設2座公路橋和4座小橋,流水淙淙,風景幽雅宜人。夏季清涼,為避暑勝地。
清代,李村有叱石私塾;抗日戰爭時期,有1所國民國小;抗日戰爭勝利後,全村有國小2所、教員2人、學生40多人。1992年有國小2所、幼稚園2所,教員12人,在校學生188人,在園幼兒98人。1982年起,凡村民考取大專院校的每人獎400元(後增至700元),考取中專的獎250元(後增至500元)。民國期間,全村只有7名國中生;目前,全村考取大專以上的8名,中專生10名。
文化體育事業活躍。1956年成立農村劇團,獲省文化局獎勵,後改為文工團,成立俱樂部。1983年興建6000多平方米麵積的農民文化宮,分影劇院、燈光球場、文體活動樓和閉路電視接收站4個部分。目前已有625台彩色和黑白電視機進入村民家中。
70年代集體建房400餘間,1984年後個人建房1600多間,全村有80%村民住進新房;家家戶戶裝上自來水。1980年,雙一村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自然資源
產竹名村
村境內有山林1.7萬畝,耕地900畝。山多熟山,土多黃壤,雨量充沛,適宜竹木生長。舊時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山林荒蕪;加上濫砍亂伐,土地沖毀嚴重。1949年後,通過土地改革,提高村民生產積極性,加強山林管理,制止濫砍亂伐,重視山林培育,不斷發展山林生產。
毛竹是傳統產品,有悠久歷史。50年代以來,在有關部門幫助下,總結出留筍養竹、劈山扶育、鬆土施肥、擴大面積、適時鉤梢、防治病蟲害、合理砍伐、綜合利用等8項豐產技術措施,在科學育竹上前進一大步。全村毛竹面積由50年代初的8000畝增至1.1萬畝,占山林總面積的65%;毛竹蓄積量由50年代初的72萬株增至253萬株。
全村立足山區,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圍繞山林發展工副業。50~70年代的春毛筍,只打退筍、不挖活筍;1981年開始,既打退筍又挖難於成竹的早期活筍。是年春筍產量比上年度增加2倍多,以後每度春筍產量均在1300噸以上。以往茶葉較少,60年代後不斷發展,目前茶園面積達390多畝,1992年產茶20噸,比1962年增長4倍。全村有雜柴山6000餘畝,做到"全面封山,輪封輪砍,合理採伐,綜合利用"。1964年,雙一創辦車木廠,利用間伐的雜木棍加工各種車木產品和包裝箱。70年代以來,還陸續創辦竹木綜合加工廠、糧食飼料加工廠、農機修理廠、竹製工藝廠、茶廠及紡織廠、小五金廠。目前紡織工業發展很快,公私擁有紡織機100多台。199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800萬元,比1978年增長4.33倍;村民人均淨收入1300元,增長5.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