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發明物

集體發明物

《集體發明物》的誕生得益於畫家從《變形記》中所獲得的啟示。作品通過對事物的錯位扭曲、組合或者賦予一種新的意義而形成荒誕、幽默的效果,讓人在驚愕和神秘感中,領略到一種打破常規、別具一格的風趣和睿智,如同進入了一個怪異的夢幻天地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體發明物》
  • 作 者:馬格利特
  • 創作時間:1934 年
  • 類 別:73.5 × 116cm
創作背景,作品賞析,超現實繪畫,畫家小傳,

創作背景

1934年,馬格里特閱讀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1883~1924)的一本名著《變形記》(1915年作),受到書中所述景象的啟迪,繪成了這一幅《集體發明物》。馬格里特愛畫大海,又富幻想。畫上這條半人半魚與以往常被人幻想地描繪的“美人魚”正好在形象上倒置了,不是上身為美人,而是下身為女人形。他幽默地根據卡夫卡的小說描寫,來一種突兀的轉換,以表明它雖不是民間神話所常出現的樣子,但也是一種幻想物。幻想,是人類生活的享受,也是一種權利,故畫家怪誕地題名為《集體發明物》。由於他的藝術構思多變,人稱他為“魔幻現實主義畫家”。
馬格里特曾在布萊敦主編的刊物上發表一種觀點:認為物體的形象與物體的名稱之間不存在確定的或不可轉移的關係。樹葉,也可完全用大炮的形象來代替。繪畫就是為了打破人們日常習慣中的參照系。
當西歐達達派處於困境時,1924年法國巴黎開始了超現實主義的藝術運動。“超現實主義”這個名稱最早由現代派詩人阿波里奈爾提出來的。1917年,他把自己的劇本《蒂麗西亞的乳房》和迪亞捷列夫的芭蕾舞《炫示》稱為“超現實主義”,後來又有羅馬尼亞裔的法國詩人安德烈·布萊敦、艾呂雅等人在文學評論上大肆宣揚。布萊敦本是一名醫生,還在巴黎心理與外科學院學醫時,就崇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他認為詩人和藝術家所表現的夢幻和潛意識,是屬於另一個世界的現實,人在那個世界裡才能擺脫一切約束,最率直地顯示人的純真。他主張超現實主義藝術就應表現這種“純真”,它“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也可以“擺脫所有審美或道德的偏見”。
超現實主義運動共發表過三個“宣言”。1928年的《超現實主義與繪畫》一文,可算是美術上的“宣言”。其後的理論讀物被接連地推出,如1932年出版的《連通器》,1937年創刊的超現實主義雜誌《米諾托》(Minotaure;由詩人布萊敦主編),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布萊敦去美國,在那裡與馬塞爾·杜桑、恩斯特等畫家聯合辦起了超現實主義雜誌《 VVV》。戰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火焰又在巴黎熊熊燃起,至1947年,組織了一次超現實主義國際性展覽,聲勢很大。從20年代的阿普、恩斯特等人,到40年代的馬格里特、米羅、薩爾瓦多·達利等,超現實主義美術已延續了第二至第三代。比利時畫家雷尼·馬格里特,也是一位構思奇特的超現實主義畫家之一。

作品賞析

1934年馬格利特閱讀了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的名著《變形記》,受到書中所描述景物的啟發,創作了這幅《集體發明物》。遠處遼闊的大海,海浪拍岸、波濤洶湧。在近處的沙灘上躺著一條半人半魚的怪物。上半身是魚身,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魚嘴;下半身是人形,兩條腿光滑、細長。如果說是美人魚,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美人魚都是人身魚尾,看上去漂亮、美麗,惹人遐想。而馬格里特一反常態,徹底顛覆了這個形象,給人一種啼笑皆非的突兀感覺,可是你又無話可說,仿佛進入了一個與人世迥異的奇特、夢幻世界。馬格利特認為,雖然這怪物與民間傳說中的美人魚不一樣,但也是受其啟發,幻想出來的形象,既然幻想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這一形象也是想像的產物,就給它取了個“集體發明物”的怪誕名字。
作為一個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認為:物體的形象與物體的名詞名稱之間不存在所屬或不可轉移的關係。樹葉也完全可以用大炮的形象來代替。這樣的理論無疑為他的創作打開了無限的發揮天地,他也常常在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間,尋找到可能的相似點,把一些互不相干或者根本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組合或者扭曲排列在一起。比如上方是白雲朵朵的明亮白晝,下面卻是屋裡點著燈火的漆黑夜晚;頭的後面突然長出一張人臉;滿天都是降落的小人,鋪天蓋地,無休無止。不過,然而馬格利特對這些形象的局部卻描繪的很寫實、逼真。就如同這幅畫上的人腿一樣,非常形象和真實。可是,就在這種種真實的錯位和荒謬的組合中,真實的空間與空間的幻覺徹底地被搞得面目全非。馬格利特認為:世界上沒有見到的“真實”,只有感到的“真實”,繪畫的“真實”本來就是一種人眼的幻覺,而繪畫就是為了打破人們日常習慣中的參照系。這還可以從他還擅長玩弄的文字遊戲中看出來,比如他在畫面上畫上一隻菸斗,卻在下面美其名曰:“這不是菸斗”;把一個單詞故意遮去一個字母,從而,形成一種奇特的幻想效果等等。他通過這些概念的轉換打破人們頭腦中一些固定的觀念,賦予形象本身完全獨立的地位,就是說,形象就是形象本身,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是人為的稱謂罷了。
馬格利特一生都堅持著自己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富有幻想和荒誕的視覺形象,在美術史上留下了奇幻而瑰麗的一頁。他的創作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同時代的許多年輕的超現實主義者。由於他奇思怪想的創作風格,被譽為“魔幻現實主義畫家”。

超現實繪畫

20世紀初期興起的一種現代藝術思潮。“超現實主義”一詞於1924 年由作家布雷東最早提出。主張排除理性的干擾,打破固有的慣例和常規,徹底發揮畫家的想像力或者用“潛意識”心態無所顧忌地大膽進行創作,從而創造出純粹荒誕、虛無、夢境般的奇幻境界。超現實主義是對人類想像力和思想意識的一次全方位的解放,深刻地影響了現代藝術的各個方面。在繪畫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有達利、馬格利特等。

畫家小傳

馬格利特(1898~1967),20 世紀比利時最傑出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出生於萊西訥。曾在布魯塞爾藝術學院學習,後開始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探索。1927年遷居巴黎,進入創作的旺盛期。他的作品常常賦予平常熟悉的物體一種嶄新的寓意,或者將不相干的事物扭曲地組合在一起,給人荒誕、幽默的感覺。代表作有《戴圓頂硬禮帽的男人》、《強姦》、《戈爾達禮》、《單詞的使用》、《自然之美》以及《集體發明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