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育理論

集體教育理論是關於學生集體的性質、結構、功能、形成、發展規律及其與教育相互關係的知識體系。教育理論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德育的理論根據之一。1917 —1936 年間,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依據馬列主義學說提出,集體是形成新人的基本條件,而培養團隊精神者則是社會主義教育的主要目的。1920— 1939 年間,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建立了在集體中形成個性的完整理論體系、認為一切良好的教育必須建立合理的集體以對個人產生合理的影響;並探討了教育集體的特徵、形成過程及集體運動、平行影響、集體繼承性等原則和方法。

1957 年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撰寫《培養集體的方法》一書,主張“集體和個人的精神生活以及集體在智力、情感、世界觀、信念和活動方面的一致性”。美國的班尼、詹森,日本的大橋正夫等在借鑑管理科學關於群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系統研究了學校集體的特點、性質、結構、功能、目標以及團結力等問題,其成果見之於《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1976)。田中熊次郎把班集體分為統一結合、分組結合、分組分離、部分集中、多數分離等五種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