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安全政策

集體安全政策

集體安全政策是20世紀30年代蘇聯為制止法西斯國家侵略、維護世界和平與各國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體安全政策
  • 時間:20世紀30年代
  • 國家:蘇聯
  • 目的:制止法西斯國家侵略
背景,各國政策,外交與集體,條約與集體,莫斯科談判,破產及後果,

背景

面對法西斯的挑釁,蘇聯和法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建立歐洲集體安全政策體系的構想。
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不久,史達林就預測到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在對內政策方面將從進一步法西斯化中尋找擺脫現狀的出路","在對外政策方面將從新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尋找出路"。隨著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和納粹黨在德國攫取政權,他在1934年1月又明確指出,國際關係尖銳化的根源在於日本和德國,它們兩國退出國際聯盟,"更加推動了軍備的擴充和帝國主義戰爭的準備","現在又像1914年那樣,好戰的帝國主義的政黨,戰爭和復仇的政黨是最出風頭的。新的戰爭顯然逼近了"。以後,蘇聯領導人在各種場合不斷指出,法西斯侵略勢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險,要求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制止這股勢力的蔓延和擴張。
1933年12月,聯共(布)中央通過了關於開展為爭取集體安全而鬥爭的決議,主張用集體安全的力量反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動,防止戰爭爆發。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在準備答覆法國政府的提問時,根據黨中央的上述決議,擬訂了一項關於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議。該建議實際上是蘇聯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藍圖,包含以下四個要點。
(l)蘇聯同意在一定條件下參加國際聯盟;
(2)蘇聯不反對在國際聯盟範圍內締結抵禦德國侵略的區域性共同防禦協定;
(3)蘇聯同意比利時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或其中某些國家參加上述協定,但法國和波蘭必須參加;
(4)一旦遭到侵略國的軍事進攻,各參加國應相互提供外交、道義和可能的物質援助。

各國政策

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和宿敵,希特勒的反法宣傳和毀約擴軍行動同樣引起法國公眾的警惕和恐懼。1934年2月法國現實主義政治家巴爾都出任外交部長,在其他內閣成員的推動下,形成"大聯盟"的外交方針。巴爾都外交方針包含以下四點內容。
(1)對德國的毀約擴軍行動採取強硬立場,不承認其合法性;
(2)堅決維護國際聯盟,維護歐洲現存的國際秩序和領土邊界;
(3)加強法國的歐陸同盟體系;
(4)創建一個由若干區域性防禦公約和互助條約構成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
在巴爾都的外交構想中,區域性互助公約體系是連線法國及其盟國和英、蘇、意等大國的橋樑,它主要由《東方公約》、《法蘇互助條約》、《地中海公約》和《洛加諾公約》構成,並必須有主要歐洲大國參加。但是這時候,英國的外交政策還處於從"扶德抑法"向"扶法抑德"的轉變之中,義大利在地中海、多瑙河流域和非洲等地都同法國有利益衝突,尤其是在維護還是修改凡爾賽體系這個根本問題上,法意兩國的態度截然相左。而蘇聯對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熱情很高。因此,巴爾都把對蘇談判作為推行"大聯盟"外交的起點,並把聯合蘇聯放到比較重要的位置上。
經過兩個月的磋商1934年6月巴爾都正式向蘇聯和英國提出《東方公約》草案。草案建議簽訂兩個互相聯成一個體系的協定,前者為嚴格意義上的《東方公約》,即蘇聯、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的互助公約,後者是以蘇聯參加《洛加諾公約》和法國參加《東方公約》為基礎的《法蘇互助條約》。

外交與集體

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後,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國家的排斥,沒有真正進入國際社會,這不僅有損於蘇聯的國家利益,而且會嚴重阻礙世界局勢的正常發展。30年代國際形勢的變化,給蘇聯提供了重返國際社會的機遇。蘇聯政府及時抓住機遇,把可能變成了現實。
蘇聯首先向一直未與之建交的美國傳送建交的意願。1932年12月,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表示,遠東地區發生麻煩,在不小程度上是因為太平洋兩岸的國家並不是都有外交關係。羅斯福就任總統不久,即向蘇聯政府發出準備建交的信號。1933年10月,他又致函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加里寧,提議正式舉行建交談判。一個月後,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蘇聯還趁此機會,同一系列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它們是西班牙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哥倫比亞、比利時和盧森堡
20年代,蘇聯認為國際聯盟是凡爾賽分贓條約的直接產物,是世界反革命勢力的總司令部,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1927年,史達林明確宣布蘇聯不參加國聯,因為蘇聯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壓迫殖民地和附屬國,不願意成為帝國主義陰謀的帷幕的組成部分。30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對國際聯盟的態度也發生轉變,從支持德國打破凡爾賽體系轉為支持國際聯盟維護世界和平。

條約與集體

《東方公約》草案提出後,法、蘇兩國為正式締結公約積極開展活動。蘇聯分別邀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派代表訪問蘇聯,三國都表示願意參加擬議中的公約。同時,巴爾都訪問了英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說服它們支持或參加《東方公約》。英國起先態度冷淡,後來在持保留條件的前提下同意給予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則積極支持。
德國蓄意進行破壞,始則叫囂《東方公約》意在"包圍"德國,當蘇、法兩國表示不反對德國參加後,它又聲稱在軍備平等的權利恢復之前,拒絕參加任何國際安全體系。此外,它搶先於1934年1月同波蘭簽訂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同時聲稱願意同所有的鄰國締結這種雙邊互不侵犯條約,以此來破壞區域性多邊條約的簽訂。波蘭自從分別同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自以為掌握了保持中東歐"均勢"的砝碼,只要自己在蘇、德之間維持"等距離外交",就足以維護本國的安全。因此它不願意先於德國加人《東方公約》。德、波兩國拒絕參加,使《東方公約》難以締結。
1934年10月,巴爾都在馬賽歡迎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時,同後者一起被法西斯僱傭者刺死。繼任外長賴伐爾在推行"大聯盟"外交時,把義大利放在主要位置上,進一步給《東方公約》蒙上陰影。
在多邊條約不可能締結的情況下,蘇法兩國於1935年5月2日簽訂了雙邊的《蘇法互助條約》,規定一方遭到歐洲國家的無端侵略時,另一方應立即提供援助。"歐洲國家"一詞表明法國不承擔援助蘇聯抗擊日本侵略的義務,蘇聯為了不放過每一個制止侵略的機會,作了讓步。兩周后,又簽訂了《蘇捷互助條約》,內容與蘇法條約相同。這兩個條約本來可以在反對德國侵略方面發揮作用,但是法國沒有履行條約義務的誠意,反而把它們視為"滑稽劇"和"備用手段",遲遲不參加預定的三國軍事談判,同時企圖利用條約加強自己的地位,來改善同德國的關係。德國重新武裝萊因區後,法國又追隨英國推行綏靖政策,致使條約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莫斯科談判

1939年4~8月英國、法國和蘇聯為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1939年3月德國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後,歐洲和平受到嚴重威脅3月18日,蘇聯建議召開蘇、英、法、波、羅、土6國參加的國際會議,討論採取共同行動制止德國侵略的問題,為英國所拒絕。4月15日,英國要求蘇聯單方面發表聲明,許諾一旦與蘇相鄰的歐洲國家遭受德國侵略而請求援助時給予援助,但不規定蘇聯遭受德國侵略時英國應負的義務。蘇聯未予接受4月17日,蘇聯向英、法建議締結英法蘇互助條約,條約內容包括:締約一方受到德國侵略時,其他締約國應提供軍事援助;3國共同保障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與蘇聯相鄰各國的安全;3國應儘快確定在上述情況下進行軍事援助的規模方式;3國應同時簽訂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抗德戰爭開始後,任何一方不得與德國單獨媾和A.N.張伯倫政府被迫於5月27日同意就此舉行談判6月14日,英國外交部司長W.斯特朗抵莫斯科,與以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為首的蘇聯代表團舉行會談。
在談判中,英國先是不接受蘇聯關於簽訂互助條約的建議,後在英、法民主輿論壓力下,表面上表示同意締結三國互助條約,但堅持要互助條約簽訂後再談判軍事協定問題。在對波羅的海國家作出保證的問題上,英國先是不肯給予保證,後只同意在它們遭受直接侵略時可提供保證。這意味著英國將在德國向波羅的海各國發動侵略時保持中立,為其東侵蘇聯敞開大門由於英、法在這兩個問題上堅持己見,談判陷於僵局。

破產及後果

為了挽救瀕於失敗的談判,蘇聯於7月9日建議先行舉行軍事談判。談判於 8月12日開始舉行。蘇聯派出以國防人民委員K.E.伏羅希洛夫為首的代表團,提出共同抗擊德國的具體計畫,表示準備派出136個陸軍師和大量空軍參戰,但因蘇、德沒有共同邊界,故要求戰時波、羅同意給予蘇軍過境的便利,遭波、羅拒絕。8月21日,法國同意蘇聯這一要求,並以廢除法、波盟約為手段,要求波蘭同意蘇軍過境。波蘭政府仍拒不同意8月21日軍事談判破裂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英、法、蘇莫斯科談判的失敗意味著建立反侵略戰線的最後努力完全落空,這就為法西斯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