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Anna Louise Strong,1885.11.24——1970.3.29),女, 美國人,是美國進步女記者與作家。她年青時就積極參加進步的社會活動,致力於兒童福利事業和工人運動。她積極反對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她與艾格尼絲·史沫特萊(1892~1950)、埃德加·斯諾被中國人親切的稱為“3S”。
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費倫德城出生。早年就學於奧伯林學院。190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5次至中國訪問。72歲時,衝破重重阻力於中國定居。
她一生寫了大量新聞報導和30多部書,《中國大眾:1927—1935年間的革命鬥爭》、《人類的五分之一》、《中國出現黎明》、《百萬農奴站起來》、《我為什麼在七十二歲時來到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斯特朗還創辦了蘇聯首份英文報紙《莫斯科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外文名:Anna Louise Stro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費倫德城
-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24日
- 逝世日期:1970年3月29日
- 職業:媒體從業員、作家、詩人
- 畢業院校: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代表作品:《人類的五分之一》、《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中國出現黎明》、《西藏農奴站起來》
人物生平,童年時期,青春時期,外國時期,主要作品,人物成就,外界評價,人物秩事,造訪八路軍,皖南事件,著名論斷,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1885年11月24日,斯特朗出生於布拉斯加州弗蘭德鎮。
1891年,斯特朗6歲生日前,全家由芒特弗農遷往辛辛那提。她被送入一所公立學校讀書。
1895年,全家遷往奧克伯克。
1896年,斯特朗(11歲)提前完成國小八年學業。
1896年,斯特朗進入奧克伯克中學學習。
1897年,斯特朗第一次出國,全家出發去英格蘭。
1898年夏秋,隨全家住在法國和瑞士。
1898年,斯特朗13歲時,被錄取到洛桑大學夏季教師進修班學習。
1900年,中學畢業,年僅15歲。
1902年2月,青年雜誌《美國周刊》發表了她兩篇關於義大利之行的文章。
青春時期
1902年,進入奧伯林學院就讀大學一年級。
1903年,父母前往南部非洲期間,被安置在伊利諾斯州普雷里德波特的朋友家中
1903年,斯特朗母親魯思·瑪利亞染病死於塞得港和納波斯之間。
1905年,大學畢業,併入選ΦBK聯誼會。
1905年,受聘為《前進報》記者。
1906年3月8日,在任職7個月後,被《前進報》解僱。
1908年,《實用主義的某些宗教方面因素》刊登在4月份的《美國神學雜誌》
1910年9月,歐文·洛夫喬伊請她到全國童工委員會任職。
1910年12月,斯特朗遇到全國童工委員會的執行理事沃爾特·哈維,並成為其助理。之後她拍攝了多部單卷電影,包括《孕婦須知》、《得到教益的男人》、《出診護士》等。這些作品使全國各地展覽大獲成功。
1914年3月,她收到阿伯丁伯爵夫人邀請,前往都柏林
1916年10月,辭去全國童工委員會職務。(31歲)
1916年12月3日,競選成功,進入學校委員會。
外國時期
1921年8月,斯特朗到達莫斯科。
1923年9月末,離開莫斯科,回到美國。
1921年第一次到蘇聯,廣泛介紹蘇聯的革命成就。
1925年首次訪問中國,報導並支持省港大罷工。
1930年協助蘇聯政府創辦英文《莫斯科新聞》任主編和特約撰稿人。抗日戰爭時期兩次來華,報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鬥爭和解放區軍民的抗戰活動。
1949年,斯特朗和《莫斯科新聞》報主編、曾前來中國推動國共合作的鮑羅廷一同被捕。
1955年,斯特朗被釋放並被驅逐出境。
1958年春天第六次來中國訪問,並在中國北京定居。
1959年被批准第一批訪問西藏的外國記者代表團成員之一。
1970年3月29日她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她被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銘刻著郭沫若的手跡:“美國進步作家和中國人民的朋友”。
她85歲的生命,1/3在美國,1/3在蘇聯,1/3在她稱為“理想的歸宿地”的中國。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
三卷本《斯特朗文集》 | 《換了人間》 | 新華出版社 | 1988年 |
《千千萬萬中國人》 | |||
《我為什麼七十二歲來到中國》 | |||
《人類的五分之一》 | |||
《中國人征服中國》 | |||
《史達林時代》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1979年 |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回憶錄》 | 三聯書店 | 1982年 |
人物成就表格信息來自:
人物成就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是蘇聯首份英文報紙《莫斯科新聞》的創辦人。1930年,在蘇聯政府支持下,斯特朗創辦該報。此時有兩大進程並行,一是史達林的第一個五年計畫,二是美國的大蕭條,正是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時刻。該報服務於蘇聯外宣,對內,則以在蘇工作的數千美國技術工人為主要讀者。創刊號頭版便刊登五年計畫的宣傳畫,號召用“蘇聯力量和美國技術建設社會主義”。
外界評價
美國進步作家和中國人民的朋友。(郭沫若)
斯特朗生於美國,死於中國,她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驕傲,又是兩國人民的友誼象徵。(鄧穎超)
她是世界上描寫蘇聯國內政策的最好的作家。(沃爾特·杜蘭迪)
人物秩事
造訪八路軍
皖南事件
斯特朗在美公布皖南事變真相,完成了中共方面的重託。
1940年,斯特朗在重慶採訪時,周恩來同她進行了幾次深夜長談,介紹了蔣介石的軍隊不斷加劇同共產黨領導的部隊的武裝衝突,同時說明:“你現在不要發表這些材料。要等我捎信給你,同意你這樣做時再發表。我們不希望過早地揭露這些衝突而加劇摩擦。”在他們二人最後一次會談結束前,周恩來把一篇長達26頁的文章和其他一些檔案交給了她,斯特朗把這種信任和重託視為一種極為珍貴的榮譽。果然,在返回美國的途中她在廣播中聽到了蔣介石製造皖南事變的新聞,隨後又接到一封來自馬尼拉的未署名的航空信件,信中只簡單地說:“發表你所知道之事的時機已經到來。”同時,信中還附來中共方面對皖南事變的說明。
為了完成朋友周恩來的重託,斯特朗回美國後,馬上將這些材料迅速送到北美報業聯盟要求發表,可是美國許多通訊社和報業人士表示他們從來不發表有利於共產黨的任何報導。最後,她找到一位在《紐約先驅論壇報》工作的朋友,署上了那個人的名字發表了關於皖南事變的內情報導,還由此獲得了獨家新聞的榮譽。
有關皖南事變真相的報導在美國傳開後,羅斯福總統非常重視。他從美國對抗日本的戰略利益出發,反對蔣介石在這個時候發動反共內戰,因此向國民黨政權發出了警告,這對制止中國抗日陣營的破裂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著名論斷
1946年第5次到中國訪問延安,她的《中國人征服了中國》一書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在延安等地的經歷。正是這次到來,毛澤東同斯特朗談到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國際、國內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國際形勢方面,主要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對立。美國因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積聚起來的雄厚經濟力量,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大力推行遏止蘇聯力量發展的擴張政策。為此,美國極力進行反蘇宣傳,著手準備反蘇戰爭,妄圖消滅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內形勢方面,蔣介石依靠美國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向各解放區發動了瘋狂的進攻。面對這種新的形勢,毛澤東同美國記者斯特朗談話時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這一思想的提出,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對於指導人民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後世紀念
為了緬懷中國人民三位親密的朋友——艾格尼絲·史沫特萊(1892~1950)、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埃德加·斯諾(1905~1972)(即3S,因三人英文名字第一個字母均為S,故名),中國原郵電部於1985年6月25日發行一套《中國人民之友》紀念郵票3枚,其中第二枚20分的郵票圖案就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這枚郵票圖案上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形象,那滿面剛毅的表情,熱情善良的微笑,表現出她將真誠的友誼給予了中國人民;那蓬鬆的銀髮,透過眼鏡的敏銳目光,一副孜孜追求真理的學者風度躍然紙上,揭示出了一個新聞記者為真理獻身的精神,值得中國人民的尊敬。
因為與“紙老虎”有著直接關係,在中國,她的名字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出現了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