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石坪群

雁石坪群

雁石坪群(Yanshiping Gr.)的時代屬中、晚侏羅世。分布唐古拉山地區。為以碎屑岩、碳酸鹽岩為主夾少量火山岩和石膏層的一套沉積。自下而上分為下砂岩段,以紫色砂岩為主間夾雜色及少量灰色灰岩,厚154米;下灰岩段,為黑灰色灰岩、泥灰岩夾生物介殼灰岩,偶夾砂岩,厚713米;上砂岩段,為紫紅、青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層,夾黑灰色泥灰岩、灰岩及石膏,厚616米;上灰岩段,為紫紅色與青灰色砂岩互層夾泥灰岩,厚度大於500米。本群未見底,與上覆古近系紅層及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石坪群
  • 外文名:Yanshiping
名稱來源,地理環境,

名稱來源

測區的侏羅紀的地層序列源於青海石油普查大隊1957~1959年提承套微出在青海雁石坪地區創建、代表唐古拉區的中一。上侏羅統的雁石坪岩系、 雁石坪群,及西藏區調隊創建的那底崗日群、白龍冰河組。

地理環境

地質
雁石坪群分布於唐古拉山地區。為以碎屑岩碳酸鹽岩為主夾少量火山岩和石膏層的一套沉積,自下而上分為下砂岩段,以紫色砂岩為主間夾雜色及少量灰色灰岩,厚154米;下灰岩段,為黑灰色灰岩、泥灰岩夜夜跨促夾生物介殼灰岩,戶兵腿偶夾砂岩,厚713米;上循鞏白砂岩段,為紫紅、青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層,夾黑灰色泥灰岩、灰岩及石膏,厚616米;上灰岩段,為紫紅色與青灰色砂拘諒判岩互層夾泥灰岩,厚度大於500米。本群未見底,與上覆古近系紅層及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觸。
各淚求段均含豐富動物群,在雁石坪地區含雙殼類Eomiodon namynauensis、Protocardia cf consobrina、P lamellosa、Corbula kidugalloensis、Lopha cf costata、Tancredia cf marmorea、Undulatula aff sichuanensis、Chlamys(Radulopecten) cf vagan、Isognomon cf subplana、Camptonectes sp.等;其他地區含菊石Cyclioceras sp.、Reineckia(Kellawaysites)sp.、Dolikephallites sp.等;腕足類Burmirhynchia shanensis、B namtuensis、B longa、Holcothyris pinguis等;乃灶姜厚雙殼類Astarte nerman、Liostra tangulaensis、Pseudotrapezium cf cardiformis、Myopholas acuticostata、Eomiodon namtuensis、E namynauensis、Camptonectes lens、Opis cf virdunensis、Inoperna perplicata等。岩性比較穩定,厚度東薄西厚,約5400~6900米。與下伏三疊繫結扎群或二疊系呈不整合接觸。
雁石坪群“三砂夾兩灰”被劃分為雀莫錯組、布曲組、夏里組、索瓦組、雪山組。白龍冰河組是與索瓦組、雪山組同期異相的一個岩石地層單位,那底崗日組是位於雀莫錯組之下的一個岩石地層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