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體

隸體

隸體又稱“隸書體”,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隸體
  • 別稱隸書體,漢隸
  • 特點:“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 起源:秦代
  • 分類秦隸漢隸八分
詳細釋義,歷史演變,分類,隸變,

詳細釋義

隸體又稱“隸書體”。一種漢字字型。起源秦代,通行於漢代,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扁平,高與寬之比約4∶5。主橫劃的左端似蠶頭,右端似雁尾,即所謂“蠶頭雁尾”。書寫要領是:“枯老古掘,如龜如鱟;折筆藏鋒,蠶頭雁尾;蠶不二設,雁不雙飛;重濁輕清,斬釘截鐵。”隸書體美觀清秀,藝術大方,在地圖上常採用比較工整的印刷體,多用於圖名,註記大區域名稱等。
隸體隸體

歷史演變

隸書是由籀文的草率寫法演變而成的一種字型。因為籀文圓轉彎曲的筆道太多,寫起來很費時間,所以人們在非鄭重的場合,就將字寫得草率一點,一些本該工整的弧形筆道變成了比較平直的筆畫。這種字型在戰國後期的秦國開始出現,後來逐漸流行開來。
晉代衛恆四體書勢》說:“下士人程邈為衙獄吏,得罪始皇,幽系雲陽十年。從獄中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損減,方者使員,員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為御史,使定書。或曰邈所定乃隸字也。”其實,秦人寫簡筆字並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才有。歷年各地出土的戰國時期秦國兵器漆器陶器上,筆劃省減、直多彎少的簡體字都出於當時的工匠之手,已是隸書的雛形。程邈本是小吏,在獄中對照大篆把他熟悉的簡體字加以整理,也是合乎情理的事。
關於隸書的起名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因為這種字型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差役、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

分類

隸書秦隸漢隸八分秦隸秦始皇時期使用的簡體字漢代日常套用仍是隸書,但是形體、筆勢不斷發展。東漢中期出現莊重典雅的新體,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隸體立石經於太學,成為國家的標準書體。魏以後稱為八分

隸變

漢字篆書演變為隸書,叫做“隸變”。變是漢字演變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隸變之後的漢字形體,基本就接近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