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薯8號

隴薯8號

隴薯8號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以大西洋為母本,以創新資源材料L9705-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馬鈴薯品種。

隴薯8號株型半直立,主莖分枝中等,株高60—70厘米。莖粗12—15毫米,莖綠色局部帶褐色網紋,莖翼波狀。葉綠色,茸毛較少,葉緣平展;複葉較大,側小葉3對,頂小葉近圓形而頂端尖銳,托葉鐮刀形。花序總梗綠色,花柄節淡褐色,花冠白色,花冠中肋黃綠色,雄蕊黃色,花粉量多,柱頭綠色3分裂,子房斷面無色,天然結實性較強。薯塊橢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薯皮粗糙,芽眼較淺,頂芽淺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隴薯8號
  • 審定編號:甘審薯2010001
  • 選育單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
  • 品種來源:大西洋×L9705-9
  • 作物名稱:馬鈴薯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隴薯8號是以油炸加工型品種大西洋為母本,以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雜交創新材料L9705-9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從其雜交組合中經系統定向選育而成的馬鈴薯新品種。2010年3月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甘審薯2010001。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隴薯8號是中晚熟,生育期116天左右。幼苗生長勢強,成株繁茂,莖綠色局部帶褐色網紋,葉綠色,花冠白色,天然結實性較強。薯塊橢圓形,皮肉淡黃,薯皮粗糙,芽眼較淺,大中薯率80%以上;薯塊休眠期長,耐貯運。
  • 品質特性:薯塊平均乾物質含量31.59%,澱粉24.89%,粗蛋白2.96%,VC133.2毫克每千克,還原糖0.24%。
  • 抗性:田間調查抗馬鈴薯晚疫病,對馬鈴薯花葉病馬鈴薯卷葉病毒病具有很好抗性。

產量表現

隴薯8號於2007—2008年全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76.7千克,比統一對照隴薯6號平均增產1.3%,比當地對照品種平均增產4.7%;生產試驗畝產1624.0—2146.7千克,平均畝產1895.2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12.1%。

適種區域

適宜在甘肅省高寒陰濕、二陰地區及半乾旱地區推廣種植。

栽培要點

  • 整地施肥:夏秋作物收穫後深耕20—25厘米。春季結合播前淺耕,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4000千克、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銨15—20千克作為基肥,同時施入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00倍毒土,以防治地下害蟲。
  • 選種催芽:播前40—50天種薯出窖。當種薯在貯藏窖內已萌芽,且芽長1厘米左右時,取出平鋪於光亮的室內使其均勻見光,使芽變成濃綠色。將未萌芽的種薯在室內或室外背風向陽處平鋪2—3層,並經常翻動,使其均勻見光。當幼芽1.0—1.5厘米時,幼芽濃綠,根點突出,即可切塊播種。每個切塊以20—25克方形塊為宜,並帶1—2個芽眼。
  • 播種方法:當地晚霜期前20—30天,氣溫穩定在5—7℃時,一般4月中旬—5月上旬播種。旱薄地每667平方米種植2500—3000株,高水肥地種植3500—4000株為宜。
  • 田間管理:苗齊後,及時查苗補苗,現蕾後進行第1次中耕培土,同時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8千克;10天后進行第2次,壟要高。後期除草2—3次。幼苗期及時拔除退化株,花期拔除雜株。
  • 病蟲害防治:在蚜蟲遷飛高峰期,即團棵前後(植株6葉或8葉時),用40%滅蚜寶乳油,或滅多威、抗蚜威、吡蟲啉(蚜虱淨)等,間隔7—10天防治2次。秋季要注意預防晚疫病,在連陰雨天到來之前套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預防1次,當葉片初見病斑時,及時用72%霜脲·錳鋅(霜霉疫淨)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甲霜銅、甲霜靈、甲霜靈錳鋅等噴霧防治,每10天噴1次,噴1—2次可控制病害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