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歷史
為了適應革命的政治鬥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1940年3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應隴東分區的要求決定辦一所隴東中學,並由教育廳委派陸為公、孫萍前往慶陽城籌辦。他們在隴東分區領導和支持下,按照邊區政府“少花錢,多辦事。要想盡一切辦法,能在半年開學”的指示精神,利用慶城南街一座舊文廟,一邊建校舍,一邊動員招收學生,終於在經費僅為2000元的困難條件下,用5個多月時間完成了隴東中學的籌建工作。9月1日隴東中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毛澤東親筆題寫了“隴東中學”校名,中央其他領導同志也分別為學校題了詞。當地黨政軍領導馬文瑞、王維舟、馬錫五等親臨會場祝賀。
師資力量
隴東中學是一所包括師範班在內的普通初級中學,受陝甘寧邊區教育廳直接領導。其辦學宗旨是“實施新民主主義教育,培養抗戰建國人才”。邊區政府任命隴東特委書記馬文瑞兼任校長,趙長遠為專職副校長,陸為公為教導主任兼總務主任,孫萍為副主任。
當時,全校僅有袁靜(女)、孫萍、張智(女)、王雨生、艾提、吳南山、俞璧貴、耿長富、吳希泰、王立崗、陸贊等11名教職工。首屆招生時,因國民黨頑固派造謠破壞,遇到很大困難。後來在分區各級政府的幫助下,主要在隴東根據地各區招收了122名學生,按文化程度編為師範班、中學班、預備班(文化補習),學制一年。
1941年9月,學校教職工發展到28人,學生增加到247人,有了個教學班,其中包括新文字訓練班、婦女訓練班各一個。1942年秋,改學制為3年。1943年接收了隴東地委第12期乾訓班,稱作隴東中學地方幹部訓練班,學制2年。1944年取消師範班,只設中學班和地乾班,學制3年。1945年學校得到較大發展,全校教職工達到37人,有教學班7個,學生330人。1947年國民黨占領慶城後,學校受到嚴重破壞,校門上領導人的題名、題詞均被炮火所毀,師生轉移到華池縣城壕、二將川一帶。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校長劉澤如曾帶校部和部分師生東渡黃河到山西柳林鎮,11月全部返回。在此期間,隴東中學師生主要配合戰爭搞動員服務工作,教學一度中斷。同年9月學校在二將川複課,有教學班3個,學生74人,因校長劉澤如去山西,由副校長馮克箴主持校務。1948年3月隴東中學奉上級指示停辦,改為隴東地委黨校。解放後於1972年恢復隴東中學校名。
教育理念
隴東中學是我黨在隴東根據地創立的第一所完全新型的中等學校。從開辦之日起,這所學校即遵循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培養政治鬥爭和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思想教育的內容主要有: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教育、階級教育和民族教育、民眾觀點和團隊精神觀點的教育、勞動觀點和實踐觀點的教育、中國革命基本理論教育、黨的基本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聯繫實際,有的放矢;依靠民眾,人人動手;耐心細緻,重在轉化;從嚴要求,一絲不苟;形式多樣,不拘一格。這個注重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特點突出地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如開設《政治常識》課,講授經濟政治常識、抗日戰爭與:三民主義常識、組織生活與工作方法常識等;開設《邊區建設》課,講授邊區史地、邊區政策、邊區組織。1946年後上述兩課合併為《公民》課,講授解放區、中國及世界政治概況、黨的基本政策與基本工作方法。其開設的《國文》課也主要是從《邊區民眾報》上選擇的一些工作經驗介紹、革命英雄故事和實用公文等。這種把思想政治:正作融於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的做法,對樹立學生革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辦學原則
勤儉辦學是隴東中學堅持的辦學原則之一。在大生產運動中,師生共同奮鬥,開墾荒地,種糧種菜,餵豬打柴,修建校舍,自製教學用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1945年劉澤如校長辦理接替手續時,學校尚有餘糧182.4石,有牲畜ll頭,豬羊74隻。參加勞動,勤儉辦學,不僅有效地克服了當時的物質困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勞動觀點、民眾觀點、實踐觀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社會活動
隴東中學在注重課堂教學的同時,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1942年7月20日,以首屆隴東中學畢業學生為主的隴東學生觀光團一行53人,在余佑野、賈慶禮率領下,赴延安參觀學習,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毛澤東給觀光團的師生們講了話。這是毛澤東在延安接見學生代表中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學生代表麻韜、張志強給毛澤東獻上繡有“人民舵手”的錦旗一面。這年寒假,學校選拔了42名學生組成地方工作組,深入區鄉,宣傳抗日,幫助掃盲,破除迷信,並向民眾學習。之後,他們被派到慶陽縣各鄉擔任文書。1946年6月,
西峰發生國民黨軍隊打傷慶陽師範師生達50人的“六一六”慘案,隴東中學師生聞訊即致電聲援慶師學生,並捐款8500元慰問。1947年5月,隴東中學又組織了30多人的隨軍工作隊,在副校長馮克箴帶領下,輾轉於陝北及環縣、華池、合水一帶,為部隊動員糧食、擔架,協助運送傷員。每年節日和假期,師生都要幫助民眾掃除文盲,講究衛生,舉辦社火,參加大生產運動。這些社會實踐活動,改變了封建教育長期關門辦學、與民眾“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封閉狀態,使學校教育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培養和鍛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黨悟,是成熟的新民主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標誌。
戰爭年代的隴東中學堅持辦學8年多時間,共培養出畢業生(不含中途調出參加工作者)523人。它不僅在隴東老區的教育史上,而且在我國的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57681㎡,校舍建築面積17590㎡,現有48個教學班,2800名學生。現有教職工202人,其中本科199人,專科3人;高級職稱31人;中級職稱75人。有物理、生化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資料室、學生閱覽室、電教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學生微機室等。
所授榮譽
6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20916名國中畢業生,向高等院校輸送2398名新生。三年以來,教師在有關刊物發表或獲獎論文百餘篇,出版教育專著2部,校刊5期;有20多名教師受地區以上獎勵,縣級獎勵30多人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省級以上獎勵25人次(其中一等獎5人次,二等獎8人次,三等獎11人次,優勝獎1人次);地級獎97人次(其中一等獎14人次,二等獎18人次,三等獎45人次,鼓勵獎20人次)。
1990 年學校被評為“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1992—1996年被評為省、地、縣“文明單位”。
1999年、2001年學校榮獲“全區校辦企業先進集體”和“全區勤工儉學校辦產業先進單位”。
1999年獲全區“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同年學校藝術隊參加地、縣中學生文藝匯演均獲團體第一名;參加慶陽城區學校“慶回歸,頌輝煌”讀書演講賽,榮獲團體獎。
2000年被評為“全省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甘肅省無吸菸學校”,省、地、縣多家媒體對學校做了全面報導。
2003年5月被市科協、市教育局評為“第1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同年9月被市第十屆運動會民眾體育組委會評為“慶陽市第十屆運動會民眾體育先進學校 ”。
2004年9月被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軍區司令部軍區政治部授予“全省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獎牌;2004年12月被市教育局授予“2004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三名”、“2004年全國高中物理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五名”獎牌。
2005年2月被教育廳評為“全省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先進單位”;2005年11月被市國防教育委員會評為“慶陽市國防教育示範學校”。
2006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評為你“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6年12月被市教育局授予“2006年全國高中英語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三名”、“2006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二名”、“2006年全國高中生物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二名”獎牌。
2007年4月被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衛生廳評為“甘肅省無煙學校”、“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08年3月被慶城縣人民政府評為“全縣2007年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先進集體”;2008年3月被慶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市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2013年5月被甘肅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7年11月,學校被授予“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教學質量
近年來,隴東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1999年向高校輸送新生114人,錄取率為38.3%;2000年高考進線率57.3%,高於全區23.7%,錄取人數208名,錄取率為67.3%。2001年高校錄取312人,錄取率為80.4%。尤其是在2005年的高考中,該校學生張凌童同學以668的總分摘得甘肅省2005年高考文科狀元的桂冠,贏得了各界的好評。
有著70年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的隴東中學正以開拓創新精神,為實現全省示範高中,創辦一流學校的目標而奮力拚搏。
70周年校慶
2010年9月18日,慶城縣隴東中學隆重舉行建校70周年慶典活動。在慶祝大會上,慶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剛寧宣讀了領導題詞、賀電賀信,捐贈單位及個人名單,隴東中學校長朱永海致了歡迎辭;校友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工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田偉生先生、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副院長陳正武先生,兄弟學校代表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學校長龐威先生,來賓代表中國民航總局西北管理局原副局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發展組組長馬曉文先生分别致了賀辭;慶城縣委書記閆曉峰也致了賀辭;慶陽市委副書記戴炳隆在大會上講了話。隴東中學各屆校友;慶陽市直部門和7縣區的黨政領導;周邊兄弟縣區教育部門、各重點中學負責人;慶城縣全體在家縣級幹部,縣直各部門、各鄉鎮、省市駐慶各單位負責人;縣內各中學、各學區、中心國小負責人;隴東中學離退休老教師;市縣新聞媒體記者以及隴東中學全體師生共4000多人參加慶典活動。慶城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解平主持了慶祝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