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隱翅甲菌
- 拉丁學名:Osoriomyces rhizophorus
- 界:真菌界
- 目:蟲囊菌目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152
定 名 人:Terada
參考文獻:Mycotaxon 13(2):413,1981.
分布範圍
中國
形態描述
菌體無色透明或淺黃色,自足細胞至菌體頂端附屬枝基部收縮、黑褐色的細胞分隔,長297.9μ.m。足細胞較大,近圓形,黑褐色,22.3×18.6μm。子層托軸狀,初生軸由23個長方形或圓柱形的細胞上下相疊而成,各細胞大小近相等,等寬,長比寬略大,7.4~18.6×11.1~14.9μm;其亞基細胞經數次縱向和橫向分裂後成許多近方形的小細胞,3.4~15.9×3.7~8.6μm,大部分自其兩側長出2~4條簡單不分枝、細長的假根狀附屬枝,167.5×3.7~7.4μm,稍僵直,向下延伸狀,其組成細胞長方形或近長圓柱形,長為寬的2~4倍。次生軸比初生軸細,短,93.1×3.7~7.4μm,多條,不規則著生於初生軸上,均由9~11個長方形或圓柱形的細胞上下相疊而成,細胞長為寬的2~3倍。初生軸末端的附屬枝長55.8μm,常分枝,呈膠質,細胞分隔少,基部具一黑褐色、收縮的細胞分隔。側生附屬枝長26.0~52.0μm,簡單不分枝或呈各種分枝,呈膠質,向上伸延狀,自子層托細胞上角的1或2個近三角形的細胞長出,其附屬枝有時著生一或多個頂生雄器。雄器易凋落,膠質狀,常單生或簇生,有時直接著生於上述近三角形的基細胞上或著生於短、單細胞的分枝上。子囊殼2個,著生於子層托上,粗短,長為寬的近2倍,卵圓形,60.0~76.0×32.0~40.0μm,常向外彎狀,頂平截。
寄 主
寄生於台灣鈍尾隱翅蟲◆Osorius formosae Bernhauer(鞘翅目Coleoptera,隱翅蟲科Staphylinidae)鞘翅及其他部位的體表上。台灣南投,1977.Ⅴ.28,Terada K-T 782,783,784,786,787,789,790;1972.Ⅶ.25,Terada K-T 791,792。
突出特徵
本種由Terada(1981)在我國台灣發現至今,未見其他地區的分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