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甲刺菌

隱翅甲刺菌是一類子層托較短,刺毛狀附屬枝除近子囊殼周圍的較長外,其餘的短而僵直,頂端稍彎,子囊殼倒棍棒狀的真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隱翅甲刺菌
  • 拉丁學名:Rhachomyces philonthinus
  • :真菌界
  • :蟲囊菌目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164
定 名 人:Thaxter
參考文獻:Proc.Amer.Acad.Arts Sci.35:435,1900; Mem.Amer.Acad.Arts Sci.13:424,1908; ibid.16:287,1931.Zhang et al.,J.Anhui Agr.Univ.28(2):210,2002.

分布範圍

中國、日本、法國、瑞典、馬達加斯加

形態描述

成熟菌體自足細胞至子囊殼頂,長371.0~470.5μm,足細胞黑褐色,較小,呈倒圓錐形,7.3~10.3×8.8~10.3μm。子層托長度與子囊殼接近或略長,216.2~267.1μm,直或有時在基部6~8層細胞處成膝狀彎曲,除基部三層細胞呈淺褐色外,其餘部分近無色透明。初生子層托比次生子層托粗大,由19~28個細胞相疊而成;其上下兩端細胞細小,近卵圓形;中間部分細胞大,近短圓柱形,細胞外側膨脹,細胞之間外側相連處呈內縊狀,最大的細胞可達20.7~23.6×25.1μm。次生子層托緊貼初生子層托一側,細胞大小較均勻,較初生子層托細胞小,呈長圓柱形,最大的細胞19.2×5.9~7.4μm。附屬枝自次生子層托的細胞近頂端長出,呈僵硬的刺毛狀,每條刺毛狀的附屬枝由3~5個長圓柱形細胞組成,頂端逐漸收窄,並向外微彎,除頂端部分透明外,全部棕褐色,細胞分隔褐色,近子囊殼柄周圍的刺毛狀附屬枝較長,73.8~96.0×5.9μm,其頂端一般不超過子囊殼的1/3,其他的刺毛狀附屬枝較短,44.3~66.4×4.4μm。子囊殼柄大而明顯,由單細胞組成,在初生子層托頂端近6~13層的細胞處長出,長圓柱形,29.5~59.1×20.7~23.6μm,子囊殼底基細胞大而明顯,組成子囊殼的底部。子囊殼長98.9~183.3μm(包括子囊殼底細胞),寬39.9~47.3μm,淡棕色,下端寬,上端平緩收窄,頂部圓鈍,呈倒棍棒狀,對稱。雄器未觀察到。

寄 主

寄主於一種菲隱翅蟲◆Philonthus sp.(?)(Coleoptera,Staphylinidae)的腹部及翅膀上。西藏林芝,1997.Ⅷ.13,沈亞恆,HMIGD 62903-1,62903-2。

突出特徵

本種主要特點是子層托較短,刺毛狀附屬枝除近子囊殼周圍的較長外,其餘的短而僵直,頂端稍彎,子囊殼倒棍棒狀,易與本屬其他種區別(Thaxter 1908;Sugiyama 19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