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的人 》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讓·路易·特蘭蒂尼昂、史蒂芬尼婭·桑德雷莉、多米尼克·桑達主演的劇情片,於1970年6月在西德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普通人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在戰爭前後的政治投機主義與禁忌情愛。
基本介紹
-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編劇:阿爾貝托·莫拉維亞、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主演:讓·路易·特蘭蒂尼昂,史蒂芬尼婭·桑德雷莉,多米尼克·桑達
- 對白語言:義大利語,法語,拉丁語
- imdb編碼:tt0065571
- 中文名:隨波逐流的人
- 外文名:II Conformista
- 其它譯名:同流者
- 出品時間:1970年
- 製片地區:義大利、法國、西德
- 類型:劇情,二戰
- 片長:107分鐘
- 上映時間:1970年6月(西德),1970年10月22日(義大利,美國)
演職員,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30年代的義大利,破落貴族子弟馬爾塞洛·克萊利西的父親長期住在瘋人院,母親生活放蕩,家庭日益衰落。他已經三十四歲了,還沒有妻子。生在亂世,不知往何處去,最後他終於隨波逐流,加入法西斯。馬爾塞洛·克萊利西與門當戶對的姑娘朱莉婭結婚。婚後,便帶新婚妻子到巴黎度蜜月。在巴黎,他同流亡法國的卡德利教授的年輕妻子安娜打得火熱。卡德利教授原是馬爾切洛以前的老師,一位反法西斯的愛國志士。馬爾切洛利用與安娜的感情關係,誘使安娜和卡德利教授上當,在巴黎郊外被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和他的法西斯同夥殺害。二戰以後,墨索里尼垮台,人民勝利。馬爾塞洛·克萊利西洛搖身—變成為反法西斯分子,他在大街上聲嘶為竭地揭發參與暗害卡德利教授的同夥。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馬爾塞洛·克萊利西 | 讓·路易·特蘭蒂尼昂 | ---- |
Giulia | 史蒂芬尼婭·桑德雷莉 | ---- |
安娜 | 多米尼克·桑達 | ---- |
Lino | 皮埃爾·克里蒙地 | ---- |
Raoul (as Christian Alegny) | 克里斯蒂安·阿里格納 | ---- |
Hired Killer | 卡羅·加第 | ---- |
Cieco ubriaco | 阿歷桑多羅·哈伯 | ---- |
Franz | 皮爾蘭格洛·克里維亞 | ---- |
Manganiello | Gastone Moschin | ---- |
卡德利教授 | Enzo Tarascio | ---- |
Il colonnello | Fosco Giachetti | ---- |
Italo | José Quaglio | ---- |
Madre di Giulia | Yvonne Sanson | ---- |
Madre di Marcello | Milly | ---- |
Padre di Marcello | Giuseppe Addobbati | ---- |
Hired Killer | Umberto Silvestri | ---- |
Hired Killer | Furio Pellerani | ---- |
Marcello bambino | Pasquale Fortunato | ---- |
Confessore | Antonio Maestri | ---- |
Cieco | Massimo Sarchielli | ---- |
Gipsy (uncredited) | Christian Belegue | ---- |
Minister (uncredited) | Benedetto Benedetti | ---- |
Hired Killer (uncredited) | Claudio Cappeli | ---- |
Man opening the door (uncredited) | Romano Costa | ---- |
Marcello's Daughter (uncredited) | Marta Lado | ---- |
(uncredited) | Luciano Rossi | ---- |
Secretario (uncredited) | Gino Vagniluca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
Giovanni Bertolucci Maurizio Lodi-Fe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Aldo Lado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Alberto Moravia |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 佐治·狄奈許 | Franco Arcalli | Ferdinando Scarfiotti | Ferdinando Scarfiotti | Gitt Magrini |
角色演員介紹
- 馬爾塞洛·克萊利西演員:讓·路易·特蘭蒂尼昂一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知識分子,童年時代的他曾經槍擊過一個同性戀者,因為這個同性戀者企圖引誘他,為了消除童年時代留下的這個精神創傷,他千方百計地適應常規,服從現存秩序,忽而為法西斯效勞盡力,忽而又成了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支持者。
- 卡德利教授演員:Enzo Tarascio一個反法西斯人士,是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在大學期間的哲學老師,因此也算得上是他的父輩,他被馬爾塞洛·克萊利欺騙利用,引入了警察局的圈套而死。
- 安娜演員:多米尼克·桑達卡德利教授的妻子,當她在巴黎遇到了馬爾塞洛·克萊利西時,兩人立即打得火熱,當她的丈夫被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利用並引入圈套暗殺時,她也曾經對他求情和求饒,但是馬爾塞洛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她也只能一同赴死了。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禮/電影節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
1972 | 第44屆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提名 |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記者特別獎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獲獎 | |
Interfilm獎-推薦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
金熊獎 | 《隨波逐流的人》 | 提名 | ||
第29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 《隨波逐流的人》 | 提名 | |
1971 | 第15屆 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影片 | 《隨波逐流的人》 | 獲獎 |
(參考資料 )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機構類型 | 機構名稱 | 備註 |
---|---|---|
製作公司 | Marianne Productions S.A. | 法國 |
Maran Film | 德國 | |
Mars Film | 義大利 | |
發行公司 | 派拉蒙影業公司 | 美國 |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 | 美國 | |
Suevia Films S.A. | 西班牙 | |
Euro Space | 日本 | |
Paramount Films of Italy Inc. | 義大利 | |
Cine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 | 日本 | |
Cesáreo González Producciones Cinematográficas | 西班牙 | |
Suevia Films - Cesáreo González S.A. | 西班牙 | |
Amuse Video Inc. | 日本 | |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 | 法國 | |
Rosebud | 希臘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義大利 | 1970年10月22日 | 美國 | 1970年10月22日 |
西德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70年 | 英國倫敦電影節 | 1970年 |
法國 | 1971年2月17日 | 西德 | 1971年4月16日 |
阿根廷 | 1971年4月29日 | 丹麥 | 1971年11月1日 |
芬蘭 | 1971年12月31日 | 美國 | 1971年 |
瑞典 | 1972年2月28日 | 比利時 | 1972年10月6日 |
西德TV首映 | 1972年12月28日 | 匈牙利 | 1973年6月14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1973年7月20日 | 東德TV首映 | 1975年3月27日 |
瑞士洛迦諾電影節 | 1993年 | 英國重新上映 | 1994年2月4日 |
德國重新上映 | 1997年9月25日 | 英國重新上映 | 2008年2月29日 |
希臘重新上映 | 2008年9月29日 | 希臘歐洲電影全景 | 2010年10月31日 |
俄羅斯莫斯科電影節 | 2011年6月27日 | 義大利重新上映 | 2011年8月28日 |
菲律賓.義大利電影節 | 2011年11月10日 | 美國紐約電影論壇重新上映 | 2012年12月7日 |
影片評價
雖然《隨波逐流的人》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徵,但是把影片放在現代依舊不會落伍。知識分子內心的衝突、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選擇卻是人生不變的母題。影片反映了在極左思潮的衝擊下,人們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閃回和一些獨到的鏡頭——這些拍攝手法在科技更發達的時代看來依舊是極具衝擊的,這種形式上的元素和電影語彙,恰巧也反映出當時義大利的混亂和迷茫(時光網評)。
《隨波逐流的人》是一部優美精巧、筆觸細膩的作品,影片敘事結構富有張力,批判精神貪串始終。貝托盧齊並沒有經歷過三十年代的生活,他卻成功地再現了三十牟代的病態社會氣氛。該片中,精神分析和政治以十分獨特的方式揉合在二起,既是“一個企圖消除一直壓抑在心中的精神創傷者的內心活動軌跡,也是對普通人身上具有的法西斯思想的洞察入微的探討(阿爾多·塔索諾著《義大利電影雜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