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紫陽宮

隨州紫陽宮

楚天快報訊 9月5日,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園舉行了紫陽宮落成開放暨神像開光儀式,市領導及來自國內的眾多高道大德、嘉賓、信眾及市民共同見證了隨州文化再添神韻一筆。 市委書記劉曉鳴,市長郄英才等市領導出席了儀式。儀式上,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唐誠清大師為紫陽宮開示,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熊華啟,省人大常委、省道教協會會長、紫陽宮住持吳誠真致辭,江蘇、浙江等省道教協會會長及眾多道教界人士和嘉賓出席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紫陽宮
  • 地理位置:湖北省隨州市文化公園東門
  • 開放時間:早6:00晚6:0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無
由來,供奉簡介,主殿一層供奉,孫思邈,文昌帝君,主殿二層供奉真武大帝,財神殿簡介,觀音殿簡介,紫陽真人簡介,

由來

隨州文化公園內的紫陽宮,是為紀念唐代的紫陽道人所建。紫陽宮的落成是隨州道教發展史上一件盛事,也是隨州文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為文化公園再添一個新的文化符號。坐落在文化公園東園的紫陽宮,與中園及西園的農耕文化壇、季梁像、盛事同慶雕塑、舜井亭、隋文化浮雕等景觀遙相輝映,展示隨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文化底蘊,為隨州旅遊發展增添新亮點,為民眾文化生活注入新元素。
紫陽文化是我國道教文化的重要一脈,紫陽真人出生於隨州,是唐代的高道和文化名人。他建造的紫陽樓氣勢恢宏,巍巍壯觀,唐代大詩人李白曾題詩讚美:“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供奉簡介

主殿一層供奉

紫陽真人,藥王孫思邈,文昌帝君,

孫思邈

是中華醫學發展先河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在中外醫學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勳,千餘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宋徽宗敕封為“妙應真人”,被後世尊稱為“藥王”。現今我國各地都有祠堂紀念。供奉朝拜藥王孫思邈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

文昌帝君

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各地學子爭相朝拜,祈求保佑自己學業有成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
學者認為文昌帝君為梓潼神,原是流行四川北部梓潼的蛇神、雷神信仰,後與晉朝抗擊苻堅而殉國的忠臣“張育”合流,在北宋時,轉化為保佑四川地區學子,考試順利的神祇。南宋時,梓潼神被認為較靈驗,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舉之神,成為中國各地學子,共同信仰的保佑科舉順利之神祇。
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
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主殿二層供奉真武大帝

玄天上帝,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盪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開天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北極盪魔天尊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象徵北極星與四象中的玄武,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能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故兼海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降妖伏魔之神、戰神,明朝公家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真武大帝,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真武的誕辰日為農曆的三月初三日。

財神殿簡介

財神殿供奉武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以及關帝聖君

觀音殿簡介

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送子娘娘及註生娘娘,觀世音菩薩在道教稱為:圓通自在天尊,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處祈求千處應。
眾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據說稱為“送子娘娘”,舊時廈門城隍廟、東獄廟都有祭祀。神像安詳端坐,懷抱娃娃 。求子的女子擺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禱告,請求“送子娘娘”賜子於她。然後“搏簽”,求得“吉簽”,表示“送子娘娘”已願賜子於她,即起身將事先準備好的小衣裳給“送子娘娘”懷中的娃娃穿上,然後再拜 。據說無不靈驗的。得子後,還要來拜謝,還願。

紫陽真人簡介

據《漢東紫陽先生碑銘》記載,胡紫陽8歲時首次經過仙城山(今曾都區府河鎮洛陽鎮交界處的現光山),看見那裡峰高峻峭、雲霧繚繞,仿佛是神仙出沒之地,就萌生了出家修道的想法。9歲那年,胡紫陽正式出家,在仙城山靜修。12歲時,他已掌握了道家辟穀功法,能夠連續多天不吃東西。20歲時,他出門遊歷了衡山等地,廣尋各地道教高人交流切磋,拜當時最富盛名的天師李含光為師,潛心學習修煉,終成一代大師。
學成回到隨州後,胡紫陽在他居住的苦竹院裡,親手栽植了2株桂花樹,修築了餐霞樓。所謂“餐霞”,意思是服食朝霞之氣,是道教的一種氣功修煉術。胡紫陽修道,聲名遠播。當時“南抵朱陵,北越白水”,前來拜師學習的弟子多達3000餘人,就連隨州周圍太守一級的官員前去拜會,遇到胡紫陽靜坐,也要向大雁飛行時一樣擺成長長的佇列等候。可見胡紫陽在當時有多大影響,人們對他多么器重!
結交詩仙 為詩人做媒
在胡紫陽3000多弟子之中,有一位叫元丹丘的與詩仙李白非常要好。《將進酒》一詩“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的詩句中,所提到的“丹邱生”,就是這位元丹丘。
開元年間,經元丹丘推薦,李白和好友元演來到隨州,拜訪了胡紫陽。胡紫陽對於李白、元演的到來十分高興,當晚熱情地在餐霞樓為他們接風洗塵,隨州最高級別的行政官員漢東太守也來坐陪。席間,胡紫陽高興地拿來笛子、玉笙,自己吹笛子,邀請李白吹玉笙。漢東太守乘醉翩翩起舞。那天晚上,大家都喝醉了,李白竟然忘記了是怎么上的床睡的覺,第二天清晨醒來,才發現自己身上蓋的是太守的錦袍,枕的是太守的大腿。數年後,李白在其代表詩作之一的《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回憶了這次相會:“……不忍別,還相隨。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這首名詩中的“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晉祠流水如碧玉”等詩句至今在中學語文課本中被引用。
當年,英俊瀟灑的青年詩人李白很想向已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求婚,但苦於找不到有名望的人說媒。胡紫陽獲悉李白的心思後,就與“郡督馬公”馬正公一道前往湖北安陸白兆山許家撮合了這段姻緣。開元十六年秋,李白與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先後生女平陽,生子伯禽,夫婦恩愛,相敬如賓,直至開元二十六年底許氏病故。這十年間,李白與胡紫陽交往頻繁,寫下了大量詩文,流傳至今有《題隨州紫陽先生壁》、《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等。
李白對胡紫陽十分推崇,在他看來,隨州是“漢東之國,聖人所出”的地方,但自炎帝神農氏和隨大夫季梁之後的千餘年間,“無一物可記”,直到出現紫陽先生才算彌補了空缺。
奉詔入宮 葉縣仙逝
唐玄宗天寶初年,道教受到崇尚,宮中威儀帶著皇上的聘禮,請紫陽先生為西京太微宮使,他多次推辭,後迫於皇帝詔書,只得入宮。
當時聚集在京都的一些術士大搞斂形匿影、吞刀吐火的幻術,紫陽先生對此不屑一顧,每天只和弟子們講述《道德經》,剖析它的要旨。他反對東漢魏伯陽服丹成仙之說,駁斥了種種謬論,自然遭到一些術士的反對和排擠。他本不想留在宮中,便以有病為由,奏請皇帝同意,回歸故里。臨別時他自祭說“神將厭予,予非厭世”。在他走時,王公卿士送及龍門。當他走到葉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在王喬祠堂停留時,兩眼突然向上好像看到了什麼東西,“泊然而化(死亡)”。更奇怪的是,他去世時,“天香引道,屍輕空衣”。當他的屍體運回隨州時,看起來依然像活著時候一樣。漢東太守裴公親自在郊外迎接,全城轟動,每天有上萬人前往觀看。當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胡紫陽葬於城東的新松山,享年62歲。
胡紫陽去世後,李白受託撰寫了《漢東紫陽先生碑銘》,稱“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節。書不盡妙,郁有崩雲之勢;文非夙工,時動雕龍之作。存也,宇宙而無光;歿也,浪化而蟬蛻”。李白還稱“予與紫陽神交,飽餐素論,十得其九”,為此“篆石頌德,名揚八區”
紫陽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