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國歷史

隨國(湖北省隨縣)是周同姓諸侯國,後為楚附庸國,亡於楚國。曾國和隨國是一國二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隨國歷史
  • 外文名:suiguo history

隨國,上古時期華夏族(漢族前身)在湖北建立的一個姬姓隋諸侯國,故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後為楚國的附庸國,最終亡於楚國。
隨國是以姬姓隋氏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於隨(今湖北隨州),建隨國,侯爵,為周諸侯國之一。周未,並於楚,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另外,春時戰國時,原陶唐氏之後杜伯的玄孫士會在晉國擔任士大夫職務,以隨為食邑,史稱隨會。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東,子孫留居於此,也姓隨。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隨姓人大都隨例改為隋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當今隋姓主體。 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這種分封制對發展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于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時也為了奪取戰略物資“銅”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曾)、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隨(曾)國封邑寬廣,大致以隨棗走廊為中心,北抵新野,東鄰應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這一帶經過夏商先期開發,生產發達,文化先進。遍布隨州境內的古文化遺址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它們都是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布局。這種布局,與我們今天的村、鎮、市(縣)何其相似。已發現發掘的春秋時期隨(曾)國貴族墓分布於新野、信陽、安陸、京山、棗陽等地區,在我市發現發掘的則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這說明隨(曾)國在春秋時期處於高度文明階段,綜合國力相對強盛。加之隨(曾)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內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但是由於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國爭霸稱雄已成大勢所趨。楚武王三次攻打隨(曾)國都未成功,特別是公元前690年隨(曾)楚下氵差之戰,楚武王病死軍中,不得不結盟退兵。此後楚人繞開隨(曾)國鋒芒,轉而攻占隨(曾)的周邊小國,迫使隨國逐步向隨棗走廊腹地退讓收縮,擇地遷都。均川鎮鎮區以西為隨(曾)國貴族墓地,以東為楚的勢力範圍就是例證。
春秋中期以後,“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隨(曾)的周邊鄰國,完成了對隨棗走廊的戰略包圍。隨(曾)國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轉為親楚附楚,成為楚的戰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當楚昭王避難於隨(曾),隨(曾)人不僅保護了楚王,還配合秦軍助其還都。所以在曾侯乙死後,楚惠王不僅以銘文 鐘相贈,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車馬陪葬。
至於隨(曾)何時為楚所並,愚以為應在秦滅楚的前夜,因為目前隨州境內已探明並登記在冊的東周遺址和貴族墓葬,還沒有一處完全屬於楚的範疇,而且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文化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