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佛法師Bhikkhu Vūpasama(音譯烏帕沙瑪比丘)為華人,出家於緬甸的南傳僧團,為緬甸承續及傳揚雷迪大師(Ven. Ledi Sayadaw 1846-1923)禪法及道場系統之 BADDANTA ZAGARA BHIWUNTHA 長老的弟子,現為中華、馬來西亞、美國“原始佛教會”及台灣、馬來西亞、紐約等地的中道禪林的導師。是傳揚“佛陀原說”、“原始佛教”的佛教僧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隨佛法師
- 外文名:Ven. Bhikkhu Vūpasama
- 主要成就:整理還原了佛陀12因緣的原說,成立了「中道教團」
- 代表作品:《相應菩提道次第》《原始佛教之確證及開展》《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十二因緣經法原說略講》
- 出家地點:緬甸的南傳僧團
佛法造詣,佛法義旨,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想、行),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法造詣
根據隨佛法師對佛教教法的探究與修行觀點,其主要義旨是“從阿難系與優波離系兩部僧團所傳誦的佛教最古老經法中,探尋其中的共說,還原佛教初始時期的教法,致力 釋迦佛陀教法、禪法及菩提道次第原貌的探究、闡揚與實踐”。隨佛法師雖然出家於南傳佛教的僧團,但是對於佛法的修習及宣揚,實不同於南傳佛教傳統論義體系的立場,重在“依經證經”的探究古老經法當中的修行體系。
隨佛法師完成了阿難系漢譯《雜阿含》及優波離系南傳《相應部》的比對研究,提出“無明先斷”的佛法原義,不同於傳統宗派佛教的“無明最後斷”,對初期佛教的貢獻很大。但是,信受後世宗派佛教的學人,卻對其攻訐不休。
隨佛法師的主張是: 佛陀教法的核心及主軸,是 釋迦佛陀稱為“因緣法”的教導,內容是教導“生死如何生起及如何滅盡”。這教導是 佛陀親說教法的依據及宗本,離開了“因緣法”的教說,既無有佛法可說,也不是佛法。依據“因緣法”為核心,將世人從煩惱生死逐步的通達解脫、證菩提的修證次第,予以貫串起來的正是“四聖諦之三轉、十二行”。在禪法的教授上,也是依據“十二因緣觀”,開展次第成就“四聖諦之三轉、十二行”的禪修次第。這一具足正覺、離貪、慈悲喜舍、解脫、三藐三菩提的禪法,即是“修七覺分而次第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中道禪法,這一修證的教乘,是契合生死及解脫、證菩提之真相的“一乘菩提道”。
佛法義旨
隨佛法師依據漢譯《相應阿含》(後世誤譯經名為《雜阿含》)及南傳巴利《相應部》當中七事相應教的古老共說,將“第一次結集”集成之經說當中的“十二因緣”,還原依“六入分位”之“十二因緣法”的經法原說。在公元2002年先予以還原,2008年記載在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中,並在紐約及台灣公開發表於世,2014年提出學術考證更詳細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陸續發表在《正法之光》第38~41期雜誌。
無明
不如實知五陰(色、受、想、行、識)如何生起及如何滅盡,因此而不解五陰是因緣生,因緣生則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如是種種不知者是為無明。無明不是發生在過去世,而是在當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入處不如實觀察如何緣起,所以無法如實知五陰如何生起,而有無明。
行
妄見五陰是我、我所擁有之我見,以及常見、斷見,是名為行。
識
為六識。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當六識生時,因為貪愛識而造成(六)根逐於(六)境的因緣(名色)。如是復緣(六)根、(六)境而生(六)識,如此循環緣生不休,即“名色緣識,識(愛識)緣名色”。
名色
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名即是受、想、行,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無形質。因為貪愛識,所以(六)根逐於(六)境的因緣(名色),復緣(六)根、(六)境而生(六)識,如此循環緣生不休,即“識(愛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六入
又稱六處,為每一生之始,指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相緣而生的實況(眼色相緣眼識生、耳聲相緣耳識生、鼻香相緣鼻識生、舌味相緣舌識生、身觸相緣身識生、意法相緣意識生),叫做六處,即六根。
觸
指根、境、識之緣具足的代名詞,即眼、色緣眼識生時,稱眼觸;耳、聲緣耳識生時,稱耳觸;鼻、香緣鼻識生時,稱鼻觸;舌、味緣舌識生時,稱舌觸;身、觸緣身識生時,稱身觸;意、法緣意識生時,稱意觸。經說的古義,觸只有眼觸等六觸,部派的《舍利弗阿毘曇論》在原有的六觸之外,又提出許多的觸。
受(想、行)
指在六觸發生時,所引發的六受、六想、六行(又稱六思)。這是指根、境緣識生(觸),依根、境、識之緣有憶持(想)、聯想(想)、對比(想)、歸納與分析(想)、判斷(想),還有情境感受(受),面對認知環境的企圖與意向(行)。
愛
由於對六入處緣生五陰的不如實知,不知五陰是緣生法。若不如實知五陰緣起與緣生,即為無明。因為無明則於六觸入處不知緣生則無常、苦、非我非我所,即對緣生之六根、六境、六識(五陰)生貪愛和妄見,貪愛是欲求能夠持續保有,妄見是妄想是我及為我所有。
取
取著,根據《相應阿含》44經、《相應部》蘊相應8經的共說,謂:是我、我所而取。取的定義是我見,也正是無明緣行(見)的我見,妄想五陰是我、我所。
有
即為“名色緣識,識(愛識)緣名色”的循環。識與名色因為貪愛而循環為緣,即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對識有貪愛,希望識能夠持續呈現,故六根追逐六境,令六識循環緣生的呈現。如是因無明而起的貪愛,使六根、六境與六識循環為緣,不能休止,這也正是五陰為貪愛所系。五陰在經上稱為有身,有身的集起是因貪愛(《相應阿含》71經、《相應部》蘊相應105經的共說),而貪愛如結,令五陰為愛結所系縛,故稱為有結。
生
有結又稱為識食。經說:愛集則食集,食集則未來世生老死集;識食為未來之再有、再生之緣,因識食而有六入生。識食即是指識與名色因為貪愛而循環為緣,也就是因貪愛而造成“名色緣識,識(愛識)緣名色”的循環,故有未來世的六處生。此(五)陰敗壞已,彼(五)陰升起,生命之流輾轉緣生、連綿不斷,有來生之六根生,即有六觸入處升起,也就是五陰的生。
老病死憂悲惱苦
凡生者,即是六根、六境緣生六識的身心活,所以生即是五陰緣生,而緣生則無常、苦、非我非我所。因為生(五陰生)一定是緣生,緣生法則無常,生必是因緣改變不定,所以生的表現當然是老、病、死、憂悲惱苦,而老病死則可稱為生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