隞,讀作áo,本意為一古地名。商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小雙橋遺址。或名字用。形聲字,“阝(阜)”為形旁,“敖”為聲旁。
基本介紹
- 拼音:áo
- 部首:阝(在左)
- 五筆:BGQT
- 倉頡:NLGSK
- 統一碼:969E
- 四角號碼:78240
- 鄭碼:YCYM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áo 注音:ㄠˊ
1、 部首:阝,部外筆畫:10,總筆畫:12 ; 繁體部首:阜,部外筆畫:11,總筆畫:19
五筆86&98:BGQT 倉頡:NLGSK
筆順編號:521121533134 筆順:折豎橫橫豎橫折撇撇橫撇捺
四角號碼:7824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69E
--------------------------------------------------------------------------------
● 隞
áoㄠˊ
◎ 古地名。商朝的都城 [Ao capital],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小雙橋遺址。亦作“敖”或“囂”。
帝中丁遷於隞。——《史記·殷本紀》
◎ 粵語:ngou 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牛刀切,音鏊。地名。《史記·殷本紀》仲丁遷於隞。《集韻》通作敖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