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隘口石坊
- 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玉
- 建成於:1849年
- 通高:17米,
概況,建築結構,建築特色,歷史價值,
概況
石坊為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坊,通高17米,通面闊11.65米,南北兩側各有如意踏跺九級。石坊通體雕刻,分別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圓雕、透刻等不同手法刻有文字、龍鳳、花卉、飛禽、瑞獸、人物等圖案,內容為古代節孝忠義及神話傳說故事等,雕刻技藝精湛。所鐫文字有篆、隸、草、楷不同書體,各具神韻,與其他石雕相映生輝。隘口石坊結構嚴謹,造型古樸典雅,雕刻工藝精湛,內容豐富,體現了西南地區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2006年,隘口石坊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隘口石坊為五檐四柱三門式石結構牌樓,坊體南北向,通高17米,面闊11.65米,進深3.31米,台基長16.93米,寬7.2米,占地122平方米。南北有如意素麵踏道各九級,保存完好,埋於土中。石坊仿木結構,石質為米粉石,以88塊石料雕琢而成。明間屋頂廡殿式,復筒瓦形屋面,纏龍瓶式鏤空寶鼎,龍首正吻。石坊每重檐下飾如意斗拱,翼角各掛一小殘銹的銅質風鈴,時隔百年,竟還在細雨涼風中叮鐺作響。
石坊四柱三門,中柱由高5.97米、寬0.66米、厚0.62米的巨型長條石扣成,直至龍門坊。邊柱由高4.03米、寬0.60米、厚0.50米的條石構成,直至次間大額坊。四門柱南北面為蓮花抱鼓護座,高1.91米,中寬1.15米,頂寬0.5米,厚0.29米,座上有圓雕蹲獸,分別為麒麟、青獅、白象等,腳踏海螺,引頸長鳴,雕刻細膩,神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門柱東西兩側扣合纏龍鑲邊整塊條石屏風,屏高2.24米,寬1米,厚0.13米,立於屏座上,四周用雙面鏤雕刀法飾以纏龍。兩塊屏風四個表面分別為淺浮雕梅蘭竹菊 “四君子圖”和陰刻詞賦。蓮花抱鼓護座和兩側石屏風構成石坊夾柱石,極具觀賞性,並有效地保持了整個石坊的穩定和平衡。
石坊的四方石柱上還刻著相應的對聯,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風化較為嚴重,字跡已看不太清。該對聯為陰刻楹聯,南面中柱上書:“節孝著徽音彤管新添青史冊,綱常崇盛世丹除遙賁紫泥書”,“知敘州府事葉樹東題”,邊柱刻聯為行書“兩字榮褒光日月,千秋正常格神天”,“江津副車鑲蘭旗教習即選知縣愚表弟塗太琛題”。北面中柱、邊柱刻聯為行書“誓欲捐軀但念半齡孤子在,心存養志能分七袞老親憂”,“孤幃早勵冰霜志,綽楔欣承雨露恩”,“珙縣教諭 蓬洲費淳修 巴縣翁蔭 題”。而在石坊的中柱頂部南北面分別為深浮雕 “二十四孝圖”,之 “黃香扇枕溫衾”、“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老萊彩戲娛母”圖案,圖像精美。
建築特色
隘口石坊之精華部分為正立龍門坊之上的聖旨石龕,整石構成,高1.80米,寬1.68米,龕內聖旨基座由深浮雕二力士槓負,基座上正中陰刻楷書“聖旨”二字,字跡端莊凝重,周圍以鏤雕、隱雕、深浮雕等刀法飾以九龍,其中一龍居於 “聖旨”頂部,六龍昂首相偎“聖旨”,兩龍神遊祥雲分立兩側,龕頂為深浮雕富貴牡丹。九龍神采飛揚,龍頭凸現,精細入微,變化對稱,龍眼靈光閃爍,龍鬚細如毫髮,龍身纏繞盤旋,似神遊太空,活靈活現,充分發揮了浪漫、誇張的技法,極具立體感,刀法熟練傳神,堪稱石雕藝術之珍品。
在古代,立石坊需要各級官員級級上報,在得到皇帝的恩準後方能建造。所以通常在牌坊上也會刻上聖旨二字,以示皇恩浩蕩。
在聖旨石龕下面,為明間大額坊,其長為5.25米,高0.48米,以陰刻行書小字記載列坊人名號,飾以深浮雕雲紋蕃草。其上嵌一花板,長2.8米,高1.85米,花板南北面正中題額分別刻有四個剛勁有力的楷書大字,南面為“不負所天”,北面為“榮增華袞”,單字高70厘米,寬50厘米,題額周圍以深浮雕祥麟瑞象、“鬥牛圖”鑲邊,生動有趣,手法洗鍊。兩側及上部龍門坊分別用浮雕、鏤空雕、線刻等手法載神話故事圖案。
石坊明間、次間均嵌有石匾作為花板。次間花板橫1.33米,縱1.04米,南北兩面均陰刻文字,記載謝氏何慈惠含辛茹苦撫育兒孫的事跡。花板上下大小額坊均為深浮雕戲文和神話故事圖案,石坊的西北立有一小石碑,碑體高2.7米,寬1.4米,廡殿式單檐碑帽,帽寬2.3米,高0.83米,為二柱單樓式,脊飾為龍紋卷身深雕,下部埋於土中,其上陰刻有七律四章,記載立坊由來和經過。只是因為風化嚴重,已不大看得清楚字跡了。
歷史價值
隘口石坊集雕刻、書法、建築、儒家文化為一體。石坊上分別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圓雕、透刻等不同手法刻有鐫文、對聯和龍鳳、花卉、飛禽、瑞獸、人物等圖案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藝術風格。石坊構圖內容為古代節孝忠義及神話傳說故事,造型各異,刀法精奇,神工鬼斧,形象生動,雕刻技藝精湛巧妙,文化內涵豐富。其書體篆、楷、草、隸各異,有的龍飛鳳舞,灑脫飄逸;有的恣肆遒勁,力落千鈞,令人擊掌叫絕,充分展現了古代書法之神韻,與石雕造型珠聯璧合,相映生輝。圖案中,人物表情豐富,惟妙惟肖,鳥獸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代表了西南地區乃至中國精湛的傳統雕刻藝術,同時,石坊在建築構思上也十分巧妙,其整體布局有序,穿插巧妙,縱橫承當合理,輕重凝聚得當,柱礎深埋,並用石獸重壓,尤其是精巧的利用夾柱石變為透雕蟠龍,擴大了石坊與地面的接觸面,形成穩定柱礎的特殊構件,同時用石欄板鎖腳,這是該坊的最為獨到之處。所以該石坊被譽為“川南第一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