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隔物灸法之 一。此法的套用首見於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隔附子灸
  • 所屬:隔物灸法之 一
  • 年代:唐代
  • 記載:孫思邈《千金翼方》
  • 分類: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餅灸兩種
發展歷程,操作方法,主治病證,注意事項,臨床套用,

發展歷程

此法的套用首見於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少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以諸癰腫牢堅。”古人在灸治時,附子多選用成熟者加以炮製後使用,且常以釅酢(指味汁濃厚的醋)或童便浸過。如唐·王燾的《外台秘要》載崔氏療耳聾、牙關急不得開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釅酢漬之二宿,令潤徹,削一頭納耳中,灸十四壯,令氣通耳中即差。”清·顧世澄的《瘍醫大全》提到:“用附子制過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瘡上,著艾灸之。”以治瘡久成瘺。除用附子片灸外,古人還採用將附子研末製成附子餅進行灸療。如明·薛已《外科發揮》記載,治瘡口不收斂者“用炮附子去皮臍,研末,為餅,置瘡口處,將艾壯於餅上灸之。每日數次,但令微熱,勿令痛”。明·汪機《外科理例》說得更為明確:“附子為末,唾津和為餅,如三錢厚,安瘡上,以艾炷灸之。”,清代《串雅外編》等對隔附子灸亦有載述。 現代隔附子灸在臨床上未作常規隔物灸法,早期多為個案觀察,近來已逐步進行較大樣本的驗證,發現隔附子灸對不少急難之症有一定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臨床上還觀察到,隔附子灸如使用不當可造成中毒。有人在報導,用附子餅灸引起局部皮膚瘙癢或起紅疹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齡20~77歲。皮膚反應部位以軀幹為多,四肢次之。33例全系採用大小約6×6cm、厚約6mm的大藥餅。施灸中出現有不同程度的頭昏乏力。口唇鼻癢、咽痛、胸悶、噁心、腹痛、四肢微麻等類似烏頭鹼中毒症狀。一般都發生於連續施灸時間長,室內不通風的環境下醫者較患者症狀明顯,這也許與當時所處的體位,吸進煙氣的濃度及不同體質有關,但停灸後症狀大多可逐漸緩解乃至消失。附子屬烏頭類藥物,故推測其毒性可能主要由烏頭鹼類生物鹼引起。烏頭鹼的致死量為3~4毫g,人口服烏頭鹼0.2mg即致中毒。據測試附子在18℃以上的環境中烏頭鹼的毒性作用占優勢。

操作方法

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餅灸兩種。 1.隔附子片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厚0.3~0.5cm,中間用針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灸之。 2.隔附子餅灸: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厚約0.4cm,中間用針刺孔,放於穴位上置艾炷灸之;亦可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研細末,以煉蜜調和製成0.5cm厚的藥餅,用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灸之。 若附子片或附子餅被艾炷燒焦,可以更換後再灸,直至穴區皮膚出現紅暈停灸。

主治病證

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之功,適宜治療陽痿、早泄、遺精及瘡瘍久潰不斂、指端麻木等病證。近年來又用以治療痛經、橋本氏甲狀腺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注意事項

1.施灸時要注意室內通風。 2.附子餅灸須在醫務人員指導監視下進行。 3.應選擇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處施灸,灸餅灼燙時可用薄紙襯墊灸講下,以防灼傷皮膚。 4.對陰盛火旺及過敏體質者、孕婦均禁用附子餅灸。

臨床套用

1.病毒性感冒 取穴:膻中。 治法:以上等艾絨,製作成底面直徑為2cm,高為2.5cm錐狀艾炷,放在附子餅上置於膻中穴,待艾炷燃及一半時點燃另一炷備用,每次灸3壯,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為宜。每日灸治 1 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均囑咐。 療效:共治療38例患者,在灸療期間均未服用或注射任何中西藥物,結果:痊癒30例,好轉5例,無效3例,其總有效率為92%。
2.橋本甲狀腺炎 取穴:分二組。① 大椎、腎俞、命門;② 膻中、中脘、關元。 治法:上述穴位每次取 1 組,兩組穴位交替。腎俞雙側均取,採用隔附子餅灸。每次每穴灸 5 壯,每壯含純艾絨2g左右。以局部出現紅暈為度。每日或隔日治療 1 次,以5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療效:採用上法治療36例橋本甲狀腺炎患者,觀察患者治療後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其對B細胞產生抗甲狀腺自身抗體的影響。結果表明,經艾灸治療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OKT+4/OKT+8細胞比值和淋巴細胞分泌甲狀腺抗體的水平都明顯下降,而且兩者的變化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顯示艾灸可能是通過調整T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關係來抑制B淋巴細胞產生抗甲狀腺抗體的水平,從而達到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目的。
3.痛經 取穴:分為二組。① 關元、石門;② 次髎、 中極。 治法:每次選 1 組穴,二組穴位交替使用。將艾絨製作成錐體狀底徑約1cm之艾炷,以1枚置於附子餅中心,點燃後安於所選穴區行灸,艾炷燃盡更換,如熱使患者難以忍受時,可將附片提起數秒後放下。一般情況下,每次灸 3 壯,以穴區局部出現紅暈為度,每周3次,1個月為1療程,月經來潮時停止灸療。以治療3個月為準。如為虛性、寒性痛經,宜灸至灸處皮膚紅暈直徑達5cm以上,中央微現泛白透明時停用,覆以消毒敷料,膠布固定。數小時後灸處即起水泡。由小而大,直徑可達1~3cm。水泡待自行吸收。本法每周 1 次。治療時間在經前10日左右。亦以一月為一療程,三個療程為準。 療效:以上法共治35例,結果:顯效17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5.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