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戲

隔壁戲是杭州的古老曲種之一,形成於清代。它以“叫聲(亦名吟叫)、“學鄉談”作為自己的主要表演技藝,因此,徐珂在《清稗類鈔》中又稱它為“口技”或“口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隔壁戲
  • 形成年代:清代
  • 又稱:口技,口戲
  • 表演技藝:叫聲、學鄉談
簡介,代表曲目,消亡,

簡介

隔壁戲
追溯隔壁戲的兩種表演技藝,可推至宋代。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吟叫》記載:“京師凡賣一物,必有聲韻,其吟喔俱不同,故市人采其聲調,間以詞章,以為戲樂也。”
南宋杭州,這種“叫聲”技藝很盛行。
據《夢粱錄·妓樂》記載:“今街市與宅院,往往效京師叫聲,以市井諸色歌叫賣物之聲,采合宮商成其詞也。”表演也相當出聲:“教樂所人員等效學百禽鳴,內外肅然,止聞半空和鳴,鸞鳳翔集。”
當時杭州的吟叫藝人,還有自己的“律華社”等行會組織(見《武林舊事·社會》)。
另外,在杭州的瓦舍勾欄中,還盛行一種學說各地方言的“學鄉談”技藝,專業藝人有方齋郎。
把“叫聲”、“學鄉談”這兩種技藝作為主要表演手段,躲在布幔里表演,杭人稱之為“隔壁戲”,藝人行話則叫“暗春”。
所謂“暗春”,意指只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的表演。讓人看見的演出,則叫“明春”。隔壁戲暗春節目多,也有少量在明處的表演。藝人把這兩種演出形式又統稱為“春戲”,故隔壁戲又曾名春戲。
隔壁戲
隔壁戲在清代,以唱堂會為主,藝人多會小魔術(時稱古彩戲法),演出僅一人。不會小魔術的藝人,有時跟變戲法的連班演出。表演時利用主人家裡的八仙桌作舞台,外圍布幔,橫匾寫著“金玉滿堂”四個大字。藝人身背一隻布袋,內裝錢板、算盤、搖鈴兒、鈸兒、醒木、摺扇、毛竹筒等導具。為了討好主人和把觀眾的情緒提起來,藝人先站在布幔外講幾句吉利話,繼而表演“扇戲”。所謂“扇戲”,即藝人先從扇子中變出小木偶,然後隨著扇子的扇動,小木偶跟著起跳,形同舞蹈。有些藝人隨著小木偶的表演,還配著演唱〔遊魂調〕、〔手扶欄桿〕、〔文書調〕、〔蓮花落〕、〔春調〕等許多流行小曲,用來表演簡單的人物故事。
節目有《和尚採花》、《十把扇子》、《五福臨門》、《水漫金山》、《孟姜女》等。更多的節目則是藝人手拿一塊紅布,表演《桂圓變蛋》、《蛋變銅鈿》、《仙人采豆》等小型古彩戲法,也有表演《變人》、《變水》(即所謂“九龍取水”)等較大型的古彩戲法。
由於變戲法動作敏捷,使人看不出破綻,而戲法一般又在布、毯等物的遮蓋下變出,故藝人稱古彩戲法為“里子春”。
當然,變戲法也有不藉助物品的,藝人稱為“空手出彩”。如藝人潘祖彬、張和尚、田錫鏞等,就是“空手出彩”的名手。由於演出扇戲和古彩戲法的目的,是把觀眾的胃口(興趣)先吊(提)起來,所以藝人把這類開頭的演出,稱之為“吊棚”。
一場堂會,吊棚節目只有幾齣,屬點綴性的,主要還是演出隔壁戲的節目。表演的藝人鑽進布幔內,有些節目是利用方言諧音辭彙上的錯覺,達到嘲弄、諷刺的效果。
以仿學各地方言來刻畫人物的性格,是隔壁戲的主要特點之一。如《點名》、《狀元糕》等,也都是這類節目。
隔壁戲的另一個特點,是模擬各種聲響或效果學鳥獸鳴叫。如《百鳥朝鳳》、《賣糕》、《旺響》、《火燒豆腐店》等。
藝人表演時或模仿各種起伏的鼾聲、走路、開門、上下樓梯、小兒啼哭、嚎叫、火燒、搬動家具、落雨、颳風、噴水、雞叫、狗吠等聲響,或順著語音語勢,仿學小販叫賣及各種歌吟聲,也有用各種小調和各地戲曲、曲藝唱腔說唱。
當然,模仿各種聲響不僅要用口技,還需憑藉各種道具。如表現下雨聲,藝人就用手在算盤上摩擦,或用掃帚在桌上掃,隨著速度、輕重的不同,聽眾能分別出是大雨還是小雨。如要表現各種風聲,藝人就用鈸兒進行輕重、快慢不同的摩擦。又如要表現上下樓梯聲,藝人就在桌上來回走動,或用毛竹筒擊桌。
隔壁戲中有少量節目是在明處說唱的,其中以《杭城一把抓》影響最大。
節目開頭先用武林調唱一段杭州10城門:“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景致在杭州。正陽百官壩子門,螺螄沿過草橋門,候潮聽得清波響,涌金錢塘保太平。……”唱詞中的“正陽”即鳳山門,“百官”亦名“北關”,即武林門,“壩子”即艮山門,“螺螄”即清泰門,“草橋”即望江門,“太平”即慶春門,另外是候潮門、清波門、涌金門、錢塘門,接著說一段“快口”,即把中河上的橋名,一口氣念出來,每字代表一座橋:“梅雲西登仙,鹽油豐回薦,柴府鐵三新,望通黑稽倉,六部炭南梁,諸美洋海化,水小大通江。”詞中每字代表的橋名依次如下:梅登高橋、青雲橋、西橋、登雲橋、仙林寺橋、鹽橋、油(蠟)局橋、豐樂橋、回回新橋、薦橋、柴垛橋、府橋、鐵佛寺橋、三聖橋、新宮橋、望仙橋、通江橋、黑橋頭、稽接骨橋、上倉橋、六部橋、部院倉橋、炭橋、南星橋、梁家橋、小諸橋、美政橋、洋泮橋、海月橋、化仙橋、水澄橋、小橋頭。
最後的大通江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大通即大通橋,江即錢塘江;另一種意思是說中河的小水,最後大通錢塘江。
《杭城一把抓》還把杭州城內的街巷,編成唱詞說唱。由於該節目內容發噱、有趣味性,因此很受聽眾的歡迎。該節目還被杭州的小熱昏、武林班、杭灘等曲種藝人所吸收,成為他們的常演曲目。
隔壁戲藝人為了豐富自己的上演曲目,也向其他杭州曲種吸收,如《犯夜》(即《化子過關》)、《產子》、《羅夢》,就是吸收自杭灘曲目。當然,這些曲目被隔壁戲吸收後有了發展。
隔壁戲到清同治年間,在杭州很盛行。清末民初,隔壁戲除唱堂會外,開始進入街頭或廣場演出。
當時,著名藝人有章志生(裁縫阿四)、大腳阿春、李連生、邵炳榮(麻雀兒)、何品三、潘美春、張蘭芳、潘祖彬、張福坤(張和尚)、阿琦等40多人。
另據《清稗類鈔》記載,1911年,杭州隔壁戲藝人方壽山,還把此藝帶到上海演出。隔壁戲在紹興亦較流行。
據魯迅先生日記載,1916年12月,魯迅母親60大壽,魯迅特地從北京趕回紹興,並邀請花調、隔壁戲、平湖調藝人到老台門家中唱堂會,為母親祝壽。
他在1916年12月12日、13日的日記中寫道:“12日下午,唱花調,夜唱隔壁戲及作小幻術。13日,為母親六十生辰,夜唱平湖調。”

代表曲目

隔壁戲常演的節目有:《蕭山人拜鬥神》、《小販賣糕》、《杭城一把抓》、《旺響》、《賣母》、《灶司傳》、《犯夜》、《點名》、《雙騙》、《羅夢》、《產子》、《賭鬼狀元糕》、《拜新年》、《王小二過年》、《怕妻》、《百鳥朝鳳》、《火燒豆腐店》、《半夜走路》、《三家店》、《搗亂百家姓》、《瞎子借雨傘》、《紹興人乘火車》、《打灶頭》、《點名》、《巧遇》、《醉鬼》、《女婢》、《扒灰》、《尼姑養兒子》等。

消亡

20世紀20年代,杭州小熱昏藝人杜寶林把隔壁戲中的《蕭山人拜鬥神》、《火燒豆腐店》、《瞎子借雨傘》、《紹興人乘火車》、《杭城一把抓》、《王小二過年》等精彩節目和表演技藝吸收過去,並加以豐富、發展,演出效果比隔壁戲還好。因此,許多隔壁戲藝人亦逐漸改演小熱昏曲藝,或轉演雜技、小魔術。從此,隔壁戲逐漸消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