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佛教窟龕研究

隋代佛教窟龕研究

《隋代佛教窟龕研究》是200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國)梁銀景。

基本介紹

  • 書名:隋代佛教窟龕研究
  • 作者:(韓國) 梁銀景
  • ISBN:7501016771 ; 978-7-5010-1677-8
  • 頁數:250
  • 定價:28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2-1
  •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隋代統治者十分重視佛教,開窟、建寺、寫經和造像等活動非常興盛。隋代窟龕均分布於中原北方地區,可分為東西兩個區域
東西部窟龕在發展階段上大體同步。第一階段,各個地區仍沿襲南北朝晚期特點。第二階段,二者基本上還承襲第一階段,但新出現許多特點,這一點上莫高窟比東部地區更明顯。第三階段,二者還沿襲第二階段,新出現向唐過渡的特點。
隋代佛教窟龕的特點是:第一,隋代佛教窟龕承前啟後的特點很強。基本上仍沿襲了南北朝因素,北齊、北周的特點融合,有的因素還影響到唐初。而且隋代還出現新的因素,沿襲到初唐。第二,隋代佛教窟龕仍然存在地域性。東西部地區仍保留南北朝晚期特點。山東和晉冀豫兩個地區之間互相影響並產生變化與發展。莫高窟受兩京地區影響較大,變化很明顯。第三,造像樣式的本土化、現實化。佛像交領式袈裟著衣方式,鉤鈕式袈裟,菩薩像裙腰上升到胸部高處,菩薩像下身佩戴大佩或小佩,均模擬當時僧人、婦女的常服。第四,佛教的民間化。隋代參與開鑿洞窟、摩崖龕的供養人老百姓逐漸增多,這種現象在東部地區更顯著。

作者簡介

梁銀景,1970年出生於韓國釜山,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韓國釜山大學考古學科講師、韓國美術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石窟考古。曾發表過《莫高窟隋代聯珠紋與隋王朝的西域經營》、《試論隋代佛教造像與朝鮮三國佛教造像的關係》等論著多篇。

目錄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狀況回顧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狀況回顧
二、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隋代東部地區窟龕的分期與特點
一、晉冀豫地區
(一)窟龕的類型
(二)窟龕的分組與分期
二、山東地區
(一)窟龕的類型
(二)窟龕的分組與分期
三、東部地區隋代窟龕的特點
(一)東部地區隋代窟龕的比較
(二)東部地區隋代窟龕的特點
第二章 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分期與特點
第三章 隋代佛教窟龕的特點與歷史背景
一、隋代佛教窟龕的特點
二、隋代佛教窟龕演變的歷史背景
(一)東西部地區窟龕之間出現共同點的若干歷史背景
(二)東西部地區窟龕之間差異的若干歷史背景
第四章 隋代佛教窟龕幾個問題的探討
一、隋代窟龕造像的本土化和淵源問題
(一)隋代窟龕造像的本土化
(二)隋代窟龕造像的淵源
二、莫高窟隋代壁畫題材與南朝、兩京地區
(一)莫高窟隋代壁畫種類、與前期之聯繫
(二)莫高窟經變畫出現的歷史背景與來源
三、莫高窟隋代洞窟開鑿與隋王朝西域經營成功
(一)莫高窟隋代洞窟聯珠紋的種類
(二)莫高窟隋代洞窟聯珠紋的來源
(三)莫高窟隋代洞窟聯珠紋的出現及其歷史背景
附表1
附表2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研究隋代的佛教窟龕,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研究課題,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是在有限時間內解決有一定的困難。而且由於筆者的學識上的不足,想解決的問題雖然很多,卻無法全部涉及。本文以隋代窟龕造像的本身特點和淵源、莫高窟經變畫、聯珠紋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各種分析。但是東部地區石窟中的大住聖窟、山東地區的石窟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如前面簡單提及的大住聖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二十四祖師像關係到同時期的河南地區沁陽千佛洞和唐代洛陽龍門石窟擂鼓台中洞、看經寺。而且此祖師像題材,24尊→25尊→29尊有題材變化。這種演變與當時在兩京地區活動的高僧和佛教思想有如何關係,尚待研究。
山東地區的石窟也和南北朝時期不同,在隋代,尤其是隋文帝時期以青州和濟南為中心集中出現,而且這種現象持續到初唐時期。山東地區隨著最近在諸城市和青州市發現很多單體造像,要求在南北朝晚期一隋朝佛教石窟和造像方面有更深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