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寺遺址位於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後,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 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於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昌寺遺址
- 所屬年代:金代
- 出土地點: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
隆昌寺遺址位於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後,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 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於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
隆昌寺遺址位於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後,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 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於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遺址...
隆昌寺,原名千華寺,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寶華鎮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隆昌寺始建於南朝天監元年(502年)。隆昌寺規模宏大,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現存建築主要有山門、大雄寶殿、無梁殿、戒壇堂、韋駐殿、銅殿、大悲樓、布薩堂等。1983年,隆昌寺被列為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13年5月3日,...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束後,被區政府定為控制性文保單位。龍潭有“一步兩井”,指的即為此遺址處的雙眼井。該井為庵所有,因此庵為隆昌寺的下院,可看出此井為定水庵僧人生活用水之源。井欄為青石質,西井欄直徑0.58米,東井欄直徑0.62米,上世紀八十年代曾進行過 維修。
據《南巡聖典》載:“句容縣西北八十里,背倚大江,京口金陵適中之地,聖祖仁皇帝南巡恭建。”龍潭居南京、鎮江之間,附近有佛教勝地寶華山隆昌寺,康熙、乾隆皇帝南巡自京口往江寧、登寶華山及返程均需駐蹕龍潭行宮。乾隆駐蹕龍潭行宮時曾題匾額“勝攬龍蟠”、“江聲潭影”,有聯句“岡巒縈繞桑麻富,洲渚參差帆槳...
據1984年,在毗沙隆昌寺遺址出土的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石棺一副,棺底銘文“平陽府霍山塔下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大金明昌陸年歲次已卯十月口日分葬入塔。”已有佛骨舍利由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霍山寺塔中分出入葬在毗沙隆昌寺塔。能夠分葬佛骨就說明隆昌寺在當時的地位之高,規模之大,佛事活動的興盛。
隆昌寺遺址 位於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後,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於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義時毀於戰火。1986年9月26日,毗沙村機磚廠在此掘...
10、隆昌寺:《明·高陵縣誌》載:“隆昌寺在縣西毗沙鎮,宋太宗敕賜(寺)名額,有塔突兀。”1986年,在毗沙隆昌寺遺址出土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石棺一副,棺底銘文“平陽府霍山塔下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大金明昌陸年歲次已卯十月口日分葬入塔。”佛骨舍利由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霍山寺塔中分出入葬在...
寶華山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歷盡1500餘年滄桑,是國內最大的傳戒道場。是故,寶華山被稱為“律宗第一名山”。站在寶華山頂峰的拜經台極目北眺,但見長江如帶,蘇北平原煙樹蒼茫;西望棲霞山、湯山,山青如洗,楓葉如畫;東顧鎮江,金、焦二山如浮現在揚子江中的兩塊碧玉,山光水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