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政村由原隆政村、聯心村、隆新村合併而成,位於海安縣城北郊,緊靠204國道,交通便捷,區位優越,人文 薈萃,商機無限。
隆政村總面積3.7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3043人,30個村民小組,是全國文明先進村。幾年來,隆政村黨員幹部 全力支持園區的建設,已形成了濃烈的經濟氛圍。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投入改善民眾生活,水泥路、自來水、有線電視、有線廣播、農電改造、環境綠化、等基本實現了標準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隆政村
- 總面積:3.78平方公里
- 總人口:為3043人,
- 村民小組:30個
概況,經濟建設,村鎮風貌,文體衛生,和諧發展,基層黨建,
概況
隆政村領導班子,團結一心,通力合作,一方面抓經濟建設,一方面抓民主政治建設,村務公開被江蘇授予“南通市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示範點”、全村的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連續多年被市、縣評為先進單位。
經濟建設
隆政村位於海安縣城北郊,面積3.78平方公里,30個村民小組,1105戶,常住人口3045人。村黨支部與時俱進,開拓創先,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發展,村級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在全縣率先進行了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隆政股份合作社,將集體資產量化到人,村民由農民變成了股民,作出了用集體土地徵用補償費滾動發展村級經濟的科學決策。近年來,隆政村充分發揮城郊村優勢,大力發展村域經濟,在建城121畝村級工業園,4000平方米標準廠房,4600平方米營業性用房的基礎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台獎勵辦法,鼓勵村民投資辦廠。2008年底,通過宣傳發動,政策驅動,考核促動,典型勞動,充分挖掘村幹部和支部賞員的致富潛力,鼓勵廣大黨員走創業路,做創業人,黨員幹部參加“雙帶”工程率達100%,普通黨員“雙帶”創業率達60%,無職黨員定職上崗,積極支持全村經濟發展。共有私營企業12家,個體工商戶120個。全村實現工業總值4.5億,村組淨收益近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9600元。
村鎮風貌
2003年以來,隆政村先後投入近200萬元建成道路19公里;疏浚整治了聯心河、隆吉河、二條河道7.6公里;清淤土方8.4萬方;投入115萬元對所有幹道兩側、河道坡面以及村莊內部進行綠化,綠化率達44.2%;投入12萬元建成110座三格式無害化戶廁,改廁率達99%;成立了村級保潔公司,投入 8萬元配置垃圾桶100隻、保潔人員5人,對河道、道路以及居民生活區實行全天候保潔,實施長效管理。如今,隆政村面貌煥然一新,岸邊小樓整齊寬敞,處處道平樹齊。水清草綠,白天歡聲笑語,夜間燈火通明。一片村美人歡的和諧景象。
文體衛生
隆政村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文體衛生上一著不讓,專門成立領導班子,制定工作計畫,注重實施成效,在硬體實施、軟體環境上都取得很好的業績:投入10萬元實施了調頻廣播、有線電視雙入戶工程。投入12萬元建成衛生服務站,建有高標準的農家書屋、健身房、檔案室、電教室、愛心超市、居家養老中心、殘疾健身室、晨練廣場、籃球場、足球場、青少年文化社、科普中心、廉正文化街等等。經常組織開展讀書活動、徵文比賽、演講比賽、棋牌比賽、歌詠比賽、家庭才藝比賽等,組織村民開展各種學習,積極引導民眾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蘊。
和諧發展
為了保證隆政各項工作持良好的運行和發展的態勢。幾年來,隆政村嚴格按照規範化管理的要求,依法建立村民議事制度,先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村級經濟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落實了民主管理的科學機制:一是堅持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擁有村級經濟事業發展的重大事項均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策,凡民主決策的事項均保證實施到位。二是堅持項目投入工程民主管理制度,凡項目工程,在進入規範化招投標程式,實施陽光操作的基礎上均由民主管理工作小組實施嚴格的管理,村幹部參與不乾予。三是堅持經濟運行過程的民主監督制度。村務的重大內容均做到事前向村民公開,事中由村民代表實施跟蹤,事畢由村監督委員會和理財小組進行審計,並按時在村務公開活動和村務公開欄中公示,廣泛接受民眾監督。通過讓村民共議思路,共謀發展,架起了村級組織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橋樑,促進基層民主管理建設上台階。
基層黨建
隆政村黨支部共有108名黨員。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主要從三方面加強黨組織基層建設,發揮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一、以組織建設為基點,固本強基。通過抓學習、抓選配、抓管理,夯實組織基礎,形成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合心、行動上合拍的堅強有力的支部隊伍。二、以發展經濟為中心,強村富民。積極開展“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提高廣大黨員幹部抓發展、促和諧、奔小康的意識。每個村幹部人人有項目,個個有路子,帶動全民創業的蓬勃發展。三、以優質服務為載體,凝心聚民。支部始終圍繞“民思我想,民困我幫,民需我辦,民求我應”的服務宗旨。貼近基層社區,服務千家萬戶,走訪慰問孤、老、病、殘黨員和民眾,送去組織的關心和溫暖,為無職人員提供就業信息,拓展就業渠道,為失地農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解決後顧之憂,構建了黨組聯繫民眾、服務民眾體系。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黨員當好排頭兵,爭做三種人(文明村風的帶頭人,經濟發展的引路人,服務民眾的熱心人)已蔚然成風,連年被縣、鎮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