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堯澤畔抬閣

隆堯澤畔抬閣

據傳澤畔抬閣系明永樂元年(公元1404年)秋八月,山西洪洞縣馬姓兄弟移民至澤畔落戶後將晉故里一帶民間社火移植而來。源於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動,後逐漸演變為抬由活人化妝的神,後變為四人抬,再演變為現在的八人抬閣,逐漸成為一項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至今已流行500餘年,被人譽為澤畔抬閣。

名詞解釋,非遺申請,表演形式,伴奏樂器,

名詞解釋

同“擡閣”。舊時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遊藝項目。在木製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遊行。抬閣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抬閣的種類繁多,各地抬閣的藝術形式各有特色 ,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申請

河北省隆堯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隆堯縣澤畔抬閣)”2008年成功。

表演形式

澤畔抬閣來源於民間神火活動,其藝術特色非常鮮明。一是澤畔抬閣的最大、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神秘莫測。演員表演時一演員長時間在另一演員手掌之上作舞,或一演員肩扛一棵秫秸而另一演員則站在秫秸上長時間表演,新奇奧妙,使人嘆為觀止。二是造型別致,氣魄宏偉。演員被眾人抬起在半空中表演,配上鮮艷的服裝,造型別致有如仙女下凡。再加上排鼓、別槓開路,武術、秧歌、太平車、旱船、拉碌碡等斷後,隊伍龐大,氣勢雄偉。三是演員在表演時不念不唱,僅有頭部、雙臂的簡單動作。扮相和造型多來自民間傳說和戲劇。四是抬閣集中了戲劇、舞蹈、雜技、美術、音樂等多個藝術形式。
澤畔抬閣主要形式為兩個八人抬閣表演,抬閣床一般長1.5米,寬1米,高1米,其形式古樸奇特,是一種農民自演自娛的藝術形式。在節目表演時,一演員站立或坐在抬閣床上,另一演員好似站在其身下演員之手上或肩上作長時間表演,形式驚險獨特,表演詼諧幽默。澤畔抬閣演員的選擇極為嚴格,多在農曆臘月由班頭選12虛歲以下的少年男女上抬閣,一般一抬閣男女各一。被選上的演員,將全家慶賀,村人羨慕。抬閣上演員的扮相和造型有呂洞賓戲牡丹仙子、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西遊記人物、關公保皇嫂、白蛇與許仙、哪咤智斗三太子、岳飛與秦檜等不同內容,大都以戲劇和民間傳說為主,同時也視不同年代穿插一些具有時代內容的題材。這些故事和傳說也隨著抬閣的表演被當地的人們一代一代口傳了下來

伴奏樂器

澤畔抬閣表演的音樂伴奏是對子鼓,都是打擊樂器,採用四二節奏的進行速度,馬鑼為領奏。澤畔抬閣表演的服裝、頭飾等則根據內容選用相應的戲裝。按照古老慣例,逢龍虎年才能表演。平時抬閣道具均由專人看管,製作工藝保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