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煜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桂林市
- 出生日期:1981年
- 畢業院校:北京體育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教育學
- 職務:講師
工作經歷,研究方向,發表文章,科研課題,
工作經歷
1999年9月—2003年7月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2008年9月—2011年7月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2011年9月—2013年9月清華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科研人員;
2013年9月—至今 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
女性體育、奧林匹克運動、體育產業管理等。
發表文章
在社會學核心期刊《婦女研究論叢》、《中華女子學院學報》,體育學核心期刊《北京體育大學學報》、《體育學刊》、《體育文化導刊》,以及奧科會、亞科會、全國體育管理科學大會上,共發表論文20餘篇。
1. 第一或通訊作者(不完全統計)
[1] 陽剛女運動員的性別刻板印象與“污名化”溯源.婦女研究論叢.2014(1),60-66
[2] NIKE女性廣告的符號學探驪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4(1),38-41
[3] 精英女同性戀運動員的生存態探討:從體育集體項目中的底比斯聖軍現象談起.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27
[4] 體育仿冒品消費的文化解構和質性研究.2014年中國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2014.16-17
[5] 穆斯林女性、體育參與、身體文化論衡. 婦女研究論叢.2013(3),76-83
[6] 風格迥異的各屆國際奧委會主席及其婦女體育政策:從皮埃爾_德_顧拜旦到雅克_羅格.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5),99-105
[7] 知識管理在奧運會管理實踐中的闡發:以奧運會知識轉讓項目為例.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5),396-406
[8] The Construction of Boys’ Masculin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Perspective. The 17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9
[9] 共融與發展:亞洲女性與體育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2(6),95-100
[10] 奧林匹克遊憩項目的分類與形式.全國第九屆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2011,475
[11] On Olymp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Haussmannization. The 16 Asian Games Science Songress Proceedings.2010.633
[12] 國際奧委會婦女體育政策實施的反思.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20-27
[13] 高等院校瑜伽教學科學化的探討.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72-73
[14]京津冀運動休閒旅遊網路的功能區劃分與實現途徑解析.2015 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論壇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理查蒙德網球俱樂部運營經驗探析.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2. 第二作者(不完全統計)
[1] 假設、現狀與啟示:後“第九法案”時期的美國女子體育電視報導.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
[2] 運動訓練動作的“有序數組”設計原理與套用.2013年國際運動訓練監控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2013
[3] Diverge and Syncretization of Synergetics and Training Theory. The 16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ss Proceedings.2010.649
[4] Coaching Sociability Issues with Elite Female Taekwondo Athlete: A Chinese Olympian Case Study.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271
[5] 美國體育的民族性.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
[6]Physical Exercise Factors for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15 Year Old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Beijing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
1. 第一或通訊作者(不完全統計)
[1] 陽剛女運動員的性別刻板印象與“污名化”溯源.婦女研究論叢.2014(1),60-66
[2] NIKE女性廣告的符號學探驪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4(1),38-41
[3] 精英女同性戀運動員的生存態探討:從體育集體項目中的底比斯聖軍現象談起.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27
[4] 體育仿冒品消費的文化解構和質性研究.2014年中國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2014.16-17
[5] 穆斯林女性、體育參與、身體文化論衡. 婦女研究論叢.2013(3),76-83
[6] 風格迥異的各屆國際奧委會主席及其婦女體育政策:從皮埃爾_德_顧拜旦到雅克_羅格.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5),99-105
[7] 知識管理在奧運會管理實踐中的闡發:以奧運會知識轉讓項目為例.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5),396-406
[8] The Construction of Boys’ Masculin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Perspective. The 17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9
[9] 共融與發展:亞洲女性與體育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2(6),95-100
[10] 奧林匹克遊憩項目的分類與形式.全國第九屆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2011,475
[11] On Olymp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Haussmannization. The 16 Asian Games Science Songress Proceedings.2010.633
[12] 國際奧委會婦女體育政策實施的反思.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20-27
[13] 高等院校瑜伽教學科學化的探討.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72-73
[14]京津冀運動休閒旅遊網路的功能區劃分與實現途徑解析.2015 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論壇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理查蒙德網球俱樂部運營經驗探析.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2. 第二作者(不完全統計)
[1] 假設、現狀與啟示:後“第九法案”時期的美國女子體育電視報導.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
[2] 運動訓練動作的“有序數組”設計原理與套用.2013年國際運動訓練監控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2013
[3] Diverge and Syncretization of Synergetics and Training Theory. The 16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ss Proceedings.2010.649
[4] Coaching Sociability Issues with Elite Female Taekwondo Athlete: A Chinese Olympian Case Study.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271
[5] 美國體育的民族性.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2014.
[6]Physical Exercise Factors for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15 Year Old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Beijing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
科研課題
以子課題負責人身份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2項。其中The Construction of Boys’Masculin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A international school Perspective入選17th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gress: Olympic Sport and Sport for All(2013)之Adolescent Sport and Health專題報告,並因此文獲青年學者獎(另兩位獲獎人來自英國和蒙古國)。The implementation of IOC Women sports policy,入選第29屆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並任Sport Social Issue口頭報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