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宋琴),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春白雪(宋琴)
- 音樂風格:琵琶,古箏
陽春白雪(宋琴)
“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蕩滌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琵琶獨奏曲,亦名《陽春白雪》,是一首廣泛流傳的優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歷來有“大陽春”和“小陽春”(又名“快板陽春”)兩種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園、沈浩初整理的十段與十二段的樂譜;後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1872-1951)所傳,全曲只有七個樂段,可劃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的樂曲。“起”部標題名為“獨占鰲頭”,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結構上的擴充和緊縮等民間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變化發展,並以半輪、推拉等演奏技巧潤飾曲調,充滿了生動活潑、明快愉悅的情緒。樂曲開頭的八小節在後面循環再現,是全曲各個部分的“合頭”。“承”部共兩段:“風擺荷花”和“一輪明月”。在八小節“合頭”再現以後,高音區展開的旋律更加花簇,結構也擴大了,情緒比“起”部更為熱烈。“轉”部包括“玉版參禪”、“鐵策板聲”、“道院琴聲”三段,這是一個對比性的段落。
《八板》變體運用分割和倒裝、變化節奏等方法加以展開,並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樂材料。在演奏上時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強音;時而用摭分彈出輕盈的曲調,尤其是第六段圍繞徵音彈出的一連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晶瑩四射,充滿活力。“合”部標題為“東皋鶴鳴”,再現了第二段,並在尾部作了擴充。通過慢起漸快的速度,連續的十六分音符進行,並在每拍頭上加“劃”,不斷增加音樂的強度,使全曲在強烈的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