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yáng míng,基本意思是陽光、光明。...... 陽明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yáng míng,基本意思是陽光、光明。中文名 陽明 讀音 yáng mín...
陽明學派,又名姚江學派,創始人為明代大儒王守仁,因其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故稱該學派為陽明學派。該學派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
陽明祠位於貴陽城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陽明祠是三組古建築的總稱,它包括陽明祠、尹道真祠、扶風寺三部分。三組古建築共同組成環境清幽、景色...
陽明病,傷寒六經病之一。為陽氣亢盛,邪從熱化最盛的極期階段的傷寒。證候性質屬里實熱。...
足陽明胃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足陽明胃經分布在身體的正面,從眼部下邊的承泣穴開始向下走,一直到腳部的厲兌穴,貫穿全身。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因王守仁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故稱其學說為...
宋陽明,女,漢族。1983年生,天津人,八零後女編劇。畢業於南開大學,套用心理學2001級本科。主要作品有:《重慶諜戰》、《東宮》、《小夫妻時代》等。...
陽明指是由金山開發運營的3D武俠角色扮演網遊《劍俠情緣網路版3》中萬花谷門派點穴截脈套路下的一個攻擊招式。...
湖南永州市陽明山(山脈)分別於多個縣市區,主體在雙牌縣境內東北隅,與零陵區、祁陽縣、新田縣、寧遠縣等接壤。其面積遠遠大於五嶺之一的騎田嶺。瀟水穿越其山體,...
陽明洞位於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城東棲霞山,2006年,陽明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因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謫為龍場(今修文縣城)...
陽明縣是湖南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縣。該縣建於1927年,於1931年撤銷,前後時間不到5年。陽明山是都龐嶺的支脈,位於祁陽、新田、桂陽、寧遠、常寧、零陵等6縣...
陽明園,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貴陽市,是一處紀念性園林建築。陽明園紀念明朝大儒王陽明在貴州得道。為了紀念王陽明在貴州得道,1998年,貴陽市人民政府投資400萬...
陽明社區居民委員會,地處餘姚市中心區塊,南望龍泉山,依陽明西路,北沿候青江,東接新建路,西連舜水北路,臨近餘姚火車站。...
《陽明全集》·二十卷、《傳習錄》·一卷、《語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明王守仁撰。...
《王陽明心學》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覺仁。該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陽明心學的傳世典籍《傳習錄》,深入淺出地闡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
陽明,《擁抱太陽的月亮》中的主人公,男主角李暄的兄長,兄弟二人同時喜歡女主角許煙雨。...
陽明湖編輯 鎖定 陡水湖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又稱上猶江水庫,位於江西省上猶縣陡水鎮;水域面積地跨上猶、崇義兩縣;是贛南最大的豐厚水資源區地,水域面積達...
陽明鎮位於和平縣中部,是縣人民政府駐地鎮,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陽明鎮北連大壩鎮,西接熱水鎮,東鄰優勝鎮,南與彭寨鎮、合水鎮、公白鎮、林寨...
《太陰陽明論》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本篇從經脈聯繫、生理功能、受邪及發病特點等方面,廣泛地討論了脾與胃的關係,故篇名“太陰陽明論”。...
《陽明文化》是趙平略編寫的一本圖書,本書在2012年首次出版。講述了五百多年前,貴州修文縣城還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夜晚尤其寧靜,然而,一天深夜,幾聲歡呼打破...
陽明山,位於台灣省台北市近郊,居紗帽山之東北,磺溪上源谷中。陽明山原名草山,後來蔣介石因為崇拜明朝哲學家王守仁(即王陽明),後來就改名陽明山,此山位於大屯火山...
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陽經之一,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上接手太陰肺經於食指,下接足陽明胃經於鼻旁。經脈分布於食指、上肢外側前、肩前、頸、頰、鼻旁。其絡脈、...
陽明園,是一實體建築,為位於日本的一處中國式園林。...... 陽明園,是一實體建築,為位於日本的一處中國式園林。陽明園今位於日本中江藤樹紀念館內。園林以明朝大...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的門徑,本書由此入手,為普通人入門、理解...
陽明路是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西接八一大橋,東至八一大道與青山南路交界處的世界領先的高科技的城市主幹道。...
陽明區是牡丹江市下轄區,位於牡丹江市區東部,陽明區行政面積1,345平方公里,下轄鐵嶺鎮、樺林鎮、五林鎮、磨刀石鎮,陽明、前進兩個街道辦事處。2013年,全區總人口...
太子朱厚燳豈是等閒之輩,連連闖禍之際陽明智計百出,解決無數難題,眼看太子和陽明關係日益親近,誰知後院起火,本來和陽明青梅竹馬相依為命的小師妹竟然對寧王神魂...
陳白沙之後,有湛若水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