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妻子,名字,經歷,貢獻,為信仰而來的專家,離不開牛糞的專家,身邊人眼中的陽早,一生為中國而活著,
簡介
陽早(Sid Engst),1918年11月9日出生於美國,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等高校學習農牧專業。1946年2月受中國革命的影響來華工作,8月到延安從事農具改革和畜牧業技術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畜牧業技術和英文編輔工作。1948年與來自美國的寒春到陝西定遠縣三邊牧場開始指導農民養奶牛,1949年兩人結婚。1955年,又轉到西安草灘農場。1966年4月回北京,分配到中國電影發行公司做翻譯。1972年來到紅星公社。1982年任原機械工業部顧問,在北京沙河鎮小王莊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農機實驗站從事牛群飼養和改良的工作工作20年。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外國老專家”。
2003年12月25日16時10分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85歲。
妻子
名字
63年前,一個27歲名叫Erwin Engst的美國年輕人,剛從康奈爾大學農牧系畢業,因為當時受到《西行漫記》的影響,輾轉半年來到了中國延安。2年之後,他的同學和朋友 Joan Hinton,一位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她曾從事核物理研究並參與投放日本廣島、長崎核子彈的研製,當黑色蘑菇雲升空時,她的同事感慨:“這是日本人的骨頭和血肉!”此話使她此後放棄了成為純科學家的夢想。隨他來到了延安。
他們在中國養了一輩子的牛。
他們稱自己是“解放全人類的世界公民”。
經歷
1953年,陽早任西安市奶牛場副場長,寒春任技術員。
1955年,陽早任西安草灘農場畜牧場副場長、技師,寒春任技術員。夫婦兩人均從事奶牛品質改良及農機具革新工作。其中,陽早、寒春研發、改進的奶牛青飼料鍘草機已銷售近100萬台,至今仍是草灘農場乳品機械廠的主導產品之一。
1966年4月,陽早、寒春調到北京工作。陽早任中國電影發行公司譯校,寒春任對外文委圖片特稿社譯校。
1972年,陽早、寒春主動提出調到北京市紅星公社,從事農業機械改良和奶牛飼養機械化工作。 1979年10月17日,農機部楊立功部長在中國農機院舉行的陽早來華工作33周年、寒春來華工作31周年祝賀會上宣布: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批示,農機部顧問陽早、寒春兼任中國農機院畜禽機械研究所副所長。
1982年3月,陽早、寒春負責的《牛奶管道的自動洗滌與消毒》項目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
1982年10月12日,機械工業部周建南部長簽發聘書,聘任陽早、寒春為機械部顧問。
1988年12月,陽早、寒春主持的《奶牛成套設備研究、牛場設計與中間試驗》項目被機械電子工業部授予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此項成果已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長春、內蒙古、西安、新疆等地推廣近1000台(套)。
在此期間,鑒於陽早、寒春在奶牛胚胎移殖推廣工作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他們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顧問。
鑒於寒春負責的牛奶冷凍奶罐的研發項目,達到了美國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並在上海華冠機械廠等工廠生產,替代了進口產品,占領了中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1993年1月18日,上海市市長黃菊授予寒春“白玉蘭榮譽獎”。
1993年12月15日,機械部何光遠部長簽發聘書,聘任陽早、寒春為機械部顧問。
陽早、寒春在我院奶牛飼養中間試驗場工作20多年來,堅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在牛群品質改良和養牛機械化兩個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在奶牛牛群品質提高方面,他們始終堅持嚴格管理,培育出了聞名全行業的牛群。連續多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高產奶牛場,多項指標名列第一。中試奶牛場生產的胚胎和公牛,成為我國許多奶牛場和種公牛場牛群品質改良的首選產品,為北京、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2003年1月,中國農機院授予陽早、寒春“個人貢獻獎(金牛獎)”。
2003年12月,陽早在京病故,享年85歲。
貢獻
2003年12月25日,國際友人、美籍專家,原機械工業部顧問、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資深外籍專家、中國農機院畜禽研究所副所長陽早同志因病去世,享年85歲。1946年2月,受中國革命的影響,陽早同志來華工作。1979年10月,經組織安排,到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工作,任我院畜禽機械研究所副所長,在北京沙河中國農機院農機試驗站從事牛群改良和養牛機械化工作。五十多年來,陽早同志艱苦奮鬥,堅韌不拔,事實求是,一絲不苟,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鬥,為我國奶牛品質改良和奶牛飼養機械化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為了表彰陽早、寒春夫婦為我國奶牛品質改良和養牛機械化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2002年底,中國農機院領導班子成員一致決定,授予研究了一輩子牛的陽早、寒春夫婦“中國農機院金牛獎(個人貢獻獎)”。在頒獎大會上,當寒春從中國農機院院長、黨委書記陳志手中接過獎盃和獎金時,全場響起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深深地蘊含著農機院人對兩位老專家高尚人格的敬意。陽早因病去世後,農機院人相互傳誦著陽早、寒春夫婦忘我工作作風和具有牛吃草擠奶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他們的事業精神正在激勵著農機院人奮發圖強,做好每一件事情,多出精品,做強企業。
陽早、寒春夫婦的辛勤工作,不僅給試驗站奶牛場創造了連年穩產、高產、盈利的效益,而且接待了國內外幾百家單位、數以萬計人次的參觀和學習。
幾十年來,陽早、寒春熱愛中國,熱愛社會主義,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艱苦奮鬥,堅韌不拔,一絲不苟,實事求是,注重實際,講求實效,關注職工工作、生活,關注幹部工作作風等的優秀品德令人十分敬佩。
2003年12月25日,一位懷有一顆中國心的美籍專家———陽早在北京去世,在中國這片他奉獻了一生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我國三代領導人都非常重視引智工作。2004年春節前夕,溫家寶總理接見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時,再次強調了做好引智工作的重要性。
陽早是我們最早引智工作時引進的專家之一。他從艱苦的革命時代,走過“文革”時期,經過大躍進運動,走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他和中國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為中國的奶牛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2004年2月,筆者來到陽早生前工作的小王莊中國農機院農機試驗站,走進了承載著陽早寒春夫婦的信仰與奉獻的地方。走進他們的辦公室兼會客室時,寒春正伏案工作。後來才知道,當時寒春研究的就是陽早生前記錄農場奶牛各種狀況的工作筆記。
為信仰而來的專家
談起陽早,夫人寒春很坦然,不見脆弱。她說,初次踏上中國國土的陽早還是個充滿好奇與激情的年輕人。“1945年,我哥哥韓丁來過中國,回美國後,向同屋的陽早描述了這裡的情況。陽早便對‘小米加步槍’的神話充滿了好奇。二戰結束後,在我姐姐的安排下,陽早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奶牛專家的身份來到中國。”這位年輕的專家在南方目睹了街邊餓死的人群,見識了那種水深火熱的生活。後來,他到了延安農場。“陽早在延安看到的是幹部民眾穿著一樣的衣服,精神抖擻,和他在南方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那裡的積極向上讓他覺得心情舒暢。”不過,陽早最初並沒打算長期留在中國。最終讓他改變主意的是一場戰爭。
1947年春,胡宗南率20萬軍隊進攻延安。經過1年多的戰鬥,共產黨領導的2萬人民解放軍以少勝多。“我們的人數並不是兩萬,因為我們還有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這個偉大的勝利給陽早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寒春回憶說:“戰爭勝利後,陽早說,他原來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現在才發現,自己必須從‘零下’開始學。”面對筆者疑惑的目光,寒春笑著解釋:“就是從基礎的基礎重新學習。”他們相信,擁有百姓支持和信任的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實現“解放全人類”的理想,他們願意為“小米加步槍”的神話貢獻自己的力量。“無疑,毛主席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來到中國,不是為了養牛,是為了信仰。”
從此,兩位專家兢兢業業,為自己的信仰,也為中國的奶牛事業奉獻著自己所有的熱情與智慧。
離不開牛糞的專家
寒春1948年到了延安。第二年,在延安窯洞里,陽早寒春結為夫婦。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兩人可謂夫唱婦隨。陽早負責奶牛品種改良,而曾從事核物理研究的寒春則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中國的農業機械化貢獻力量。他們工作過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深刻足跡:1949年,在陝北定邊縣他們的三邊牧場,他們幫助當地進行牛、羊、馬、驢的品種改良和疾病預防,並向農民傳授機械化養牛的知識;1953年至1966年間,他們先後被調到西安牛場和草灘農場工作。其間,他們研發、改進的奶牛青飼料鍘草機銷售近100萬台,至今仍是草灘農場乳品機械廠的主導產品之一。草灘農場的10年給陽早寒春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我們喜歡那樣的生活,吃穿是配給制,自己不用操心。我們只需要一心一意工作。”
1966年,陽早寒春服從組織安排,離開農村,調到北京工作。陽早任中國電影發行公司譯校,寒春任對外文委圖片特稿社譯校。但是住在專家樓上的陽早並不開心。講到這裡,寒春笑著說:“他啊,離開牛糞就受不了。”
在他們的一再要求下,1972年,他們終於心滿意足地回到了農場,開始了在小王莊中國農機院農機試驗站的工作。這一乾,又是三十多年。
踏著陽早的足跡,筆者走進凝聚他們夫婦共同心血的牛場。“現代化”與“牛性化”是主要特色。牛場有簡單有效的通風和保暖設備,就連奶牛喝水的裝備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牛場採用的紫花苜蓿乾草飼料是陽早多年研究的成果。牛場採用的直冷式奶罐則是由寒春設計的。
身邊人眼中的陽早
筆者在陽早寒春的小屋裡見到了從1986年就開始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的李女士。寒春稱之為“全管部長”。談起陽早時,她不時用圍裙擦擦眼角,“他們從來不說苦。陽老每天早上都要去牛場轉一圈,從不間斷。他不挑食,我做什麼就吃什麼。對我們也特別好。”
與陽早寒春交往了十多年的中國農機院黨委李書記談起陽早時一臉感慨:“簡而言之,陽早是個理想主義者。做人是這樣,養牛也是這樣。他希望人與人之間是透明的、友好的。他對工作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決不攙假。”李書記介紹說,20世紀八十年代,牛奶緊缺。有人就說,每次清洗擠奶設備管道的水中也有奶,可以將這些水摻入奶中增加分量。陽早寒春堅決反對,真實、純粹是他們的原則。
小王莊農機實驗站陳副站長告訴我們:“什麼是白求恩精神,我是從兩位老專家身上感受到的。老陽的敬業和奉獻就是我們最有效的動力。在醫院躺了兩年零七天,一直關心著這群牛。而老陽去世的前天晚上,農場居然丟了8隻小牛犢……”
一生為中國而活著
陽早的去世,讓人悲痛。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分量不僅僅來源於他為中國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的深深感動,以及由這種感動帶來的責任。
如果有人問“現在還有那種為信仰而活的人嗎?”“現在還有那種真心奉獻的人嗎?”陽早寒春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這就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