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抗腫瘤作用,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20~50厘米,枝條綠色或紅褐色。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鈍形或圓形。花腋生,花冠高腳碟狀,5裂。花色依品種不同而不同,有深桃紅、桃紅、白、白花紅心等色,全年能開花,僅冬季略少,花姿花色柔美悅目。
陽台紫長春花是長春花的一個最新品種,花淡紫色,白眼。
生長習性
忌濕怕澇,盆土澆水不宜過多,過濕影響生長發育。尤其室內過冬植株應嚴格控制澆水,以乾燥為好,否則極易受凍。露地栽培,盛夏陣雨,注意及時排水,以免受澇造成整片死亡。喜光性植物,生長期必須有充足陽光,葉片蒼翠有光澤,花色鮮艷。若長期生長在蔭蔽處,葉片發黃落葉。
地理分布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扦插和繁殖。長江流域及其以北通常4月中旬播種,發芽適溫20~25℃,苗有3對真葉時移植。管理簡單,無特殊要求,但應避免積水。生長期可進行1-3次摘。
播種繁殖:4月春播。長春花每克種子750粒,發芽適溫為18~24℃。用播種盤盛消毒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土壤,播後14~21天發芽。出苗後在光線強、溫度高的中午,需加遮陰2~3小時。待苗5厘米高,有3對真葉時可盆栽。
扦插繁殖:春季或初夏剪取嫩枝,長8~10厘米,剪去下部葉,留頂端2~3對葉,插入沙床或腐葉土中,保持插壤稍濕潤,室溫20~24℃,插後15~20天生根。
組培繁殖:採用莖尖作外植體。經消毒的莖尖,剪成數段,每段0.4~0.6厘米,接種在MS培養基附加6-苄氨基腺嘌呤5mg/L和萘乙酸0.2mg/L,經1個月培養,長出不定芽。再轉接到1/2MS培養基添加激動素0.2mg/L和吲哚乙酸2mg/L,半個月後開始長出白根,成為完整植株。
主要價值
抗腫瘤作用
從長春花植物中分離出的生物鹼,多具抗腫瘤作用,其中以長春鹼、長春新鹼最有價值,已套用於臨床。兩者化學結構極相似,但抗瘤譜不盡相同,兩藥間無交叉抗藥性。長春鹼主要用於霍奇金淋巴瘤、絨毛膜癌(對氨甲蝶呤已產生抗藥者,則需用較大劑量);此外,對淋巴肉瘤、蕈樣黴菌病(Mycosisfungoides)、白血病、橫紋肌軟骨瘤、黑色素瘤、精母細胞瘤、畸胎瘤、星形細胞瘤、網織細胞肉瘤、癌(胸、肺、口腔、胃、結腸、直腸、卵巢、頸部、子宮、膀胱、腎等部位)等的抗腫瘤作用還需進一步肯定。
觀賞價值
用於盆栽、花壇和岩石園觀賞,特別適合大型花糟觀賞,無論是白花紅心還是紫花白色,花槽的裝飾效果極佳。在熱帶地區長春花作為林下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花時,一片雪白、藍紫或深紅,有其獨特的風格。